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2月28日是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同中国领导人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双方举行历史性的会谈,中美关系随之解冻,世界格局开始出现积极变化。5 0年后的今天,在世界大变局和中美战略博弈之际,我们能更深理解这次访问和这个公报的历史意义,也更需汲取当年两国关系打破坚冰、实现和解的智慧与勇气。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接待了包括前总统卡特和布什、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和基辛格在内的一批美国政要,他们在访华期间就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及如何发展中美关系发表了看法。本文辑录部分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钱立伟:在中国的外交布局中,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一关系的稳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可以带动一大片。前几年美国在亚太地区处处与我们为难,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当中的麻烦也显著增多。海湖庄园会晤之后,双方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影响力形成了高度共识,中美关系重新确立了稳定发展、积极合作的态势,可以说实现了"转折"。年底特朗普访华,双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3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习近平表示,去年,我同奥巴马总统两次会晤,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推动中美关系进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阶段。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努力,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大方向,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加强对话、互信、合作,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期待着不久后同奥巴马总统再次会晤,欢迎你的夫人米歇尔女士近期访华。  相似文献   

5.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13,(10):6-7
纪念尼克松首次访华座谈会在京举行杨洁篪会见与会美方人士 2013年5月3日.纪念尼克松首次访华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家人、尼克松基金会成员、中美双方当年参与尼克松访华的亲历者共聚一堂.回顾了尼克松访华这一历史性事件及其重要意义,并为新时期双方继续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经济因素,指出正是因为美国国力的相对下降,长期对华封锁禁运使美国付出了昂贵的政治、经济代价;美、欧、日资本主义经济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其激烈竞争,促使美国决心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关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美会谈九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调回国 1964年,我奉调回国,出任外交部副部长。中美大使级会谈由来接任我的王国权大使同美国大使在华沙时断时续地进行下去。直到1972年2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因尼克松访华,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结束。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随之结束了。在这场漫长的谈判中,中美双方除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一项协议外,在涉及中美关系的一切实质问题上皆无结果。对于这一点,我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在1968年11月26日就第135次会谈的会期问题发表讲话时作了阐明:中国政府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一贯坚持两项原则,第一,美国政府保证立即从中国领土台湾省和台湾海峡地区撤出它的一切武装力量,拆除它在台湾省的一切军事设施;第二,美国政府同意中美两国签  相似文献   

8.
<正>8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指出,我同总统先生上个月在德国汉堡举行了很好的会晤。我们作为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对中美关系发展十分重要。双方应该继续按照我和总统先生达成的共识,加强对话与沟通,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妥善处理彼此关心的问题,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中方重视总统先  相似文献   

9.
本期发稿时,我们获悉,美国总统布什将于2月22日~24日访华,30年前的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是在2月份访华的。这样的巧合不仅使人们关注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也更加瞩目它的未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采访了周文重部长助理。———记者手记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对于基辛格秘密访华以及尼克松破冰之旅的文章、书籍、回忆录以及“揭密”之类,林林总总,围绕着这一事件的花絮也传布甚广。1988年,笔者曾为文,题为《缓慢的解冻》(《美国研究》,1988年第2期),叙述尼克松访华前10年间美国对华政策松动的舆论准备,说明中美关系解冻在美国方面非一日之功,也非尼克松、基辛格二人的心血来潮。该文主要提到1959年的《康伦报告》、1962年~1967年纽约外交委员会主持的对华政策研究项目及其成果(八本专著)、1964年民主党参议员富布赖特的演讲、1965年共和党参议员贾维茨的演讲和他宣布退出极端反华组织“百万人委员会”、1966年的“富布赖特听证会”。  相似文献   

11.
《科技智囊》2009,(11):91-92
1.9月29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他说,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继续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正确方向,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确保奥巴马总统今年11月访华取得积极成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对台军售是美一项长期、稳定的政策,这次奥巴马执行的是小布什"欠"的账;F-16C/D战机异常敏感。奥巴马总统首次访华圆满成功,中美发表了内容广泛的联合声明,大大拓宽了合作领域。然而,就在中美关系保持良好势头的大形势下,不和谐的音符很快出现,美国蠢蠢欲动,酝酿新一轮对台军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中美贸易也开始恢复。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政府签署了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从此,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目前,美国已成为我国的  相似文献   

14.
庞中英 《世界知识》2022,(12):56-58
<正>2022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指出,对《上海公报》的重温,是中方“推动中美关系早日重回正轨”的方法和措施之一。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中美关系的三个“重建”阶段:50年前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上世纪90年代两国元首西雅图会晤、纽约会见和最终实现互访,  相似文献   

15.
预测时间段4月5月6月4月4日预测值2.11.71.77月4日检验值2.21.81.52004年4-6月中美关系预测及检验在今年4月4日,我们对中美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现在三个月已过,在此我们对此次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评估。一、2004年4-6月中美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4月,中美关系与上月持平,仍为2.2。中美关系中的主要正面事件有:美国副总统切尼访华;中国副总理吴仪访美;美国政府宣布拒绝美国劳联-产联提出的对中国“劳工权利和劳工标准”进行301调查的申请,也不接受美国制造商协会提出的对“中国政府操控人民币汇率”进行301调查的申请…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2,(17):3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承办的"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1972~2012)"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美国学会年会、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年会,于8月15日~17日在长春举行。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以来40年间,美国对外战略的历次转变,包括20世纪70年代的联华抗苏、冷战结束时的全球战略转变、9.11事件后反恐优先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战略调整,以及2011年以来的战略再平衡或称"重返亚洲"战略等,无一不对中美关系造成重大影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历次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的重要议题,中美关系也因此屡屡受害。但此次两党总统候选人罕见地没有把中美关系作为议题,在三次总统候选人的电视辩论中,中国问题也只是在谈到经贸问题时被间接提及。所以,在美国选战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中美关系仍保持了持续稳定,两国高层交往势头良好,美国副总统切尼、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以及国务卿鲍威尔等重量级人物先后访华,布什总统也两次拒绝美国劳工组织提出的针对中国劳工标准、人民币汇率等问题进行调查的要求。急于改变在野地位的民主党也没有把中…  相似文献   

18.
晓岸 《世界知识》2014,(19):50-52
<正>中美关系已走出低谷?应杨洁篪国务委员邀请,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9月7日至9日访问北京。适逢中秋,令人联想到上半年2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的北京之行,那次到访一度被乐观氛围笼罩,甚至有中国媒体发出"中美关系情人节快乐"的不得体感叹。事实上,中美在东海、南海等问题上的分歧在访问中公开化,而且克里访华结束后不久,奥巴马便在白宫会见了达赖。半年过后,当美国总统最重要的外事顾问到来时,很难再会有人对中美关系作新的浪漫的联想。形成  相似文献   

19.
时事概览     
□胡锦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于11月10日~14日出席在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期间,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加拿大总理哈珀等领导人进行了会面,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和研究中心主席阿穆斯·乔丹,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率领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来华访问,在北京同中国专家和学者就世界战略、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了讨论。布热津斯基博士是美国知名学者,曾任卡特前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次访问过中国,他对发展中美关系作过贡献,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在访华期间多次表示希望里根总统今年4月对中国的访问将进一步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他的回忆录《权力与原则》一书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译成中文,即将与中国读者见面。2月23日,布热津斯基博士在下榻处会见中外记者后,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单独采访,田答了本刊记者宋明江、吴妙发提出的问题。布热津斯基博士与本刊记者的谈话虽然时间不长,但他对国际问题发表的坦率意见,有助于中国公众进一步了解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在这方面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本刊特将这次谈话的全文刊载于此,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