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宇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1):41-44
从因果方面检讨遗失物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立法窘境,通过三大正当性基础论证拾得人享有报酬请求权的合理性,并提出相关建议驱动双方主体由“双输”至“共赢”局面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遗失物拾得制度不是物权法的基础性制度,但是在社会实践中具有普通性,对其进行研究对司法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我国《物权法》将遗失物拾得作为所有权的一种特别取得方法予以了具体规定,补充、完善了《民法通则》和《民通意见》的相关规定,形成了我国的遗失物拾得制度。本文将以《物权法》为基础,从遗失物的定义、拾得的涵义、遗失物的所有权归属以及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果等方面一一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 ,若未将之据为己有适用于无因管理 ,若公然据为己有则发生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竞合现象 ,拾得人拒不返还数额较大的遗失物不构成侵占罪 ,我国法律应规定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 相似文献
4.
王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4):161-166
中国现行遗失物拾得制度构筑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拾金不昧"基石之上,未赋予拾得人法定报酬请求权和附条件的遗失物取得权,具有浓厚的道德法律化倾向。因之主张在新媒体语境下,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完善遗失人发现机制,在赋予拾得人上述权利的基础上,重构遗失物拾得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拾得遗失物制度过分加重了拾得人的义务,而忽视了对拾得人权利的规定,由此造成拾得人权利义务极度失衡的局面。笔者认为未来完善拾得遗失物制度时,应划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增加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和取得权等权利,平衡拾得人与遗失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6.
遗失物拾得是物权法中的一个具体制度,我国现行立法对遗失人的权利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却忽视了对拾得人权利的保护。但伦理学上的性恶论以及经济学的分析却使赋予拾得人权利获得了合理性。结合各国实践,建议我国立法可以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留置权以及在一定情况下取得拾得物所有权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8.
2007年10月1日生效的物权法虽然对遗失物制度的规定比民法通则有一定进步,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方面,主要有告知义务、报告及交存义务、保管义务、和返还义务,我国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与其他国家比较,区别不大,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方面,与其他国家比较,差别较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必须对我国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进行了重构,确立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和拾得人有条件地取得遗失物所有权制度,这样才能制定出比较完善的遗失物制度.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物权法》对于遗失物权属的规定过于概括,导致法律实践中处理此等问题的无措,甚至出现民刑不分的差异.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对遗失物拾得问题的法律关系认识不清,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够平衡所致.遗失物拾得问题应该是一个民法问题,涉及物权和债权的法律关系.分析和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有利于法律实践中解决好因遗失物而发生的纠纷. 相似文献
11.
刘引玲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5,(1)
侵害亲属身份权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是基本法律原理,而对于其理解和适用在亲属身份权领域存在很大距离。本文针对这一实务具体问题做出分析研究。从亲属身份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基础入手,论述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最后分析亲属身份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实践。作者从法律原理与实务相结合予以阐述,试图实现精神损害赔偿在亲属身份权领域的准确适用,使得亲属身份权能够获得法律上的救济,恢复其圆满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2005—2011年度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债务期限结构安排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粘性特征,债务期限约束程度较高能有效抑制高管薪酬粘性;反之,债务期限约束程度较低不仅难以发挥治理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加重高管薪酬粘性。同时,债务期限约束的治理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比较明显,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则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在合适的环境下,债务期限约束方能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事劳动的社会经济价值及其公平分配原则是离婚经济补偿权存在的理论基础;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和夫妻一方在婚姻生活中承担了超过其份额的家事劳动则是取得经济补偿权的前提条件。现行婚姻法关于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实现的规定有的限制过死,有的含混不清,应予以扩充和细化,以求便于司法实践和更好地保护当事人权益。 相似文献
14.
家事劳动的社会经济价值及其公平分配原则是离婚经济补偿权存在的理论基础;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和夫妻一方在婚姻生活中承担了超过其份额的家事劳动则是取得经济补偿权的前提条件。现行婚姻法关于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实现的规定有的限制过死,有的含混不清,应予以扩充和细化,以求便于司法实践和更好地保护当事人权益。 相似文献
15.
肖功为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59-63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与资源稀缺性两个理论前提出发,构建一个基于资源稀缺性基础上的供求分析"博弈论"和基于产权基础上的"契约论"双重结合的逻辑分析框架,并通过历史和逻辑两条主线,探索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历史形态演进路径及其逻辑理据。 相似文献
16.
张培丽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3):32-35
合同法中的违约行为只能提起违约之诉,只有在和侵权行为竞合的时候才能依侵权行为提起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人格物的合同中,涉及到合同违约但未侵权的情况时,若仍以原标准来进行救济就不能体现人格物的人格权属性.人格物可分为显性人格物和隐性人格物,将人格物进行划分有利于充分构建人格物违约责任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7.
18.
19.
罗凤燕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87-92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我国在民主法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戴烽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44-4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问题,通过对城市房屋拆迁过程涉及的权利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权利保护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房屋产权要高于拆迁权的思想基础,期望通过本文分析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今后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提供一个更为深入的研究路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