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指南     
蔬菜加工的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蔬菜采收后加工处理的总趋势是力求保持鲜嫩、营养、方便、可口。除已大规模开发生产的速冻蔬  相似文献   

2.
当今,国内外市场先后推出许多新型蔬菜,它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这种蔬菜采收后加工处理的结果是:保持鲜嫩,颇具营养,食用方便,味道可口,易于保管,且价格适中;有些新型蔬种还是利用最新技术,专门根据某种特定需要而培育出来的,它一经上市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电脑蔬菜:它是使用电脑自动控制培育出来的蔬菜,不受季节限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它的问世,解决了城市蔬菜淡季不足的问题。 粉末蔬菜:将新鲜蔬菜用干冻的方法脱除体内水分,然后磨成粉末加入其它食料,制成蔬菜挂面、蔬  相似文献   

3.
蔬菜深加工 食品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加工业,目前已大规模开发生产出速冻蔬菜、罐头蔬菜、脱水蔬菜等新型蔬菜食品。据全国食品信息网络中,C提供的调查预测表明,新型蔬菜食品的开发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无公害、无污染、方便、安全、卫生,采用科学的营养调节方法,不损害蔬菜本身营养,且有食疗保健功能的全天然绿色蔬菜食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专家们认为,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蔬菜深加工近年来又出现了新趋势,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当前应着重研制开发生产以下蔬菜深加工产品:蔬菜粉。是将新鲜蔬菜通过杀菌、脱水、干燥、粉碎等工序将蔬菜研磨成粉末并加入其它食…  相似文献   

4.
致富门路     
致富门路脱水蔬菜的制法为调节市场供求和方便运输贮藏,旺季宜将部分蔬菜加工脱水,成为脱水蔬菜。脱水蔬菜为国际市场畅销品。一、原料整理选鲜嫩洁净、成熟适宜的蔬菜,易除黄叶、老叶;块根类则应逐个挑选。用清水洗去泥沙污物、杂质,然后根据消费习惯,把它切成段、...  相似文献   

5.
开放蔬菜市场以来的10年中,蔬菜的产、供、销及消费各领域,都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并逐步向良性循环轨道发展。有关专家分析,今后的蔬菜生产,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以品种多样化、优质化、方便化为主基开发方向为解决春淡、秋淡及受灾补缺问题,应增加夏、秋耐热蔬菜品种,发展早熟花椰莱,利用高海拔种植夏普茄、夏萝卜,扩展春大白菜等。扩大市莱北调品种充分利用亚热带光温资源,利用闲田,扩大蔬菜品种,如黄瓜、菜豆、善茄、花菜、洋葱、大白菜、西洋芹菜。开发高档的健身布莱如青花菜、高窟、韭黄、竹笋等高档蔬菜。随着人们…  相似文献   

6.
鲜切蔬菜因其新鲜、营养、方便等特点,成为健康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我国鲜切蔬菜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产业向原料产区、重点销区和重要交通物流节点集聚,其他小规模的城市分布较少,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切分导致细胞损伤,致使产品的生理及理化性质有很大改变,影响其货架期。从国内外鲜切蔬菜处理方式、加工装备及关键技术等方面综述了主要加工程序切分、清洗、脱水、包装技术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鲜切蔬菜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石河子市蔬菜周年供应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来探寻解决北方寒冷地区中、小城市和工矿区蔬菜周年供应问题的可行性措施.石河子市逐步缩小蔬菜供应淡旺季差别的主要方法是:1、建立蔬菜公司统管下的近郊专业化商品菜基地、保证国营菜店的货源.2、在淡季有计划地从外地调人鲜菜调节市场.3、适当发展加工、速冻菜、4、建立远郊冬菜生产基地,并实行蔬菜公司,单位和个人三结合贮存冬菜.5、严格价格管理.对个体菜贩实行最高限价.  相似文献   

