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大陆南缘经历了太平洋板块和特提斯板块与欧亚板块会聚作用的复杂过程,并在不晚于早第三纪早期,已经由活动的大陆边缘转换为不活动的,具有典型的不活动边缘的重力效应特征。根据构造演化分析,大陆南缘的陆缘盆地属不活动边缘拉裂盆地,南海中央海金则属于边缘海盆地。本文阐述了亚洲大陆南缘的主要转换断裂系统,讨论了这些断裂系统所反映的太平洋—特提斯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板块边界的应力机制和活动方式,认为在特提斯—印度洋域,这些转换断裂系统从西向东延伸,分别属于右旋和左旋滑移。它们对中国大陆南缘边缘构造带和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地质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的演化对于研究区域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与地球板块构造的生长演化、大陆壳生长、铀等稀有多金属矿产有密切的关系。甘肃龙首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阿拉善地块的南缘,经历了多阶段的漫长地质发展史和多期继承性的构造—岩浆活动,但前人多是对其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单独岩体开展了详细研究,各岩浆事件缺乏整体系统性研究,限制了人们对龙首山地区地质演化历史与成矿作用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沿线发育的板块构造岩石学证据:蛇绿岩,混杂体和蓝片岩,及两侧区域内鉴别出来的两类晚中生代古大陆边缘类型的演化特征;北部为冈底斯中间板块或欧亚板块南缘的发育沟—弧—盆体系构造沉积环境的太平洋型活动陆缘,南侧是印度板块北缘的具有大陆棚—大陆坡—大陆基完整结构的大西洋型稳定陆缘,提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板块构造演化的两阶段模式:晚白垩世到始新世为洋—陆俯冲阶段,始新世晚期到中新世是两大板块的陆—陆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4.
王琪  张培震 《科学观察》2006,1(6):43-43
地壳运动研究是大陆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求解地壳变形的方式、机制,分析构造单元状态、演化规律等科学问题。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和消减影响,东部地区发育出一系列与弧后扩张有关的陆缘海和断陷盆地;而西部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导致青藏高原快速隆起以及沿巨型活动带的大幅度走滑,形成不同地质时期的推覆构造带,构造样式十  相似文献   

5.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末的伸展事件:拗拉谷与岩墙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基性岩墙群的伸展构造研究和地质年代学对比分析,结合拗拉谷地质年代学资料,探讨了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末的伸展构造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古元古代末是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演化史中重要的转折时期,以拗拉谷和基性岩墙群为代表的伸展构造系统是遍及整个克拉通的大规模伸展事件,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完全固结,已经具有类似现代板块的刚性特征.构造应力场分析表明岩墙群和拗拉谷不是同造山和后碰撞造山的产物,而是非造山的伸展构造,标志大陆裂解的开始.1.83—1.77Ga 是华北克拉通基性岩墙群的主要活动时期.基性岩墙群表现为极有限的脆性破裂伸展,平均伸展率为0.35%,而古元古代末华北克拉通的强烈伸展作用主要表现在拗拉谷的扩张作用.岩墙群与拗拉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东部的大地构造背景控制着古地理演化特征,不同构造单元内沉积盆地的性质存在着显著差别。早三叠世的中下扬子混积盆地属克拉通边缘盆地,而上饶和明溪碎屑岩盆地则为大陆边缘断陷盆地。在整个三叠纪,区域性大断裂对沉积相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绍兴—宜春断裂作为构造分区的界限,控制了其两侧古地理的发展。古地理演化是构造运动的直观响应,中国南方三叠纪的地壳抬升、台地浅滩化、海水退出与印支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早中寒武世张裂构造及沉积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中下寒武统发育半地堑和正断裂,说明早中寒武世塔里木盆地为张裂构造环境;半地堑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纵向发育具有继承性;正断层的平面组合形态呈侧列式和雁列式,断层断距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张裂构造是离散大陆边缘形成时强烈拉张作用的产物,半地堑的形成与塔西南被动大陆边缘和塔东克拉通边缘拗陷的形成有关,受盆地东北缘三叉裂谷系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断裂体系控制着盆地的沉积格局和充填演化,盆地整体呈现台地相—斜坡相—半深海盆地相的沉积格局,而半地堑的走向呈NW—SE向,与隐伏基底断裂走向一致,其沉积模式为灰岩—云岩—膏岩—盐岩—红层沉积。  相似文献   

