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娜 《科技信息》2008,(12):240-240
基因工程是通过DNA重组技术,获得具有特殊生物遗传性状和功能的遗传工具生物体,基因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食品工业等。本文就基因工程的应用现状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类将克隆到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意义明确的有用基因应用于基因工程对生物体的遗传改良中.但生物体的绝大多数性状和生理功能都是依靠多基因的协调表达而实现的.因此,多基因转化策略必将成为今后基因工程在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中的主流方向.综述了近年来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多基因改良农作物方面的研究工作和进展,分析了多基因转化中的基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多基因转化策略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作出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全世界将面临三大不可逆转的压力 ,这就是人口递增、粮食消耗量增加和农田耕地面积减少。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人口已达13亿 ,耕地面积却在加速减少 ,我国受到的压力也将更为沉重。为了解决粮食生产中所面临的三大严峻挑战 ,创造优质、高抗、高产的超级农作物新品种将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重视农业生物高科技产业 ,迅速发展种子蛋白质基因工程分子育种技术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一、开展种子蛋白质基因工程研究的紧迫性近几年来 ,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使人们不但可以从生物体内分离出某种基因 ,并在生物体外进行基因的拼接重组 ;而且还可以进行基因的人工合成、修饰与拼接。  相似文献   

4.
迎接21世纪现代林木生物技术育种的挑战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林木组织培养及其工厂化育苗技术,细菌工程种苗工厂化生产新技术,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和人工程子技术,林木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菌杂交,体细胞突变体的筛选与利用和林木基因工程育种等是林业面向21世纪的新型产业关键技术。21世纪我国林业生物技术育种,要充分重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木基因和基因工程品种培育,同时林木基因工程应从单基因生物抗性转向持久抗性,生物抗体转向非生物因子抗性;要重视优良基因型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工程的实用化和自动化研究,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林木转基因植株的环境安全性评估问题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技术的核心和重要的支柱产业,它由4个部分构成: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它的标志技术,一项是基因工程,一项是蛋白质工程.它是分子遗传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何谓基因工程?众所周知,生物的一切特性是由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的分子构造决定的,而一个DNA分子是由许多核苷酸片断携带着一定的遗传信息,是一个遗传因子,叫做基因.科学家则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人为地转移或重组DNA中的基因,从而使生物体突变.基因工程也称为DNA重组、基因重组.而农业科技进步的龙头和被誉为农业第三次革命的生物技术,已在农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前景极为广阔.正如美国科学家预示的那样,美国的第二硅谷将不再是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因"和"基因工程",从植物育种、动物育种、医学、保护生物多样性等6个方面阐述了基因工程的应用价值,对基因工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类将克隆到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意义明确的有用基因应用于基因工程对生物体的遗传改良中.但生物体的绝大多数性状和生理功能都是依靠多基因的协调表达而实现的.因此,多基因转化策略必将成为今后基因工程在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中的主流方向.结合中山大学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多年来研究工作的实践体会,对发展多基因转化策略的意义和由来、多基因转化可用的基因资源和技术思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生物是有望带来巨大益处的新的生物体,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风险。人类学能够在看待转基因农作物和食品问题上提供重要的批判视角。为了对有关转基因生物的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区分公共转基因生物和公司转基因生物十分必要,并且还必须坚持关注新技术的社会维度和政治维度。  相似文献   

9.
基因工程(亦称遗传工程)主要运用DNA重组技术,在特殊酶的作用上,在体外人工连接来自不同生物体的目的基因于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的DNA中,建成重组DNA的质粒,再将此重组质粒传入受体生物细胞中去扩增和表达,达到遗传物质的转移,产生高纯度所需多肽和蛋白质。显然,基因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按意图生产基因产物;此外,还有制取某些DNA片段和DNA探针,用于基因诊断和治疗;以及通过输入、替代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上半年的那场举国上下抗击SARS的惊心动魄的战斗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人们丝毫未敢懈怠。因为SARS留下太多的疑点至今还未被解读。其中,有人提出的“SARS病毒是否是一种生化战剂”的疑问引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运用先进的基因技术能否合成新型生化战剂———基因武器(geneweapon)。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分子化学学科的突破性进展,使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遗传工程(又称基因工程)技术应运而生。基因是细胞核中起遗传作用的物质,生物特性能靠基因代代遗传。基因工程刚刚问世,就同任何高新技术一样很快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一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跟踪基因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 ,并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及时介绍给莘莘学子们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建岗老师出版了教材《基因工程学原理》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并力求反映该学科的最新进展 .全书共分为 12章 ,包括绪论、生物分子、DNA的提取和纯化、目的基因的获得、基因扩增、基因的体外重组、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体的检测、克隆基因的表达、酵母菌的基因工程、植物的基因工程、哺乳动物的基因工程、医药工程的基因工程 .该书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可作为生物工程专业基因工程原理课程的教…  相似文献   

