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之芳 《科学通报》1985,30(15):1193-1193
一、引言 中子活化法由于灵敏度高,且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因此在研究海洋体系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时,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工作的目的就是用中子活化法研究一组深海岩心样品中多种痕量元素的富集系数,并与其停留时间值相比较,从而试图推导出一个可描述这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的方程式。  相似文献   

2.
赵云龙 《科学通报》1989,34(21):1622-1622
一、引言 裂变径迹技术测定年代必须使用准确的中子积分通量和~(235)U的中子有效裂变截面,通常是采用Au和Co活化监示器或用铀标准剂量玻璃的B值(φ=B_(ρd),φ为照射的中子积分通量,ρd为中子照射后铀标准剂量玻璃的诱发裂变径迹密度)测定中子通量,一般这些方法测定的中子积分通量不能代表与~(235)U反应的实际通量,有时测定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别是不  相似文献   

3.
嫩江上游天然水的自然背景值和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杏珍 《科学通报》1986,31(15):1175-1175
嫩江位于松花江上源,是松花江水系的主要支流,也是我国北方黑龙江省的主要地表水源。研究其天然水中元素自然背景值和赋存状态,可为研究水质变化规律和元素的迁移转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工作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了嫩江上游河水、沼泽水、湖水和雨水中25种元素的自然背景值和20种元素的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章申 《科学通报》1985,30(14):1103-1103
珠穆朗玛峰地区具有完整的自山地亚热带至高山寒冻带景观的土壤带谱,这为研究土壤背景和土壤地球化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章申 《科学通报》1985,30(17):1337-1337
珠穆朗玛峰地区处于亚热带低纬度的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面上。由于巨大的山体的屏障作用,形成了迎向暖湿气流的山地南侧发育着海洋性的自然带谱。山地北侧分布着大陆性的自然带谱,相应产生了复杂的土壤垂直带谱,为研究土壤地球化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珠穆朗玛峰地区人类活动稀少,是全球环境背景值研究的典型区。本文将探讨本区镉、铅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和提供镉、铅的土壤背景值。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南部热带北缘,热带森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变过渡,它们之间存在群落交错区.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热带北缘地区的4个永久样地植被的群落结构、生态外貌和植物区系组成分析,论证了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的存在和其识别特征.由于中国南部西高东低的地势,西南部群落交错区主要体现在沿海拔的转变过渡,东南部则是沿纬度的转变过渡.西南部热带北缘存在两个明显的群落交错区.在海拔800~1200 m,热带低地季节性雨林与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交错过渡,森林群落的外貌、结构和林冠层树种明显改变:由具有3个乔木亚层和散生巨树、典型混交热带树种组成林冠层的热带低地季节性雨林转变为具有2个乔木亚层、缺乏散生巨树、林冠趋于平整、主要由热带山地分布的壳斗科和茶科植物为林冠层优势树种的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在海拔1800~2100(2200) m,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交错过渡,林冠层树种发生了替换,群落的植物区系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由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变成亚热带-暖温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在中国东南部低地,约22°30′N及两侧附近,存在一个明显的常绿森林群落交错区:热带北缘低地季节性雨林向(南)亚热带低地常绿阔叶林交错过渡,群落的外貌、结构和林冠层树种明显改变.我们认为,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与霜冻情况有关,霜冻对热带低地季节性雨林的林冠树种是致命的.我们建议,西南部的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交错区和东南部的低地热带季节性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交错区为热带森林分布的北界.超越热带北界,林冠树种在西南部替换为亚热带-温带分布的中国-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种,在东南部替换为主要是亚热带分布的中国特有种.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气候地区存在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本文也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柴之芳 《科学通报》1985,30(24):1898-1898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利用高灵敏度、且具多元素分析能力的中子活化法,测得了近20种元素在海洋体系中的富集系数,并给出了它们与停留时间的负相关方程式。 本文将要讨论稀土元素的情况,因为目前文献中关于海洋体系中稀土元素的停留时间值非常稀少。为此,我们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上述负相关方程式,结合中子活化分析法测  相似文献   

8.
金成伟 《科学通报》1984,29(6):365-365
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区中新生代岩浆弧的火山岩类岩石学,主元素岩石化学在某些论文中已有所叙述。本文主要讨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点。元素系采用仪器中子活化法测定,样品采自本区中新生代各喷发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火山岩类,即念青唐古拉地区的侏罗白垩系的属钙碱系列的玄武岩(N-1)和安山岩(N-3)和冈底斯地区的白垩系安山岩(5-92),晚白垩-早第三系的流纹岩(5-51)和偏碱性的  相似文献   

9.
辛晓滨 《科学通报》1994,39(6):530-530
1980年,Alvarez根据白垩纪-第三纪K/T界线铱的异常富集提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生物灭绝的假说.其后的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该地质界线广泛分布着铱异常点.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铱的含量分析,而对其它铂族元素的研究很少.钌难熔,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地质界线样品中含量很低,对界线样品钌含量的分析困难很大.由于铂族元素在地幔物质中含量较高,火山喷发也可能导致这些元素在界线层的富集,因而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对于进一步探讨生物灭绝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1991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运用中子活化  相似文献   