8.
秦岭—大别造山带中几条重要构造带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秦岭一大别造山带内几条重要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特征,以探讨其动力学过程.方法 通过该造山带中各构造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分析板块构造体系向陆内构造体系转换和大陆动力学体系演化等地质过程.结果 ①洛栾构造带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与华北板块南缘的陆内构造拼合带,形成于365 Ma±,挤压方向为240→60°;②商丹断裂带在260 Ma±形成,挤压方向为220→40°,以压扁作用为主,正花状构造,显示出板块碰撞带的构造特征;③襄广断裂带是扬子板块在220 Ma±,由185→5°方向与大别造山带斜向汇聚的结果;④殷马断裂带为一条右行平移的韧性剪切带;⑤武穴构造对接带是大别造山带南缘与扬子板块北缘的构造复合带,是在140 Ma±扬子板块总体由S→N挤压所致;⑥宜鲁构造带是东秦岭造山带北界,为S→N逆冲的叠瓦状推覆构造,上地壳缩短率为52%;⑦郯庐断裂带是秦岭一大别造山带东端的一条多期活动的剪切带.结论 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经历了不同构造体制转换、板块构造系统发展、板块构造体系向陆内构造体系转换以及大陆动力学体系发展演化等地质过程;显示出古生代以来逆时针"转动挤压"到"三面围限"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富顺场构造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为川北古中拗陷低缓褶皱带东斜坡。在川北古中拗陷的西北侧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东北为米仓山构造带。区内沉积构造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期的克拉通盆地、印支早期的被动大陆边缘、印支中期以后的前陆盆地演化阶段。该区资源可靠、构造基本落实、生出盖组合好、海相陆相兼备,三叠、侏罗系有多套储层,深浅同有、原生、次生并存,具有丰富的勘探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沉积建造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 ,对研究区石炭纪构造单元进行划分 .重点解剖了柴达木 华北板块 ,其二级构造单元自北而南可划分为北部活动大陆边缘带、中部祁连 阿拉善类克拉通及南部宗务隆裂陷槽 .北部活动大陆边缘带的三级构造单元有沙拉扎山 宗乃山火山岛弧、查干础鲁 霍尔森弧后盆地及图克木大陆边缘块断区 .祁连 阿拉善类克拉通进一步划分为阿拉善隆起区、祁连 走廊 贺兰坳陷区及中南祁连隆起区等三个三级构造单元 .在详细论述各单元沉积及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石炭系油气勘探有利区块 .  相似文献   

11.
蛇绿岩研究新进展及其定义和分类的再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蛇绿岩保存于大陆造山带中,在地质历史上产于洋--陆过渡区多种构造背景(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弧前、弧后、弧内、弧问、板块三联点、转换断层、大陆裂谷或它们的复合背景等)的洋盆扩张脊.蛇绿岩以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为主,是一套彼此具有成因演化亲缘关系的、古洋壳 大洋地幔岩石的有机组合.我们把蛇绿岩概括为产于洋盆扩张脊的洋壳 大洋地幔岩石组合.蛇绿岩按构造背景有红海萌芽型洋壳和大洋中脊型洋壳两个端元,可三分为近陆的活动大陆边缘型--科迪勒拉型、东地中海型(新特提型)过渡型、西地中海型--大洋中脊古特提斯型.科迪勒拉型和东地中海型均属俯冲带(SSZ)上叠型,更近陆靠俯冲带;环太平洋型和被动大陆边缘型属特提斯型.  相似文献   

