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透皮给药制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的透皮给药主要受到药物的分子量和亲水/油性等因素的影响.将药物制成前体药物,或用脂质体、传递体或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将其包埋等措施改变药物的亲水/油性,同时,辅以离子导入、超声波导入、电致孔等物理促渗方法以及氮酮和丙二醇等化学促渗剂,可有效提高药物(尤其是生物大分子药物和复方中药)经皮给药效率.因此,有效的透皮给药制剂必须从药物、药物载体、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及粘性支撑材料等各组成入手,结合药理与疗效等进行综合研制.此外,阐明了典型中西药透皮给药制剂的给药机理和特点,对国内外有关中西药透皮给药制剂及其各组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马艳 《科技信息》2013,(22):140-141
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无污染等优点,本文根据有关文献,总结了近十年来常用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为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开发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不同促透剂对马钱子中士的宁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透皮促进剂对中药马钱子贴剂中士的宁透皮吸收的影响.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运用HPLC法对士的宁进行含量测定,对不同透皮促进剂的促渗效果进行考察.应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氮酮、丙二醇、氮酮加丙二醇、冰片为透皮促进剂,士的宁的透皮速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提高.对士的宁经皮渗透的促进效果为:5%氮酮丙二醇氮酮+丙二醇冰片.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右旋布洛芬透皮贴剂的制备方法,验证了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右旋布洛芬从贴剂中透皮递送的增强作用,探讨了开发面向骨关节疾病的右旋布洛芬透皮贴剂的可行性.以Eudragit E100为基质制备了右旋布洛芬贴剂,利用HPLC-UV建立并验证了右旋布洛芬及其贴剂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SD大鼠腹部皮肤的透皮实验,验证了右旋布洛芬贴剂的透皮递送效果,并对肉豆蔻酸异丙酯、氮酮、异丙醇和油酸等渗透促进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右旋布洛芬贴剂质量稳定,含量均一度高,可在12 h内实现零级缓释;加入渗透促进剂可增强右旋布洛芬从贴剂中透皮递送能力,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IPM后,12 h右旋布洛芬累积透过量达(212.37±41.49)μg/cm~2,药物透皮稳态流达(17.70±3.26)μg/(cm~2·h),显著增大了右旋布洛芬的透皮吸收,并优于加入其他促渗剂组(t检验).  相似文献   

5.
尼群地平透皮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自制Franz扩散池,测定了含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尼群地平乙醇混悬液离体鼠皮透皮作用,提出了尼群地平的可逆透皮机理,求得了透皮速率常数.实验发现,使用丙三醇、丙二醇作透皮促进剂,使尼群地平的透皮速率常数分别提高了3.73和2.62倍.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体大鼠皮为皮肤模型,自制透皮吸收装置,研究了在欣乐片剂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后,它们对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和厚朴酚透皮吸收的影响。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较高浓度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体酮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黄体酮透皮吸收过程中,影响黄体酮透过量的促渗剂因素,运用药物透皮吸收的试验方法和数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建立了一个黄体酮透皮吸收体外试验模型,为黄体酮透皮治疗系统应用于临床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利用药剂学方法和栅控恒压电晕充电技术制备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考察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经皮给药24 h内,美洛昔康在SD大鼠血液和肝脏组织中浓度的变化,探讨负极性驻极体对美洛昔康的透皮促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皮给药24 h内,-2 000 V驻极体对美洛昔康的透皮促渗效果不明显;-1 200 V驻极体对美洛昔康的透皮吸收有明显的促渗作用,且促渗倍数为对照组4倍.  相似文献   

