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渗透性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主要通过气体渗透系数和透水系数来评价已有混凝土的渗透性.特别是施工不均质性对混凝土渗透性的重要影响,以此作为实际工程应用的一个重要参考.通过对渗透机理的描述,分析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在混凝土中的传输规律,为深入研究带裂缝混凝土的渗透特征以及怎样预防由此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做基础,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气体渗透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水胶比m(水):m(胶)在0.25~0.35范围内,粉煤灰掺量在0~60%之间的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气体渗透性能情况.结合汞压力测孔法分析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气体渗透性能与孔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水胶质量比0.25~0.30,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气体渗透系数随水胶质量比增加而增大;水胶质量比0.30~0.35,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气体渗透系数却随水胶质量比增大而减小;且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受水胶质量比影响较大;养护龄期的延长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气体渗透性.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总孔隙率、孔临界孔径、平均孔径与气体渗透系数之间线性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90,0.83,可以用这些结构参数近似表征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气体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其抗渗性有关,抗渗性能不足,一些有害液体和气体渗入混凝土内部,发生侵蚀作用,不仅影响结构的使用功能,而且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使钢筋锈蚀膨胀,造成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或剥落。为了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和耐久性,首要问题就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相似文献   

4.
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离子渗透是造成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的主要因素.文章利用RCM法,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再生骨料、砂率以及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发现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比普通混凝土要差,并且随着水灰比的减小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矿渣微粉对混凝土气体渗透性及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汞压力测孔法,试验研究了水胶质量比为0.25~0.35,矿渣微粉掺量为0~60%时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气体渗透性以及孔结构,并探讨了抗压强度与气体渗透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延长28d后的养护龄期能明显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矿渣微粉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因水胶质量比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对优化高性能混凝土抗气体渗透性能而言,矿渣微粉掺量存在一最佳值;适当延长28 d后的养护龄期能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90 d龄期时,矿渣微粉对高性能混凝土孔隙率总体上影响不大,但能细化孔径,增加无害孔、少害孔的总比例;矿渣微粉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气体渗透系数间的线性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仅为0.75.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配合《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82-85)的修订,促进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的了解与交流,对国内外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及标准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详细调查了国内外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和测试技术的标准规范,比较了各种试验方法或测试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并分析了各种试验方法的优缺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是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建议在《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补充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低真空条件对混凝土中介质迁移性能的影响规律,保障低真空管道等严酷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首先,通过模拟低真空环境条件,研究了经低真空条件处理的混凝土气体渗透性、毛细吸水性和氯离子渗透性能;其次,分析了粉煤灰、硅灰、消泡剂和吸水树脂(SAP)等外加剂对低真空条件下混凝土中气体、离子、水介质迁移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灰色关联理论,探讨了各因素与混凝土中介质迁移性能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低真空条件对混凝土气体渗透性和毛细吸水性产生显著不利影响,复合掺入粉煤灰、硅灰及消泡剂可较好地降低混凝土气体渗透性和毛细吸水性,并且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但复合掺入SAP对混凝土抗渗性改善作用较低;低真空条件处理会显著增加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量,扩大孔结构,从而导致其抗介质迁移性能比标准养护的差。复合掺入粉煤灰、硅灰及消泡剂可制得适用于低真空条件的高抗介质迁移性能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改变再生粗骨料掺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等参数,研究不同配合比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降低水胶比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利;再生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随着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大而增大,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下降。掺加粉煤灰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对于早龄期再生混凝土粉煤灰掺量在10%~20%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9.
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时安全壳内部形成的高温、高湿、高压条件对安全壳混凝土的抗气体渗透能力有着极大的考验。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模型建立数据样本,环境温度、水蒸气分压、升温速率和混凝土的水扩散系数作为为输入变量,安全壳混凝土气体渗透深度作为输出变量,利用BP算法设计了包含4个输入层节点、12个隐含层节点、1个输出层节点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对严重事故工况下安全壳混凝土的抗气体渗透性能进行分析预测。模型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相关系数达到了0.999 7,研究结果表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有着有效可靠的预测能力,能对安全壳混凝土的气体渗透深度进行高精度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混凝土获得良好的表层抗氯离子渗透性对早期湿养护时间的需求,设置了4种不同的养护方法,将一直湿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表层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抗压强度进行关联,研究了养护方法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表层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混凝土的表层氯离子渗透性比抗压强度和本体氯离子渗透性对湿养护时间的敏感性更高,缩短湿养护时间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表层抗氯离子渗透性;高强混凝土的表层氯离子渗透性对湿养护时间长短的敏感性比中等强度等级和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表层氯离子渗透性略低;为使混凝土获得良好的表层抗氯离子渗透性,需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14d以上)湿养护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橡胶集料混凝土机场道面的弯拉性能,通过橡胶集料混凝土小梁的4点加荷试验,分析了橡胶集料体积率对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结合试验结果对橡胶集料混凝土机场道面的设计厚度进行估算,并与水泥混凝土机场道面进行比较,对橡胶集料混凝土机场道面设计提出配合比方案建议.结果表明,橡胶集料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和弯拉弹性模量随着橡胶掺量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橡胶轻集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橡胶集料掺量、水泥用量和不同矿物掺和料的轻集料混凝土基本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通轻集料混凝土中掺入一定质量的橡胶微粒可以有效的改善轻集料在混凝土中的分布状况,通过调整橡胶集料的含量和加入一定质量的矿物掺和料可以配制出和易性、坍落度均优且强度满足CL30的结构用橡胶轻集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关于橡胶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力学特性上,而对于其隔热性能的研究却不多。橡胶混凝土有着很好的隔热性能,可用于建筑的保温,以降低能耗。本文总结了有关橡胶混凝土的隔热特性,分别讨论了其原理和相关特性,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橡胶集料混凝土-钢组合梁的疲劳性能,对6个试件进行疲劳试验.试验考虑了橡胶集料混凝土、剪力连接程度、栓钉直径及截面尺寸对组合梁疲劳寿命、损伤累积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试验测试并分析了组合梁在不同荷载循环次数下的混凝土应变、残余滑移、残余挠度、滑移刚度及弯曲刚度.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剪力连接的组合梁在疲劳过程中不符合平截面假定;组合梁的疲劳破坏模式为剪跨区栓钉剪断,破坏具有较大的延性;橡胶集料混凝土能有效减小裂缝宽度,明显提高疲劳寿命,并增大残余滑移,表现出更好的延性;增大剪力连接程度可提高组合梁的疲劳寿命,并降低刚度退化作用;较大的栓钉直径使组合梁疲劳性能降低,并表现出较大的塑性.研究成果可为橡胶集料混凝土在组合梁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橡胶集料混凝土的可泵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压力泌水、坍落细度以及倒坍落筒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第1次探讨了不同量的橡胶微粒掺入对混凝土可泵性指标压力泌水、屈服剪应力、塑性粘度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研究,得知在本试验条件下,橡胶微粒掺量小于100 kg.m-3适宜泵送,同时还可改善混凝土的压力泌水性能。  相似文献   