12.
河南中部箕山早元古宙安沟群,从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和变形变质作用诸方面具有绿岩带特征。但这一绿岩带不同于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其中缺少超镁铁质火山岩,花岗岩极少见,镁铁质火山岩具大陆拉班玄武岩性质,变形程度远不及太古宙绿岩带,是一内硅铝成因的“废弃绿岩带”。综合安沟群绿岩带自身特征、其发育的基底地壳性质以及区域地质资料,说明安沟群绿岩带属于华北地块南部晚太古宙克拉通基底之上的裂谷产物。该裂谷由蚌埠—箕山—崤山—绛县直至五台,是一支位于秦岭海槽北侧开裂未曾成功的陆内裂谷。它与秦岭海槽共同构成的裂谷系,反映了早元古宙华北地块南部的大陆构造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昆仑—秦岭—大别山脉的构造演化、形成时代以及河道变迁的研究,揭示其对中国大陆南北气候区带、景观生态系统和人文地理的重大影响;通过对喜马拉雅气象现象的研究对比,探讨河南伏牛山区河流形成与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14.
西藏羌塘盆地的构造沉积物征及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西藏羌塘盆地是物提斯构造域内晚古生长-中生代海相复合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槔块构造演化阶段、中生代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和新生代抬升肃蚀阶段,形成了晚古生代大陆边缘盆地、中生代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和北羌塘弧后盆地以及晚侏罗世这后的构造地貌盆地。受多期构造运动作用,盆地从北向南形成了北缘冲褶带、北羌塘变形带、中央碰撞隆起带、南羌塘变形带和南缘冲断带五个构造单元。变形由坳陷边缘到中心逐渐减弱,侏罗山式褶皱样式,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地质学系张国伟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秦岭勉略构造带的组成、演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研究 ,经 4年协力攻关 ,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 ,日前在京通过了专家组的结题验收。4年来 ,项目组在大量实际调研和综合测试分析与理论概括总结研究的基础上 ,从中国大陆地质实际及其关键重要区域构造问题出发 ,在当代地学发展前沿领域的大陆动力学和中国大陆地质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 ,主要表现在 :一是建立了勉略构造带现今三维构造几何学框架模型。二是恢复重建和确定了晚古生带—中生代初秦岭 -大别南缘…  相似文献   

16.
浙东南五部地区隶属于中国东南大陆火山岩带,区内广泛发育中生代永康群陆相火山岩系.对该套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其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组合类型为玄武岩类—英安岩类—石英安粗岩类—碱长流纹岩类;为不典型的Ⅰ型岩浆岩,岩浆物质来源于壳幔过渡带,以壳幔混熔岩浆为主,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靠板内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湘南位于华南板块中部、华南加里东构造带和华南中生代岩浆活动区内,是我国构造广泛发育的地区之一。本文对宁远地区玄武岩及其包裹体开展了系统性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为华南岩石圈演化提供约束。宁远玄武岩的主量元素表明宁远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稀土元素表明岩浆主要受部分熔融控制。宁远玄武岩及其熔体包裹体微量元素表明该区玄武岩的源区很可能具有EMII型富集地幔属性特征。该区玄武岩形成于大陆板内构造环境,不是产生于陆裂谷扩张作用和板块俯冲作用,而可能是华南岩石圈小范围热扰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汶西凹陷是鲁西隆起背景上发育而成的断陷盆地.凹陷北界断裂在早第三纪期间多次强烈活动,不仅控制了凹陷内不同时期断裂构造的形成和演化,而且控制了沉积相带的类型和分布.为了揭示凹陷内下第三纪构造演化与沉积相带分布的内在联系,将露头区与覆盖区研究相结合,综合应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开展了凹陷的构造和沉积研究,建立了构造岩相模式,为汶西凹陷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四川黑水-台湾花莲断面岩石圈与软流圈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现代构造解析理论和方法,对四川黑水-台湾花莲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与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结合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其它地球物理学标志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显示,高速块体或幔块构造的几何结构样式是控制该区岩石圈构造格局和岩石圈表层构造变形最基本条件之一,首次建立起该断面岩石圈与软流圈结构模型,划分出岩石圈四种几何结构样式:克拉通陆根状结构,造山带楔状结构、碎块状结构和藕节状结构,以及岩石圈四类构造演化类型:克拉通型岩石圈、增厚型岩石圈、减薄型岩石圈和大洋型岩石圈.在系统论述断面及邻区岩石圈结构类型特征基础上,探讨了该断面软流圈结构特征、岩石圈与软流圈相互作用及其大陆动力学基本型式.  相似文献   

20.
自中生代以来,大兴安岭中,沿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发生强烈的火山—深成岩浆活动,所形成矿床与火山—侵入岩浆作用有密切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