9.
建立格列美脲体外透皮吸收的HPLC分析方法,采用改良Franz双室渗透扩散装置,以累积渗透量、透皮速率常数和透皮时滞为评价指标,研究了5种透皮吸收接受液和6种实验动物皮肤对格列美脲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HPLC方法在0.1~30μg@mL-1间线性良好,高中低质量浓度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最低检测质量浓度5.55 ng@mL-1,最低检测限0.28 ng;②与其它接受液-生理盐水、乙醇/生理盐水、PEG400/生理盐水和pH7.4磷酸盐缓冲液相比,乙醇/PEG400/生理盐水具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和最短的透皮时滞;③在大鼠、小鼠、裸鼠、豚鼠、猫和新西兰大白兔等动物皮肤中,裸鼠的透皮速率常数最大,豚鼠最小;裸鼠的透皮时滞最短,小鼠最长.另外,在猫皮作为透皮实验皮肤的特性中,发现猫皮透皮速率较小,透皮时滞却较短.提示在格列美脲的体外透皮实验中,采用乙醇PEG400/生理盐水作接受液,裸鼠皮肤作实验皮肤,可获得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和最短的透皮时滞.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替硝唑为模型药物,比较其经BALB/c裸小鼠和SD大鼠透皮吸收及贮库效应的差异。方法在离体透皮吸收实验装置上,测定不同时间替硝唑经两种皮肤的透过量,并测定各自的贮库效应。结果透皮吸收和贮库效应的研究表明,BALB/c裸小鼠对替硝唑的透皮速率比SD大鼠显著增加(P<0.01)。结论BALB/c裸小鼠比SD大鼠更适合用于体外透皮吸收试验。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压敏胶的多层次性结构,如结构单元组成、分子链长短、亲疏水性和聚集态结构等对药物的释放具有显著的影响.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可控的两嵌段或三嵌段共聚物压敏胶.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核磁等手段对嵌段聚合物压敏胶进行了表征.对上述压敏胶的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聚丙烯酸异辛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EHA—St—HEMA)三嵌段共聚物的初粘力、持粘力和180°剥离力分别为8号钢球、40.3min和19.81N/(25mm),非常适合用于经皮黏附.再以布洛芬和5-氟尿嘧啶为药物模型,研究压敏胶多层次结构对不同药物释放的影响和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压敏胶的结构变化对药物释放具有显著的影响,亲水性链段的引入可以调控亲水性药物在基质中的释放行为.该研究可为基质的设计和充分发挥聚合物多层次结构在经皮给药中的作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微球、乳剂等新型药物载体在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研究中已广泛应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生产和临床上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应遵循传统中药理论,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卡巴拉汀贴片含量及其体外透皮释放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法,并用离体豚鼠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进 Franz 扩散池,研究卡巴拉汀透皮贴剂体外透皮性能。结果表明,卡巴拉汀在 9.69~116.32 μg/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 0.17 μg/mL,精密度RSD 为 0.12%~0.47%,低、中、高 3 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79%、98.59%、99.88%;该贴剂体外透皮释放曲线符合零级方程(Q=kt),为 Q =59.91t +6.02,r = 0.9987。所建立的 HPLC 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便,可有效测定卡巴拉汀贴剂的含量及其体外透皮释放量。  相似文献   

14.
A lipophilic,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ion drug, piroxicam, was administered by skin electroporation using short, high-voltage pulses. The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piroxicam during the electroporation was buffered due to the higher partition in skin lipids than in aqueous environments, which is called entrapment. Entrapment is the main resistance to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lipophilic drugs. Two types of surfactants were used to enhance the skin electroporation. Tween 80 (0.2 g/L) and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SDS, 3 mg/mL) improve the solubility and diffusion rate of the drug in the hydrophobic local transport regions and reduce the entrapment of piroxicam in the skin. The transdermal delivery rate of piroxicam is increased 30- to 50-fold. However, the entrapment of piroxicam in the skin still occurred when Tween 80 was added. The SDS provides higher and more stable transdermal delivery rates of piroxicam than Tween 80, and also reduces the entrapment of piroxicam in the skin.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中药汤剂的安全有效,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通过对中药方剂的配伍和煎制规范做数字化应用的研究,将现阶段已有中药汤剂合理用药规范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形成一个中医用药规范知识库;并在已有中药汤剂数字化系统上加入新的功能模块,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病人与药品信息的绑定,搭建合理用药规范数据库,研究对应算法,进行软件代码编写,完成与医院HIS的数据接口,提供一种用数字化的方法解决医院中药汤剂合理用药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乳化分散-超声法制备布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IB-SLN),对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放等进行体外评价,并考察IB-SLN经皮给药后兔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制备的IB-SLN的平均粒径为(100±20)nm,zeta电位为-43.9mV,包封率为92.6%,载药量为3.33%.兔体内药动学研究显示,IB-SLN可有效促进布洛芬的经皮吸收,布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剂经皮给药后的AUC和Cmax分别为640.86ng·h/mL和65.94 ng/mL,分别是布洛芬凝胶剂的12.6倍和4.5倍.研究结果提示,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布洛芬经皮给药载体可有效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并可使药物缓慢平稳释放,其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7.
中药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药物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能显著地改善药物理化性质。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中。文章综述中药β-环糊精的包合物的黼备方法及其应用,旨在为中药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体外透皮扩散池法,以离体大鼠腹部皮肤为屏障,对丁姜和胃膏贴剂透皮释药液中的丁香酚含量测定方法和不同时间段单位面积透皮累积释药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65∶35,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的色谱条件,丁香酚含量测定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0.932%,24 h内样品溶液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为1.84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19 2%,相对标准偏差为1.426%。透皮释药呈现一种先快后慢趋势,10 h以内累积释药总量占20 h内累积释药总量的76.71%,10~20 h内累积释药总量仅占23.29%。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分为五大类:专利保护、商标保护、行政保护、商业秘密保护、新药保护。从中药的技术特征和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效力的等级来看,专利保护应当是首选,但在实践中专利保护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中药专利保护受阻的原因主要有:中国企业和个人到国外申请中药专利的很少、中药创造性低、中药专利申请人多为个人、中药专利侵权的司法救济困难。我们应加强中药国内外专利保护意识,提高中药创新意识,并利用中药学中的有效部位理论解决中药专利侵权的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微针是一种具有微米尺度的经皮给药技术,从内部结构可分为实心与空心微针.制作微针的材料主要有硅、金属、聚合物等.微针增强了皮肤对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不会到达神经分布丰富的皮肤深层组织,并且使用方便,因此是一种高效、无痛、安全的经皮给药方式.微针在胰岛素给药、卵清蛋白的免疫接种、缓控释给药、微量输液等方面的研究为微针经皮给药提供了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