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技》2020,(8):32-35
正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自信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中国北斗正式登上世界舞台,站在了我国用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梯队",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
观察一:“北斗”正式成为第三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一、主要媒体报道统计表 二、主要内容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继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后第三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世界航海用户.  相似文献   

3.
<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主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它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3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与GPS,GLONASS以及欧洲正在建设的Galileo系统一起形成了未来一段时间内4个主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被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为供应商.BDS自2012年12月26日开始向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定位精度为10 m,测速精度为0.2 m/s,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14,(11):28-31
<正>十一月:"北斗"成为第三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蛟龙"号首赴西南印度洋科考、中国高铁将实现百分百"中国制造"、国产手机操作系统亮相、中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观察一":北斗"正式成为第三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一、主要媒体报道统计表  相似文献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然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GNSS测量数据精度有何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有无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参与下,对GNSS测量数据的点位中误差及点位精度所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有北斗的参与下,数据的点位中误差明显偏小,更接近已知点位的坐标,且数据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正>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20世纪产生的一项高技术,在本世纪将会被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和国家集团不惜巨资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10月,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导航卫星一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03年5月底又成功发射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卫星,完成了独自的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了可以为民用领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外,也在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目前,我国已有数十家公司在开发和销售车载导航系统。继上海大众出租车汽车公司建立了GPS的实时调度系统后,2000年浦东公交公司率先在公交公司981路、81路和983路线路上,建立了GPS调度系统,并通过能显示最近车辆到站位置的电子  相似文献   

7.
正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全面建成,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北斗系统是党中央亲自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运控、星间链路、应用验证七大系统组成,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26年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天南海北的建设者们汇聚到研制、建设一线,几代北斗人怀揣航天强国的梦想不懈奋斗,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北斗二代系统的船用导航仪硬件设计及关键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随着北斗新一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施,船舶导航关键设备将实现从GPS到北斗的更新与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ARM嵌入式船用导航仪的设计原理及硬件平台,该导航仪采用ARM9系列的S3C2410A处理器作为导航仪的基础硬件平台,采用专用的北斗基带芯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并进行处理,加上必要的外围电路;此基础上对适合船用的北斗基带芯片核心算法进行了研究,即北斗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算法研究,并给出导航定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慧智 《少儿科技》2014,(10):20-21
<正>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文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科学家为什么叫它"北斗"呢?如今,它如何为我们服务呢?"北斗"之名北斗七星由大熊星座的七颗明亮的恒星组成,分布成勺形。中国人很早就观察北斗七星并有所记录,还给七颗星取了非常典雅的名字,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我国古人还常用"泰山北斗"来表达对道德高、名望大或有卓越成就的人的敬仰之情。可见,中国人对北斗七星十分喜爱。  相似文献   

10.
<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导航产业也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发展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中国北斗关键技术全面突破,芯片、模块等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价格优势凸显。行业应用遍地开花,在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渔业等十几个行业广泛应用。落地产品日益丰富,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也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1.
媒体纵览     
正中国成功发射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2月1日15时2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同时也是中国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该星入轨后,将与先期发射的四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共同开展星间链路、新型导航信号体制等试验验证工作,并适时入网提供服务。星间链路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亮点,不经过地面基站,就能实现卫星之间的通信,堪称"空间高速互联网"。根据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建设计划,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建成国际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来源:新华网2016年2月2日)  相似文献   

12.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于2020年6月23日和7月31日分别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和正式开通服务公告,这标志着北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区域到全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 m、测速精度优于0.2 m/s、授时精度优于20 ns、服务可用性优于99%,亚太地区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投入试运行服务,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该文详细介绍了GPS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同时具体分析了GPS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异同,指出了北斗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我国卫星导航位置服务产业伴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正迈向大发展阶段。2018年是北斗系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北斗系统建设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高强度、高密度的发射建成了北斗三号系统。我国在12个月内成功发射19星,创下了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奇迹,也是我国航天发射的新纪录。2018年11月19日,随着两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我国完成了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迈出北斗导航系统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5.
卫星导航的研发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北斗也在与时俱进。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构成及定位原理,接着分析了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应用特点及北斗导航卫星与国外导航卫星的比较。最后就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面临的各种问题及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6.
戴宏发 《科技信息》2010,(19):54-54,2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当今世界仅有的四个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及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空间利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7.
正从2013年开始,北斗导航卫星将正式向亚太用户提供免费的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正式迎来了北斗导航时代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国际卫星导航应用从单一GPS时代发展到多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代带来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本文从星座互操作、信号互操作、时间互操作和坐标互操作四个方面开展北斗三号系统与其他GNSS系统间的互操作设计.在星座设计方面,北斗三号的星座轨道高度与倾角设计与GPS,GLONASS和Galileo三大系统的星座充分互补,全球导航卫星PDOP平均可提升37.9%;在信号体制方面,北斗三号通过相同频率相似频谱设计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互操作,并签署了兼容与互操作协议,可确保用户在不改变硬件设计的情况下同时使用各大系统导航服务;在时间基准与坐标基准方面,北斗三号系统建立与维持了与国际上高度一致的基准体系,实现与国际UTC,GLNT等时差偏差保持在50 ns以内,并与国际ITRF 2014坐标参数精度保持一致.因此,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四个方面的努力,实现了与其他GNSS的互操作,可联合美俄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何小菁  胡杰  李洪兵 《科技资讯》2007,(32):217-218
通过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分析,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化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中集成卫星导航系统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了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概念、组成部分、主要技术特点、规划进展、技术优势及测绘应用等.阐明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