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水果之中。食物中的VitC常在有氧环境下因存放时间过长和加工方法使其失去活性。因此能准确、快速简便的测定出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对有效防止食物中维生素C的丢失,保证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也是抗氧化剂,二者联合作用的生化机理研究鲜见报道.本文采用铁氰化钾法、甲基紫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MPD法,检测了维生素C和维生素E单独及联合作用后的还原力、对DMPD·+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采用SDS-PAGE法和SCGE法检测了二者对蛋白质和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各个体系中具有较强的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维生素C在还原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方面比维生素E强,二者的联合作用大多强于单独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同时,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AAPH引起的蛋白质氧化损伤中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后作用效果更明显,但在对细胞DNA的氧化损伤中未见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除注意休息,好好保护心脏外,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饮食.(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加强血管弹性、韧性、防止出血和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鲜枣.甜椒、小白菜、荠菜、草莓、柑桔等.  相似文献   

4.
豆腐柴鲜叶β-胡萝卜素及维生素 C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分光光度法和维生素C试剂盒法分别测定了野生豆腐柴鲜叶中β-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每100g鲜叶中含β-胡萝卜素21.8mg,含维生素C361.5mg,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C中水份含量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一般要求低于0.2%。目前工厂生产中采用重量法测定,费时而且不准确。有人曾用卡尔·费舍法测定,但不适用。鉴于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份已在其它领域中广泛应用,本文将其应用于维生素C中微量水份的测定。把维生素C样品加热溶于一定体积的脱水正丁醇中,冷却后再结晶而析出,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留存于清液中的水份,从而计算出维生素C样品中水份含量。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等优点,可用于维生素C产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研究忍冬不同器官绿原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进一步了解忍冬药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忍冬花和花蕾中绿原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还原型维生素C在 2 43 8nm下有最大吸收峰 ,在 0~ 45 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本研究以Cu2 作催化剂 ,利用溶解氧 ,将在 2 43 8nm处有最大吸收的还原型维生素C选择性的氧化为 2 43 8nm处无吸收峰的氧化型维生素C ,实现了对样品中各种紫外干扰成分的本底校正 ,建立了一种测定果蔬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新方法。运用该方法实际测定了草莓、西红柿等样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回收率在 97 6 %~ 1 0 0 8%之间 ,测定结果与荧光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C对鸡抗热应激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维生素C对肉仔鸡抗热应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50mg/kg维生素E、200 mg/kg维生素C或200mg/kg维生素E、50 mg/kg维生素C可提高肉仔鸡热应激状态下的生产性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饲料报酬、体增重等);日粮中添加50 mg/kg维生素E、200mg/kg维生素C,对缓解热应激力时肉仔鸡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效果明显;日粮中添加200mg/kg维生素E、50 mg/kg维生素C对维持热应激时肉仔鸡血脂的稳定效果较好;在日粮中添加50 mg/kg的维生素E和等量的维生素C对维持热应激时肉仔鸡血糖的稳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在H_2SO_4-KBr介质中,维生素C对碘酸钾氧化氨基苯磺酸黄的褪色反应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的强弱与维生素C的含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这一特性,建立了检测食物中维生素C的新光度分析法——阻抑光度法.该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干扰少,测定维生素C的线性范围为0~45μg/25ml,用于食物或医药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茶叶中茶多酚及维生素C含量与储存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在营养学上的意义。方法: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开封后再密封保存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储存6个月前后两次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含量前后两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茶与红茶相比,茶多酚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绿茶高于红茶;维生素C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叶开封后再密封、避光保存,茶多酚的含量不易丧失,但维生素C容易氧化减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聚苯胺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聚苯胺膜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反应有电催化作用,与在光玻碳电极上相比,其峰电位负移、峰电流增高;在低转速时是扩散控制,达一定转速后催化反应为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α-环糊精掺杂纳米碳管涂层电极并应用于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氧化电位降低了280 mV,电流响应明显增加.我们首次结合两种物质的特性纳米碳管的导电性及催化性能、α-环糊精的分子认知能力,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实验了抗坏血酸与α-环糊精超分子络合物的特性.差示脉冲技术用于定量分析抗坏血酸,线性范围为2.5×10-6~1.0×10-3mol*dm-3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初步研究了聚苯胺莫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反应 循环伏安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在聚苯胺/铂电极的峰电位比光洁铂电极上 电位负移约200mV 讨论了pH值、扫描速率、莫厚度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钛铁试剂催化电合成的聚吡咯膜电极(PPE/Pt)在水溶液中对抗坏血酸(AH_2)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循环伏安结果表明,AH_2在PPE/Pt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负移超过400多mV.讨论了pH值,扫描速度和膜的厚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苯胺掺杂铁氰根(PAn/Fe(CN)~3_6)修饰电极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氧化性能,并对该膜的电化学特性用循环伏安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该膜对抗坏血酸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催化电流和底物的浓度在很宽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可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PMRE)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用循环伏安技术对该膜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PMRE对抗坏血酸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催化峰电流与底物浓度在较宽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pH=7.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采用电沉积技术将咖啡酸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层稳定的薄膜,该修饰电极制备简单,稳定性良好.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其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和pH值有关,当pH值达到7.7时,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最大,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浓度在4.0×10-5~2.0×10-2mol/L范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5mol/L,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应用于抗坏血酸药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聚2,5-二甲氧基苯胺(P25DMAn)薄膜电极用电聚合的方法制得.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酸性溶液中抗坏血酸(AH2)在P25DMAn薄膜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该薄膜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讨论了不同种类负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制成的薄膜对AH2氧化的催化特性的影响.光电子能谱图所得的结果也证明了P25DMAn薄膜电极上有AH2反应的物种产生.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催化过程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Cu2 做催化剂氧化抗坏血酸(还原型维生素C),差值法消除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干扰吸收,检测了不同温度水冲泡卡夫柠檬C冲剂得到的溶液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差别.结果显示,冲泡冲剂所用的水温越高,得到的溶液中还原型维生素C越少,对维生素C的有效摄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微波辐射对抗坏血酸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微波辐射抗坏血酸水溶液后,随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抗坏血酸的浓度损失率逐渐增大;同时从实验中也总结出了在不同pH条件下抗坏血酸受到微波辐射后损失率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