10.
罗运利  孙湘君 《科学通报》2005,50(7):691-697
对南海北部大洋钻探ODP1144站(20°3.18′N, 117°25.14′E, 水深 2037 m)上部(0~31 m, 27~0 kaBP)共 180个孢粉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 时间分辨率为150年/样. 孢粉谱的主要特征是全新世时松属花粉占优势, 末次冰期时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 但仍然有一定数量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花粉; 18kaBP前后热带亚热带植物花粉沉积率开始升高, 草本植物沉积率以及百分含量都开始迅速降低, 意味着此时气候开始变暖变湿润, 导致大陆甚至出露的大陆架上开始生长更多的热带亚热带植被以及温带植被, 而原来大陆架上广为发育的草地范围相应缩小, 表明冰期时南海北部出露的大陆架上除了占优势的草地, 仍然可能生长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落叶植被. 这也进一步深化了我们之前对冰期时南海北部出露的大陆架上生长的植被的认识. 详细的对比表明, 孢粉组合的变化要早于氧同位素记录指示的海平面的变化, 表明中低纬度地区气候变暖早于高纬度极地冰盖的后退. 还讨论了孢粉组合反映的植被变化所记录的千年尺度的气候事件.  相似文献   

11.
翟鹏济 《科学通报》1986,31(12):932-932
株洲是湘江流域的重要工业城市,冶金、化工、建材等许多企业通过霞湾港向湘江排污。近年已对该港沉积物中重金属、放射性等做了不少研究,本文利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该港底沉积物3m柱状样中的微量元素,并对其垂直分布和不同粒径样品中的元素分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气候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亚热带城市气候资源问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分析热带、亚热带地区城市的气侯资源水平,论述运用城市气候资源来消除城市热岛的研究基础,讨论城市气候资源化研究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中游地区马兰黄土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明清 《科学通报》1991,36(5):366-366
文启忠等人曾对中国黄土的稀土元素作过研究,他们先后采用纸色层光度法和中子活化分析法主要分析和研究了陕西洛川剖面黄土的8个稀土元素,且对面上的工作涉及不多.作者为全面考察中国马兰黄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黄土高原进行大范围野外考察和系统取样的基础上,采用等离子体光谱测定了147块黄土样品的15个稀土元素.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罗运利  孙湘君 《科学通报》2012,(30):2882-2891
为了研究3Ma以来南海北部周边地区植被演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选取南海北部ODP1145站深海沉积物进行研究,共分析213.62~91.9m层段(3.12~0.67Ma)608个孢粉样品.取样间隔为20cm,时间分辨率约为4.0ka.研究结果表明,1145站3.15~0.67Ma时段孢粉沉积率在2.58Ma和2.0~1.8Ma时的两次明显升高,与此时全球气候变冷,冬季风增强有关.2.58Ma以前,南海北部周边地区热带亚热带植物占优势,其中常绿栎属和阿丁枫属较多,热带山地针叶林相对发育,蕨类植物也相对较多;2.58Ma以后,温带植物增多,反映气候变冷,冬季风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周期性研究表明,热带亚热带植物更多的受低纬地区20ka岁差周期的影响,可能指示了夏季风的增减;花粉沉积率的变化反映了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与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响应"有关,可能较多地反映了冬季风的强弱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秦陵1和2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维娟 《科学通报》2002,47(11):878-880
为了寻找秦兵马俑原料来源,我们选取秦陵1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2号坑的陶俑和砖头样品19个,秦陵附近黏土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2个。将这些样品进行中子活分分析(NAA),测量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1,2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关系极为密切,与秦陵附近的黄土关系不太密切,与耀州瓷胎关系甚远。由此推断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骊山地区的某些垆土县,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可能也在秦陵附近。  相似文献   

16.
古陶瓷中痕量元素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建民 《科学通报》1993,38(4):379-379
在陶瓷考古中,鉴定古陶瓷的产地对于研究古瓷窑的建立、发展、变迁,各古瓷窑之间的关系以及古陶瓷的真伪鉴定等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关学者曾利用中子活化方法测定古陶瓷标本中20多种痕量元素含量,并据此研究了古陶瓷中的痕量元素含量在分布规律上反映出的产地特征。我们用中子活化方法对39片古瓷残片样品进行了痕量元素含量测定,并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与已知产地情况相符。本文研究的方法不仅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不同产地瓷器在痕量元素含量分布模式上的差别,并且可用于对古陶瓷的产地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7.
棕榈科植物大约有210属、28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以热带亚洲和美洲为主。 “满腹经纶”的贝叶棕 贝叶棕有多种名称,如贝多罗、树头棕、贝多罗叶、行李叶椰子树等等,属于棕榈科贝叶棕属。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秦兵马俑原料来源, 我们选取秦陵1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 2号坑的陶俑和砖头样品19个, 秦陵附近黏土样品20个, 耀州瓷胎样品2个. 将这些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NAA), 测量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 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 结果表明1, 2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关系极为密切, 与秦陵附近的黄土关系不太密切, 与耀州瓷胎关系甚远. 由此推断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骊山地区的某些垆土层, 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可能也在秦陵附近.  相似文献   

19.
祖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常青,花果不绝,植物种类繁多.从千年古树,到异邦新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植物并茂一林,乔木、灌木以及藤本、草本之类共繁共荣.  相似文献   

20.
祖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常青,花果不绝,植物种类繁多。从千年古树,到异邦新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植物并茂一林,乔木、灌木以及藤本、草本之类共繁共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