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号栎园,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清初曾任福建按察使和布政使,寓闽期间,所作诗文及笔记甚多,本文仅就其笔记《闽小纪》试加分析。 《闽小纪》是周亮工杂记闽人闽事闽物闽俗的笔记,随时记录,一非时写成,至离闽后始编辑成册。周本人作于顺治十七年(1660)的《赖古堂诗集序》中,曾提到作于福建邵武的《同书》和《字触》,未提及《闽小纪》。现行《闽小纪》(《瓜蒂庵藏明清掌故丛刊》本)卷首载汪楫(1626——1689)《〈闽小纪〉序》称:“《闽小纪》一书乃栎园先生莅闽时所集,于其去闽之后十年楫始得受而读之。”汪序作于康熙丙午(1666)季冬。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民国34年版《龙岩县志》整理、校点后记。本文对近现代福建修志大家郑丰稔生平及其总纂的《龙岩县志》的思想光辉和时代局限性,作了具体、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民国34年版《龙岩县志》整理、校点后记。本文对近现代福建修志大家郑丰稔生平及其总纂的《龙岩县志》的思想光辉和时代局限性,作了具体、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厦门大学蒋炳钊教授所著的《东南民族研究》最近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蒋教授近 2 0年来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 2 7篇。全书 3 6 3万字 ,定价 2 6元。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李亦园教授为该书作序 ,对蒋先生的学术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李先生说 :蒋先生是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会长 ,曾主编《百越民族文化》和《百越民族史》两部专著 ,《百越民族史》还获得国家的奖助。此外 ,他还发表了一批很有见地的论文。在畲族史研究方面有《畲族史稿》 ,被誉为国内畲族史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泉州回族、福建疍民和客家以及福建汉民族的来源与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画布上写字》这一课选自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  相似文献   

6.
王展采 福建省龙岩师专中文专业副教授。男,汉族,1925年生,福建省建阳县人。1951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中国文学系。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龙岩地区农业学校教育工会副主席、龙岩师专教育工会副主席。1987年被评为龙岩地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龙岩市职工劳动模范。主要著作与论文有;1、《部首和部件的读法问题》(文字改革月刊,1966年)2、《语言对人类的贡献》(龙岩师专学报)3、《数字入诗问题初探》(修辞学习,1987年第6期)  相似文献   

7.
《银翅》序     
分类号]G326[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2-3887(1999)01-0129-29我已经四十多年没有回《金翅》故事里的黄村故乡了。庄孔韶博士说,起初他透过我的《金翅》首次认识了福建乡镇社会的过去;如今我则从他的学术性续本《银翅》很快发现我...  相似文献   

8.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是晚明时期进步思想家。明末慈溪人冯仲元称他是“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天益山堂遗集》卷七《吊卓吾先生墓志诗》)。他这种战斗精神,不但表现在他的《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重要著作中,同时,也表现在他的一系列评点文字中。他在《与焦弱侯书》中说:“《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人,《西厢》、《琵琶》涂抹窜改得更妙。”象小说之类的  相似文献   

9.
1987年5月26日,广东、福建、广西三省区11个单位的30多名专家,在广州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倡议召开的“热带海洋研究与开发座谈会”。会议就热带海洋开发的重要性、紧迫性进行了充分讨论,议定成立《热带海洋环境与资源联合研究中心》筹备组,并发表了会议纪要。筹备组成员由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海海洋研究所、福建海洋研  相似文献   

10.
《福建植物志》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顺昌县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队于1995—1996年间在顺昌调查采集中发现有的种类在《福建植物志》尚未收载。本文将其归入21科28属,并列出中名、学名、原始文献、异名、主要生境及分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在编纂中的《汉语大词典》是一部贯通古今的、比较完备的大型语文词典。全书总词目估计在三十万条以上,约五千万言。这部词典系由教育部和国家出版局共同领导组织,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五省一市分工协作编写。预定1983年完成初稿,1985年定稿出版。  相似文献   