16.
低温下等强橡胶集料混凝土的脆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脆性是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尤其在低温环境中.为研究低温下橡胶集料混凝土(CRC)的脆性特征,配制了橡胶集料体积掺量分别为0、5%、10%和15%,强度等级相等的橡胶集料混凝土,测试了其在常温(20℃)和低温(-25℃)环境下的力学性能,从力学和断裂面两个角度分析了低温下橡胶集料混凝土的脆性特征.结果表明,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断裂面粗糙度比普通混凝土大,低温下能够吸收更多的非弹性变形能,屈服强度增加,脆性降低,延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基准混凝土强度(C60,C40和C20)下,橡胶粉体积取代率和橡胶粉粒径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混凝土常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进行了橡胶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坍落度和弹性模量均随体积取代率的增加、橡胶粉粒径的增大而降低;橡胶粉体积取代率与强度降低系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回归分析的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方程形式简单,具有较理想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橡胶集料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具有弹性模量低、抗裂性能好、变形大、能量耗散多的优点。以普通混凝土本构关系理论为基础,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这种新型混凝土梁的截面曲率延性系数进行了推导,分析了其毒要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出了各参数不同取值下的截面曲率延性系数值。  相似文献   

19.
选取水胶比、橡胶粒径、橡胶掺量、VAE-707乳液掺量及目标孔隙率五个因素对橡胶透水混凝土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其对抗压、抗折强度及透水性能的影响。利用矩阵分析法和灰色决策进行分析,得到橡胶透水混凝土最优配合比:水胶比0.3、橡胶颗粒大小0.425 mm、橡胶颗粒掺量3%、VAE-707乳液掺量为6%、目标孔隙率为16%;其中目标孔隙率对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贡献率最大,透水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随着目标孔隙率的升高而降低,而透水系数则呈相反规律;透水混凝土实测孔隙率整体小于设计孔隙率,有效孔隙率约占总孔隙率的80%~90%,封闭孔占总孔隙10%~2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橡胶沥青工艺参数对其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沥青常规试验和SHRP性能分级试验,分析研究了橡胶粉粒径、类型、掺量和基质沥青类型等工艺参数对橡胶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橡胶粉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等,橡胶沥青可达到PG82-28的技术要求.通过系列试验,发现货车胶粉优于小汽车胶粉;20目胶粉优于40目及60目胶粉;通过对不同掺量胶粉的研究,确定了18%的最佳掺量;与90号基质沥青相比,70号基质沥青可使橡胶沥青高温性能更好,但低温性能略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