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定  杨集昆 《广西科学》1994,1(4):26-28
记述广西猫儿山舞虻科3新种,即簇毛黄隐肩舞虻(Drapetis(Elaphropeza)PilataYansetYangsp.nov.)中褐黄隐肩舞虻(D.(E.)medipunctataYangetYangsp.nov.)、基凹堂舞虻(HemerodromiarimataYangetYangsp.nov)。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舞虻科(Empididae)为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中的一大类群,我国过去记载有87种,但绝大多数是台湾省的。自1986年开始中国舞虻科分类研究以来,我们已描记了一百个新种。贵州省的这类昆虫缺乏调查,去年在贵阳市八公里的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时,曾采到一些舞虻标本,经鉴定有一个贵州省新记录种,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和四个新种,特描述于此,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齿突驼舞虻 Hybos serratus Yang et Yang分布:贵州(贵阳)、四川、广西。  相似文献   

3.
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舞虻科(Empididae)种类较多,成虫和幼虫多为捕食性的,对一些害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贵州省的舞虻我们在另外一篇论文中首次记述了6种,其中有4新种。梵净山的舞虻则过去无任何记录,但从我们采到的标本看来还有不算太少的种类。本文只研究了驼舞虻亚科(Hybotinae)的标本,共计2属4种;除一种为贵州省的新记录种并初次描述其雄性外;其余均为新种。  相似文献   

4.
杨定  杨集昆 《广西科学》1994,1(3):32-34
记述采自广西猫儿山鹬虻属(Rhagio)2新种,即无痣鹬虻(R.astictaYangetYang)和拟无痣鹬虻(R.pseudastictaYangetYang),并综述属的特征。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双翅目(Diptera)舞虻科(Empididae)的成虫和幼虫均为捕食性的有益昆虫,贵州省的种类较多,作者1988年报道过梵净山的三新种,1989年记载了贵阳的四新种及一贵州省新记录种。现根据1990年采自茂兰自然保护区的标本又增加一个贵州省新记录种和一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姬蜂虻属Systropus是双翅目蜂虻科一特殊类群,体大型、侧扁、腹部极度延长且基部呈柄状而外观酷似姬蜂,因此取名为姬蜂虻。我国已知33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本文记述了贵州省一新纪录种及一新种,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戴云姬蜂虻Systropus daiyunshanus Yang et Du,贵州新纪录种观察标本:1♂1♀,贵州花溪,1988-Ⅷ-5,陈刚、范襄采。分布纪录:贵州(花溪)、湖南、江西、福建。 2.贵州姬蜂虻 Systropus guizhouensis,新种(图1—2)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作者1984年在神农架、武当山及九宫山采集的标本,报道了湖北省的双翅目舞虻科驼舞虻属9个种,其中包括7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附有雄外生殖器图,与近缘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舞虻科(Empididae)昆虫大多为捕食性。成虫或幼虫常为农林害虫的有效天敌,在生物防治上有潜在的前途,广西的舞虻区系近年经杨集昆与杨定研究(1986、1991)已报道有3属15种,本文再增加3新种和广西新记录的2属,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记述广西的鹬虻科昆虫,包括鹬虻属7新种及金鹬虻属1新种。  相似文献   

10.
报道贵州姬蜂虻属(双翅目:蜂虻科)3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虻类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该地区虻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环境,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制作标本和鉴定虻种,并对我院馆藏标本进行整理,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录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虻科3属12种,分别隶属于斑虻属(2种)、黄虻属(1种)和虻属(9种)。结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好的虻类孳生和血源条件,具有虻类多样性,反映了东洋界的区系特征,该地区优势种是华广虻。  相似文献   

12.
双翅目的大蚊科(Tipulidae)属种繁多,而短柄大蚊属(Nephrotoma)又是常见的大属,体多中型,胸背黄色有3条褐色纵斑,翅透明具明显的翅痣,径分脉(Rs)很短为简易识别特征。幼虫记载为害麦类、亚麻、甜菜、蔬菜及针叶树苗等地下部分,常为重要的农业害虫。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记述采自河南伏牛山的施密摇蚊属一新种,定名为微尖施密摇蚊Smitiaacaressp.nov..新种与欧洲产S.nudipennisGoetghebuer和S.paranudipennisBrundin在生殖节构造上相似,但新种肛尖细小,触角比(AR)明显较低,以及腹部背板颜色等特征上均不同于前两者及本属其他已知种.  相似文献   

15.
双翅目大蚊科(Tipulidae)的棘膝大蚊属(Holorusia Loew)包括本科体型最大的种类(翅展可达100mm左右),世界已知近百种,主要分布在东洋区,有63种及2亚种。我国四川5种,广东1种。海峡两岸各3种;广西此属为新记录,在此记述2新种,模式标本收藏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棘膝大蚊属很长时期均采用Ctenacroscelis Enderlein属名,Vane-Wright(1967)证明是Holorusia的异名,Alexander(1971)也讨论了此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秽蝇属(Careosia Meigen, 1826)一新种:豹爪秽蝇Coenosia ungulipardus sp. nov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伊朗北部地区的23种蜂虻(双翅目Diptera:蜂虻科Bombyliidae),包含5亚科11属:Usiinae亚科(3属5种),Phthiriinae亚科(1属2种),Toxophorinae亚科(2属6种),Heterotropinae亚科(单个种)和Bombyliinae亚科(4属9种)。  相似文献   

18.
灰色杂毛虫,新种 Cyclophragma tephra Hou,sp.nov.(?)蛾身体和翅灰黑色,略带褐色,触角羽枝灰黑色,梗节浅灰色,下唇须呈角状前突,胸背具鼠灰色长鳞毛。翅上鳞片很薄,前翅横线纹不清楚,中室端白点明显,白点周围灰黑色。亚外缘斑列呈黑褐色,长形斜列,内侧衬不明显的灰白色,整个斑列略呈弧形排列,末二斑大而明显。后翅色浅,无斑纹,双翅外缘呈曲波状,翅反面污灰褐色,无斑纹。足胫节呈褐色和浅黄褐色相间的5枚花斑。翅展46毫米,体长24毫米。雄性外生殖器之大抱针略呈拇指状,抱囊距大抱针分离,尖桃形,抱足端部骨化较深,端缘具四枚齿突,端部齿突大而弯曲。阳具呈尖刀状,刃部具一缺刻。  相似文献   

19.
甲蝇属Celyphus是Dalman于1818年建立,仅分布在东洋区。属征为小盾片非常突起而宽,有时几乎宽与长一样;头部后方的头顶圆,不呈船骨状;后头鬃小或不明显;中室和第二基室间隔,腹部第一、二背板背而愈合,第二和第三背板不愈合,彼此可活动,背板侧面不间隔,背板上方至两侧宽圆。指名亚属Celyphus dalman的特征是:触角芒变宽,在基部非常扁平,加宽部至少为触角芒总长的1/3,触角第三节端部尖,至少长为宽的2倍。本文记述分布于我国福建省的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蜣蝇属Apyrgota Hcndel在我国仅记载一种,即台湾产的台湾蜣蝇A.fbrmosanaHcnnig。属征是:触角第二节背面上方无裂缝,第三节端部圆形,触角芒分节不明显或由2节组成,触角沟不分隔。小盾片鬃一般4根或更多,第4 5径脉段上无小鬃,径中横脉r-m位于翅的中部或超过中部,中肘横泳m-cu不倾斜。本文记述我国福建产的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