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原的小说不仅是形式意义上的,它还有着很深的意义内涵。他小说的叙事长袍下潜藏着较普泛的哲性思考。马原的哲思其实就是他的小说里弥漫的庄子哲学韵味,即马原对人之存在的深沉思索与理性追问。试以《冈底斯的诱惑》等作品为例,论述他的小说中的庄子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大师与马格丽特》是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呕心沥血的关门之作,代表了他讽刺艺术、幻想艺术以及现实主义作品的最高峰。从它得以公开发表的那天起即轰动文坛,历经二十年不息,在国内外都引起强烈反响。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这是一本“精妙绝伦的书”,而艾特马托夫说它是苏联文学中“精巧的极至”,并将它和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并称为苏联文学的双峰。  相似文献   

3.
沈红梅  计琦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9):55-56,59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源流。从圣经文学的视角解读加拿大著名作家鲁迪.威伯的代表作《大熊的诱惑》,认为主人公、印地安土著人"大熊"是"基督式"的圣经原型人物。他有着《旧约》中神、祭司、先知的身份和《新约》中耶稣.基督面对的三重诱惑、受难、永生的经历。红种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基督教精神是对贪婪的白人殖民者伪善的殖民思想和文化的讽刺。  相似文献   

4.
茨威格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历经十年之久于1920年完成的传记文学作品《三大师》,在其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茨威格的理想信念,理解其文学主张与艺术风格的变化。更是我们理解他的传记文学创作特色的必读之作。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文学也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基础上日益发展起来,蒂姆·帕克斯是后现代主义时代中的著名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爱上罗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它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点。本文旨在简要介绍这一时期的英国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特点及分析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左拉的二十部的长篇巨著《卢贡——马卡尔家族》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样为人所赞叹。《萌芽》无疑地是这二十部巨著之冠,公认为左拉的代表作。对左拉的理论和作品,评论界在过去的年代里众说纷纭。但有些看法则是共同的:左拉虽然是自然主义理论的鼓吹者和领袖,但他的理论同创作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他的许多作品中表现出来,他的主要作品都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譬如《萌芽》《萌芽》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俄罗斯文学有着密切的精神联系,在开始文学生涯之初,他就注目于俄国文学。他和周作人早期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中,鲁迅译的3篇全是俄国作家的作品,包括迦尔洵的《四日》和安德烈耶夫的《谩》、《默》。而在他一生所有的译著中,苏俄文学的数量又居于首位,诚如作者1932年在《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中所说:十五年前,被西欧的所谓文明国人看作半开化的俄国,那文学,在世界文坛上,  相似文献   

8.
理由同志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崭露头角的报告文学作家。几年来写了二十多篇作品,一九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报告文学专集《她有多少孩子》,得到社会好评,其中《扬眉剑出鞘》、《中年颂》还获得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相似文献   

9.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文学历史源远流长,作品丰富,但相关文学史研究一直较为薄弱,1996年《哈尼族文学史》才正式出版。从《哈尼族文学史》的编写过程、编写原则、分期体例、内容取舍、研究方法、文学特点等多个方面,对其编纂特色与意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6日上午,韶关市作家协会与韶关市文艺批评家协会联合举办李锋长篇小说《残血》研讨会。研讨会在新华宾馆会议厅举行,来自市区、始兴县、仁化县、乐昌市、曲江区和广州、深圳的作家、文艺批评家近30人出席,就李锋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等创作特色先后做了研讨发言。对于这位地方实力派作家,韶关的文学批评家有责任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介绍他的作品。这里撷取其中的一些观点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1.
<正>罗旭亮先生凭着多年的美术功底与文学底蕴,在艺术创作中结合时代的艺术审美,使他的书画和雕刻作品标新立异,循古辟新,多次在省市艺术展览中获奖。1993年根雕作品《雄风》获得湖南省根雕花卉盆景展一等奖;1997年,以他为首的10位民间艺术家,完成了寓意香港回归的大型根雕《九龙汇中华》,向香港回归祖国献了一份大礼,《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轰动一时,目前该作品仍在各地巡展。  相似文献   

12.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名著的最后一部是《复活》,《复活》是他的代表作品,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顶峰的作品。 《复活》从1889至1899年,断断续续共写了十年。这正是作者文学活动的末期。当时作者已经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这部作品是作者思想创作发展的总结,集中地体现了他转变后的世界观及其矛盾。这部作品的素材是检察官柯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赣东北报》编委程关森同志,应我校教务处和中文科的邀请,于六月十一日下午来我校主讲了“我与《深山短笛》”文学讲座。《深山短笛》是五十年代就从事散文创作、发表过十多万字作品的程关森同志,被迫搁笔一、二十年,重返文坛后的散文力作,自一九八一年初起,在《南昌晚报》连载(另一  相似文献   

14.
林予,江西上饶人,1930年出生于北平。原名汪人颐,曾用人以、尘子、王凌等10多个笔名发表作品。早在1947年高中毕业时,他就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散文《推车》,但他真正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却是在入伍后参加解放祖国大西南的战斗中开始的。近40年的辛勤笔耕,他己为读者奉献了300万字的作品,在小说、电影文学、话剧等创作中均有不凡的建树,但影响最大的应属他的长篇小说。林予共出版了4部长篇小说;《寨上烽烟》(18万字,195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7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再版),《雁飞塞北》(43万  相似文献   

15.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评论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涉及钢琴曲、管弦乐、室内乐、艺术歌曲、戏剧音乐等多种门类的作品两百多首,其中最能体现他的才能的创作形式是短小的钢琴曲和艺术歌曲。《阿贝格变奏曲》是他的第一部钢琴作品,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变奏曲之一。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舒曼生平和他受德国早期浪漫派文学影响而形成的音乐风格以及《阿贝格变奏曲》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从曲式、和声的角度对《阿贝格变奏曲》的创作特色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结合本人练习的切身体会,从演奏技术的角度对《阿贝格变奏曲》每个段落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胡志亮是一位跨越文学、书法、美术等多个领域,身兼作家、书法家、兼职教授数个职务的文化艺术人才,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创作了《傅抱石传》、《文天祥传》、《木石魂——赖少其传》、《王云五传》等多部传记作品,其中《傅抱石传》荣获首届“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他立志做一个不知疲倦的跋涉者,在他的传记人生之路上,不断地创造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个写作者写出了自己的风格,一个写作者总能在自己作品中让读者寻找到一种他所期盼的感觉,我们这时候就可以说,这个作家成熟了。王鸿达就是这样一个成熟的作家。最早看到王鸿达的作品是他的《代课教师》(《北方文学》1990年第11期),那时,这社会已渐趋躁动。这躁动表现在文学上,便是一种种标新立异的手法,一个个推陈出新的口号,此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裔文学的"女性化"一直饱受诟病。华裔美国作家李健孙在他的作品《支那崽》和《荣耀与责任》中却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男性主人公形象。这两部作品里充满了阳刚之气,不仅是男子占支配地位,而且更加专注于传统的男性关注焦点和价值观。其作品里面的暴力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实现其美国人,而非"他者"的身份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暴力描写也有利于实现美国华裔文学的男性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9.
描写的创新性是《红高梁家族》的重要特色,本文结合作品的具体表现,探讨描写这一文学表现手法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板块上,马原写下了亮丽的一笔。这主要不是依赖他作品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他那恶作剧般小说叙述的“陌生化”形式。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有意识地创作了“活页小说”,形成类似“元小说”的效果。但马原最终被读者抛弃与他最初被读者接受一样,都是因为“形式”,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