8.
果蔬脆片类食品是采用新鲜水果、蔬菜、中草药等,经过真空低温油炸与脱油制品制作而成的一类方便食品.因其具有纯天然、低脂肪、低热量及高纤维素的特点,食后味道鲜美,香脆可口,营养成分保持完好,在80℃~90℃油温下,连最易分解的维生素B族也不会被破坏,因此深受食品界和广大消费者的推崇和青睐.作为高新技术加工食品的果蔬脆片,有着很高的附加值.按照现行国内外市场的价格计算,产品综合成本只占40%~50%,利润率可达到80%以上,而且果蔬种类繁多,原料来源广泛,能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品味,最容易满足消费者变换口味的需要.因此,产品具有持久强大的市场生命力,有着十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近年来,国内外食品科研部门和食品加工企业,应用真空低温油炸技术,业已开发出五大系列的特色天然食品——果蔬脆片系列.是真空油炸技术的主流产品,它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禽肉的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作为肉类产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禽肉加工已融入整个现代肉类加工体系.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对传统产品优化或改进以提升品质和安全性,已成为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方便营养新理念产品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当前禽肉制品研究开发现状,包括腌腊、酱卤、熏烧烤、肉干、香肠、罐头、预调理等产品的加工技术研究等进行了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粮食、豆类、油料、蔬菜、干鲜果等植物产品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近年来,人们应用植物生物技术开发植物性食品.例如,运用茎尖培养除病毒,保持果实的风味;通过筛选突变体提高营养价值;操纵遗传密码,改进加工品质.植物次生物质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开发天然食品添加剂就是要合理利用植物次生物质.人们开始运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乃至运用类似于微生物发酵的手段,通过植物细胞成批培养,固定化植物细胞和生物转化,生产出天然的调味剂、芳香剂、色素等.植物生物技术用于开发食品资源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红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定这一资源,开发生产红薯粉丝新产品,不仅有利于提高红薯粉丝产品档次,丰富红薯粉丝产品市场,方便人们饮食生活,而且有利于提高红薯的利用价值,增加红薯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几种新的红薯粉丝的生产方法.一、几种红薯粉丝新产品配方1.特鲜肉味粉丝原料配方:红薯精粉600g,水80g,柠檬酸20g,玉米油80g,食盐40g,白糖40g,植物蛋白60~80g,特鲜风味剂适量.2.淀粉酶红薯粉丝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人喜食中国蔬菜,但在日本国内生产中国菜成本高,相比之下,从中国进口脱水蔬菜更价廉物美。日本每年要销售2万吨脱水蔬菜,数额十分可观,这给我国向日本出口蔬菜提供了市场。目前,生产脱水蔬菜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它利用人工加热脱去菜中所含水份而制得的一种干菜,具有色鲜味美、营养如初、长期贮存、食用方便等特点,其复水能  相似文献   

13.
从有关方面获悉,当前我国有8种农副产品可开发成高附加值、营养保健型的食品,它将成为海内外食品市场的新“宠儿”。 1.蔬菜灌汤食品。目前市场上汤类只局限于肉制品。然而,蔬菜富含多种VC、胡萝卜素等,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果将某种蔬菜添加到灌汤中,生产出菜肉混合的灌汤新产品,使菜肉营养成分互补,更全面丰富,让人们在享受  相似文献   

14.
工装夹具在保证加工精度和操作方便的基础上,其制作的简便性和通用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的两种以内孔定位的薄壁工件的工装夹具虽然具有定位精度高、操作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等弊端。结合实际,在原有工装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很好市场开发前景的新型工装夹具。  相似文献   

15.
区县靓点     
《科技潮》2002,(11)
大兴区水果蔬菜酿白酒北京金果酒业有限公司通过采用先进生物技术与加工工艺,酿造出10多个品种的果蔬酒,填补了我国用水果蔬菜酿造白酒的空白。中秋节期间,该公司生产的首批40吨梨酒和苹果酒已进入首都市场。大兴区是本市的果品主要产区,果树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去年,大兴区榆垡镇引进以水果、蔬菜为原料酿造果蔬白酒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活跃了蔬菜市场,农民增加了收入.为使温室蔬菜稳步发展,免受冻害,本文对日光温室生产中的气象灾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番茄被人们既当成水果又当成蔬菜,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番茄产品被开发推广.番茄经过深加工后附加值极大增加,如何保证番茄产品质量成了消费者日益关注的问题.对番茄育种、栽培、采收、贮藏、加工各个环节质量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从全产业链角度对番茄的安全生产进行评价,旨在为番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入夏以来,安徽省不少地方先后遭遇暴雨袭击,沿淮淮北地区蔬菜受涝严重,加上高温影响,导致春夏蔬菜提早拉秧,影响全省市场蔬菜供应.为确保城市蔬菜供应,保障低收入阶层需求,各地正在采取抗灾保生产保供应措施,抓好抗灾补种技术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调整蔬菜产业化思路开创潍坊市出口创汇蔬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实行蔬菜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全面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全方位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蔬菜出口市场多元化,才能够提高我市蔬菜出口创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污染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蔬菜是硝酸盐易富集的农作物,特别是喜氮的叶菜类蔬菜.当前国际市场上对优质无污染蔬菜大量需求,我国各地正在抓紧发展蔬菜产业,尤其是优质无公害的蔬菜生产,进一步深入研究蔬菜中硝酸盐的污染及防治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