12.
基因工程将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介绍了基因工程及其在基因检测与基因治疗、生物反应器工程、蛋白质工程与代谢工程、基因组计划与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对基因工程在生物驱油技术、生物恢复和生物燃料等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能够提高驱油微生物对开采环境的耐受性以及有益代谢产物的积累增加驱油效率;能够构建高效清除漏油产生的污染物质的重组微生物,实现低成本、环境友好的生物恢复;能够获得生产可再生的清洁生物燃料,例如纤维乙醇,其能促进汽油的充分燃烧,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遗传工程的出现,是分子遗传学的一项重大突破。遗传工程或称基因工程,简单说来是将基因(遗传物质的单位)从一个生物转移到另一个生物的技术。即是在分子水平上在生物体外用人工方法进行遗传物质(DNA)的重组。再重新输入生物以改变生物性状,创造生物新品种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分子遗传学的一个分支,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和常规育种的区别,就是突破了种的界限,极大地扩大了基因交流的范围。譬如说,不仅细菌异种间可以交流基因,甚至细菌与动、植物及  相似文献   

15.
化学农药的长期广泛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万起杀虫剂中毒事件,约4万人丧生.化学农药不只残留在农作物上,还污染土壤、水体、大气等生物圈,最后发生生物富集,直接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大力开发应用无公害生物农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已被许多国家列入优先发展的科研战略内容.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相比有许多优点,如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不杀伤有益生物,不影响农作物的色香味,对农作物不产生药害,主要生产原料都是价廉易得的农副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较简单,通过遗传操作可改造原始菌株,培育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工程菌等.  相似文献   

16.
基因表达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而对基因表达进行精确的人工调控则是控制生物体蛋白合成以及生理活动的重要手段.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团队自2009年参赛以来,多次应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成功创建了稀有密码子开关、细胞膜支架和光控CRISPR干扰(CRISPRi)系统3种新型基因调控元件.通过在目的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后插入合适数量的稀有密码子,对基因表达进行精确调节,调控一个多酶体系在最适化学计量比上进行反应;细胞膜支架可将目标蛋白固定在细胞内膜上,缩短不同蛋白之间的空间距离,加速酶催化反应速率;光控CRISPRi系统则创新性地将生物感光系统与新兴的CRISPRi技术相结合,通过光信号在转录水平上精确调控生物体内源基因的表达.这3项新技术在大肠杆菌脂肪酸合成方面均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从而提高了脂肪酸的合成量和分泌效率.  相似文献   

17.
科技界声音     
不能笼统地讲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关键是看转的什么基因,所以必须一个基因一个基因地去讨论。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是否安全,这属于食品安全的范畴;二是对环境是否安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对转基因的生物安全性检测来讲,也需要由不同的部门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前言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一词,也有人译做“生物工程学”或“生物工艺学”。目前对这一词尚无统一的定义,对它的内容和范围也有不同的理解。目前比较普遍的说法,生物技术是将生命科学的知识用于工业过程和解决工业生产有关问题的技术;是将活生物或它的组分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物体及其机能生产物质的技术;是经营和开发有工业潜力的微生物、动植物细胞及其组分的技术等。归结起来可以说,生物技术是一种新的高度先进的技术能力,能改变活的生物体以服务于人类。目前一般认为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的发明,发现或革新对生物学科发展有极强的推动力,Arber W等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1973年Berg D.E等报道体外DNA重组的成功,迅速形成了基因工程这一科学技术。并且在医、农、工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基因工程是一项将一种生物的基因通过基因载体运送到另一种生物的活细胞中,并使之增殖和表达,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技术。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比利时学者维留斯1543年发表《人  相似文献   

20.
生命伦理学是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取得革命性进展和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的研究对象是现代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伦理学问题,主要探讨由基因工程、生殖工程和器官移植等新技术所引致的一系列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于生命伦理学必须在现代技术-人-社会这些连锁对象之间寻求合乎理性的伦理概念和规范,而这些对象之间的跨度又是如此之大!本文试图对生命伦理学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一介绍,并就目前存在的重大分歧、问题缘由和解决办法提出个人的初步看法。一、伦理之争:现状 1.关于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对生物(包括人)遗传物质进行人为操纵、重组,以获得新的生物品种或产物的技术。由于关系到生物和人类的遗传稳定性和生存等攸关大事,因而这种技术刚刚起步时一系列伦理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