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对跨文化文本理解、译解的研究,目前主要停留在理解者对原语言、文化的知识积累和知性操作上。如何就这一过程取得一种更为基础性的理论视角,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从当代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的基本思想的角度,对跨文化文本的传统译解模式予以解构,来说明动态理解观念的合理性,这对当今跨文化交际学和译学理论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理解”是解释学的主体概念,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观具有效果历史性、视域融合性、自我理解性、无限生成性等特征。从解释学的理解观视角来解释,教育理论是指教育研究者借助于既有的教育观念体系,在理解基础上对教育世界所作的个体化解释。基于理解的教育理论具有情境性、开放性、个体性和思想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稍经检讨即可发现,当代法律解释学已经陷入客观性破灭、解释的歧义与泛化、元规则的缺位、独白式理解等种种困境。分析表明,哲学诠释学的强势进入要为此担负主要责任,而当代法律解释学对一般哲学的过分依赖则是其自陷困局的重要原因。当代法律解释学所面临的上述困境是依靠其自身力量在短期内无法加以摆脱的,因而,发起一场悄悄的去哲学化运动,是当代法律解释学走出困境的必由之举。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介社会化的来临,探寻媒介文本的接受问题成为时代的需要,由于媒介文本存在很大的误读漏洞,其接受问题也期待商榷,若从哲学解释学视域出发,或许能够对媒介文本的接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也对受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很多语言都不具有严格的逻辑性,也无法按通常的会话原则来分析理解。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默认语言,把其存在的条件称为默认条件或默认语境,默认语言的理解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教材文本和学生三者之间信息相互传递和接纳的循环系统。师生双方对教材文本的有效理解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点之一。教师要着力从发展学生理解的主动性、个体创造性和审美升华三个方面来把握有效的教材文本理解。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激烈竞争的时代,必然会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楔入道德柔性视角来管控社会利益矛盾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道德深化又一个哲学理论研究的增长点。道德的柔性研究有着自身的逻辑起点、基本内涵和辩证关系,需要深刻的哲学理解。  相似文献   

8.
从哲学的视角反思了作者、读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作者的不在场和文本的中介性所产生的滑动,并探讨了文本的意义所在。认为读解的任务不是解决文本究竟有没有终极意义,其任务是作为语言客体的文本与人与现实世界如何联系起来,以辩证的态度去对待文本,在开放的文本体系中,使读者在读解的实践中获得体验。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的类型多种多样,在古往今来的历史过程中,每每以族群和地域为边界呈现出彼此不同的特征。以此为前提,应把人类文明视为复数的可数现象,并在多样对等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比较。文章以剑桥大学教授AlanMacFarlane题为“理解他者文明”的演讲为个案,对不同族群间开展跨文化对话的意义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0.
郭林强 《科技信息》2011,(24):I0278-I0281
文本强化是研究关于注意力与语言习得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采用严格的试验方法来测试文本强化对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的影响。37名受试被随机分成3组,其中一组13人,其余两组12人。受试被给予两轮阅读理解测试,其中间隔为10天。第一轮为普通文本,第二轮加入文本强化。结果显示受试的阅读理解没有显著差异。本项研究是第一个采用严格实验方法来研究文本强化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文本强化不会对英语学习者阅读理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传统主义是一种理解和解释传统经典的方法。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域中孔子的传统主义解析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二者都主张经过创造性理解和解释经典,从传统内部寻找思想史演进和现代性形成的文化基础。这种解析可在"理解"和"解释"两个理论层面加以完成。其意义在于:梳理传统的现代性转换的内在逻辑,即澄清孔子仁学普遍理性化的现代方式。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诠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是人对过去事实的某种理解 ,理解活动自身也具有历史性。人既是历史性的存在 ,也是通过理解历史而创造意义的存在。因此 ,人类的历史性与理解活动是相互纠缠、共同生成的。只要有人存在 ,就有对历史的诠释 ,而且这种诠释也只能是历史的产物并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特性。历史理解不断开发着历史资源 ,历史解释也在丰富着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13.
体态语真实、直观、丰富,但有时又很含糊和朦胧,正是由于体态语的这些特点使得它比语言更耐人寻味,是语言无法取代的。体态语有共性的东西,也有许多个性的东西,有其地区、民族、文化等特点。大量的实例都能说明认知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到的正、负面效应,从而使人们对体态语的认知更加具体和真实,更加重视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某新建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化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论证了目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化教学注重目的语化知识的传播,忽视跨化交际技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具有跨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语言教学中应重视化教学。化教学应超越以积累化知识为目的的知识传播,通过化意识培养达到对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相对等值"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有关翻译等值理论的基础上,从跨文化实际的角度提出英汉两种语言在相互传递信息过程中存在着“相对等值”现象,只有克服文化差异,对译入语和译出语所属的两种文化进行更透彻的理解,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加剧和对环境教育呼声的日益高涨,以及对环境教育的成效质疑责难的严峻形势,本文试图从认识根源人手,探讨环境教育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即对人自关系的伦理解析,主要从主体维度、认识维度和实践维度3个方面加以分析,使人们真正确立一种经过阵痛与不断反思而形成的新的自然观,从而指导环保实践,使环境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重要领导人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评判标准以及属性界定较之以往有了突破性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统一战线的重大发展。这些突破性认识为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进一步阐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