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1月,我国自主开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GSM手机“华厦一号”正式上市,吹响了国产手机向垄断国内市场的国外手机品牌挑战的号角。此后,短短两年间,国产手机品牌如雨后春笋般  相似文献   

2.
资讯·瞭望     
《杭州科技》2012,(4):1
关注中国科技新脚印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7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样机在重庆海装风电总装生产基地成功下线。该风力发电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历时3年技术攻关,先后在传动系统、控制系统、海洋腐蚀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拥有了32项国家专利技术,形  相似文献   

3.
作品摄于杭州2022亚运会重点配套建设项目——杭州地铁8号线钱塘江过江隧道工程工地. 该工程使用的盾构机,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隧道施工重器.工程初期,盾构机下井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作为盾构机部件现场组装的重要工作——盾构机刀盘的刀具焊装必须先行.该项工作的工作量大、焊接质量要求高,焊工们为确保工作进度,连夜挑灯焊装盾构机刀盘的刀具……  相似文献   

4.
1月22日,我国第一块自主设计、自主制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芯片“中视一号”,22日在上海通过了由教育部主持、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参与的技术鉴定。“中视一号”数字电视芯片,基于清华大学研创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MB_T,由复旦大学微电子研究院  相似文献   

5.
王飞 《科技潮》2011,(5):20-21
2010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地铁电动车(B型)以最高100公里的时速奔驰在北京地铁房山线,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集体围观”,成为当天房山地铁开通新闻的“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6.
专为北京地铁14号线15标段隧道施工而量身打造的国内最大的地铁用盾构机在秦皇岛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我目地铁施工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蔺云宏 《河南科学》2020,38(6):938-943
结合郑州地铁3号线顺城街站—东大街站区间盾构上跨运营2号线紫荆山站—东大街站盾构区间项目,对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控制措施、盾构机控制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实时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强管片配筋,合理调整盾构推进参数(推进速度、土压力、出渣量),同步注浆与二次注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运营地铁隧道的变形,保证运营地铁安全.本研究可为相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盾构隧道穿越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地铁7号线东明路站~杨高南路站区间隧道穿越原水管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盾构地铁隧道穿越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并提出了各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11月25日,由我国自主设汁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泥水平衡盾构"进越号"在成功应用于上海打浦路隧道工程之后,顺利通过科研项目技术专家的验收.此举标志着上海隧道工程装备技术的又一次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3,(12)
世界第一艘“水下跑车”10月27日,在英国首都伦敦的科学博物馆里,设计师罗伯特·利兹坐在正在展出的“双子座”娱乐潜水艇里。这艘色彩鲜艳、设计独特的娱乐潜水艇总造价为50万英镑,被设计师称为世界上第一艘“水下跑车”。11月3日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航天领域继“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和第二颗中巴“资源卫星”发射成功之后第三次传来捷报。我国第18颗返回式科学与试验卫星发射成功首台“国产”的3G手机面世11月4日,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G…  相似文献   

11.
全雪勇 《科技资讯》2010,(15):121-123
随着技术的进步,盾构技术的出现使得掘进效率更高,且盾构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广,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盾构技术,并对我国地铁隧道施工所采取的矿山法、盖挖法、明挖法、暗挖法和盾构法五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介绍了盾构法施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以已建成的深圳地铁5号线盾构法穿越铁路区间隧道为例详细介绍了盾构法施工在地铁中的应用。本文为盾构法在地铁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洪斌 《奇闻怪事》2009,(6):118-120
结合国内利用双圆盾构的隧道施工案例,对城市地铁区间隧道及车站建设采用双圆盾构(乃至多连盾构)加以探讨.双圆盾构可以大量节经从地下空间的占用与建设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区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面沉降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根据上海地铁明珠线浦东南路站-南浦大桥站区间隧道盾构推进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实际观测数据,分析常用的地面沉降槽计算经验公式对于上海地区软土中修建的地铁盾构隧道的适应性,提出了地铁盾构隧道横断面上地表沉降预测公式参数确定方法以及纵断面上地表沉降分布修正计算公式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计算公式能较好地预测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分布。  相似文献   

14.
如何解决两条盾构隧道近距离施工,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难题。结合西安地铁三号线某区间施工的成功案例,从严格控制掘进参数、盾构姿态调整和加强同步注浆、监测等方面介绍了复杂条件下小净距隧道盾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土压平衡盾构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隧道掘进机械,由于其安全、可靠等优势,在我国的城市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南方地区岩溶地层非常普遍,土压平衡盾构在岩溶地层中掘进容易产生“栽头”、刀具不均匀磨损等问题,因此评价岩溶地层条件下土压平衡盾构的适应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依托南宁地铁4号线2标相关盾构隧道工程,分析岩溶区各方面因素对土压平衡盾构适应性产生的影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的土压平衡盾构在岩溶地区的适应性评价指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模糊数学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构造了岩溶区土压平衡盾构适应性评价模型,提供了岩溶区土压平衡盾构适应性评价方法。以南宁地铁4号线2标“良良”、“体良”和“清龙”盾构区间所采用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为应用实例,现场盾构施工情况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匹配较好。本文提出的岩溶区盾构适应性评价方法对类似地层盾构机评价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21日,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700,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总装下线。通过全球网上征集,ARJ21被正式定名为“翔凤”,寓意矫健腾飞之凤。  相似文献   

17.
盾构下穿地铁运营隧道沉降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保盾构安全顺利地下穿地铁运营隧道,避免下穿过程中引起运营隧道过量沉降,影响既有线运营安全,以北京地铁14号线阜通西站~望京站盾构区间隧道下穿地铁15号线运营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左右线盾构2次下穿15号线运营隧道施工过程和沉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右线盾构首次下穿地铁运营隧道结构沉降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了左线盾构二次下穿运营隧道的施工参数和相关控制措施,确保了二次下穿运营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定较高的土压力,采用盾体上的径向注浆孔向盾体和土体之间的空隙注入填充物,提高同步注浆浆液质量和及时进行二次补浆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小运营隧道结构沉降;盾构施工引起15号线运营隧道的横向沉降范围与施工参数基本无关,左右线穿越有明显的叠加效应,叠加区域内,横向沉降显著影响区域在0~4 D;在不采取超前预加固措施的基础上,仅通过合理设定盾构施工参数和隧道内采取相关措施,能够将15号线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特别是对盾构下穿运营隧道施工方案的制定具有较强参考价值,也可为国内外类似盾构下穿既有线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某断面现场工程地质、设计隧道埋深以及隧道结构设计等情况为依托,对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与检测数据相比,得出地铁盾构引发地表沉降的规律,能够给类似城市地铁盾构施工的图纸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普中国     
<正>国产无人驾驶地铁本月开通1 2月1 8日消息称,本月底,北京地铁燕房线就要正式运营了,它也是北京最智能的地铁,采用无人驾驶技术,而且是我国内地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线。据介绍,跟北京其它地铁线相比,列车的运行完全由  相似文献   

20.
张瑛 《科技智囊》2006,(3):95-95
2006年2月13日上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成费集团”)制造的国家首列100%全数字化设计,时速高达500公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辆高速磁悬浮列车正式进八车厢主体加工阶段。据悉,成飞集团主要负责磁悬浮车厢的设计与制造,首架样机预计在今年年内交付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