12.
评《书法审美直觉心理辨析》兼谈“类书法”的得与失赖勇军自从钟家骥先生在《书法研究》发表了《书法审美直觉心理辨析》(1995年,第4期,28页,或参见《书画语言与审美效应》福建美术出版社1995)后,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这里,我谈点个人看法,就教于方...  相似文献   

13.
私人经验与学术冲突——《福建通志》重修风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28年开始重修的《福建通志》虽已成书,最终却几欲尽弃。因师辈而起的个人恩怨,以及当日闽省学术史上的两种方向——汉学和宋学的冲突,是诸公围绕修志而生龃龉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用英文写成并出版的人类学著作《金翼》,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金翼》通过对福建湖口镇的黄东林、张芬洲两家在辛亥革命后三十多年兴衰的描写,横向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农业、商业、宗族、礼仪、婚姻、法律、教育、信仰的历史画卷,其写作方式独特新颖,内容丰富详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遵义科技》2009,37(1)
2008年7—11月,为贯彻落实《中共遵义市委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遵发[2008]8号)精神,为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遵义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根据《遵义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黔科合县市科技计划[2008]7002号)课题要求,遵义市科技局共组织了5个子课题调研组,赴福建、浙江等地进行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16.
《汽车驾驶实习》是一门全国性的专业实践课程。文章介绍了全国各地《汽车驾驶实习》的教学情况,提出了在教学过程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然后总结了福建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时间安排、改变教学内容、改变组织形式、改变学习方式、改变实车驾驶、改变评分体系等,最后总结了成功的经验所在。  相似文献   

17.
厦门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何绵山先生撰写的《闽台文化探略》一书。该书是《闽台区域文化》的姐妹篇,是继《闽台区域文化》将闽台作为一个共同区域来研究后,对福建的教会学校与女性、妈祖文化、书院教育、金石书画,以及台湾的佛教、美术、民俗活动、民俗博物馆、文化的多元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让读者在弄清闽台个性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其共性。全书19万字,定价16.00元。何绵山的《闽台文化探略》出版@宝英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中后期,是封建福建日趋没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变 思想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理学思潮。《西游记》正式成书于这个时期,其艺术精神深深地打下了朝代的烙印。小说积极肯定和颂扬对封建秩序的大胆冲击,对群权至上的轻蔑,要求恢复人的尊严。解除人的精神枷锁,以及孙司空百折不挠、卤无不 的英雄主义,强化了人的主体力量和奋斗精神。在文化观念上,《西游记》汲取了千百年来宗教发展的智慧而又超越具体宗教的局限,以超宗教的自  相似文献   

19.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古文观止》是清初科举政策影响下产生的蒙学教材,《古文辞类纂》则是在乾嘉时期骈文复兴的背景下为提倡古文“正统”而产生的。基于两书选文情况判断,《古文观止》与《古文辞类纂》的文体分类相似,但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在分类上比《古文观止》更为详细。就写作背景与目的来看,《古文观止》为迎合统治者需要,选文的文风偏向于典雅醇正,选入少量骈文,为八股文写作服务;《古文辞类纂》则是姚鼐用来宣扬自己的文统、道统,借古文彰显自己的主张的。基于吴楚材、吴调侯与姚鼐对道统的不同理解,《古文观止》以选文体现纲常伦理,而《古文辞类纂》则不对六经文章妄加评议,实际上均是推崇程朱理学的体现。二书的成书时代影响编者的编选目的,这是导致两种古文选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继《春秋》而纂史,成《太史公书》一百三十卷,凡五十余万言。这部被后世称为《史记》的煌煌巨著,是汉武帝以前中华学术文化之总汇。《史记》刻本产生于北宋淳化五年,与唐以前写本文字多有不同。《太平御览》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编写的一部类书,引用了大量唐以前文献,《史记》是其中之一,且尤为丰富。本文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1982年出版)为据,广参王念孙、王叔岷等诸家之说,考证了刻本《史记》文字的某些讹、误、衍、夺,为《史记》文本的整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