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伯海 《科学通报》1965,10(4):350-350
Inoue对磷酸锡的合成方法、离子交换性质,以及耐高温和强放射性等性质曾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磷酸锡是一个弱酸性无机阳离子交换剂。其交换容量约为1.3—1.4毫克当量/克交换剂;对不同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选择性。Inoue曾采用柱式操作,成功地分离过裂变产物。我们将磷酸锡固定在新华沪纸上作成离子交换纸,用不同盐酸浓度为展开剂对许多金属离子的层析行为进行了探索。一、磷酸锡离子交换纸的制备将新华牌沪纸裁成30×2.5厘米,使之缓缓通过30%SnCl_4·5H_2O溶液,取出,用干沪纸吸除沪纸上多余的液体,然后在空气中任其自然干燥(必要时在不超过40℃的烘箱中烘干);再浸入13%NaH_2PO_4·H_2O(在0.5N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中  相似文献   

2.
胡之德 《科学通报》1965,10(4):349-349
关于铌和钽的纸层析分离已有不少报导,但反相纸层析分离铌和钽似尚未见。作者曾以磷酸三丁酯(TBP)为固定相,用反相纸层析研究钛、锆、钍、钒、钼、钨、贵金属、硒、碲等,均获良好结果。本文研究用反相纸层析分离铌和钽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以TBP和20%的单宁为固定相,用适当比例的NH_4SCN、H_2C_2O_4和HCI为流动相,可使铌和钽获良好分离。实验方法是:用国产“新华”牌滤纸裁成1.3×20厘米的纸条,以TBP:C_6H_6=20:80(V/V)按前文处理后,再于纸条原点附近(约3—4厘米)浸以20%单宁水溶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或阴干(但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然后放上铌和钽的草酸盐试液,趁斑点润湿即移入层析筒中层析。层析至  相似文献   

3.
左宗杞 《科学通报》1964,9(2):163-163
目前还未见到较简便的库仑滴定硒的方法,有人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结合电生碘测定亚硒酸,只能称为半库仑滴定。在盐酸及溴化钠溶液中电生亚锡离子可与碘迅速定量地反应。我们使亚硒酸从过量碘化钾中释出碘,用电生亚锡离子滴定,结果良好,并结合电纸层析进行了铜阳极泥中硒的库仑滴定,比重量法快几倍,结果相符合。下面是本工作的简略报导。一、硒的库仑滴定滴定池中的电解溶液为0.2M HCl、0.2MSnCl_4、4M NaBr,体积30-50毫升。加入KI约0.5克,通入N_2或CO_2赶走空气,加入亚硒酸溶  相似文献   

4.
高小霞 《科学通报》1965,10(8):727-727
我们找到锡(Ⅳ)与钒(Ⅳ)所产生的催化波,灵敏度可达1·10~(-7)M,能用来测定高纯金属中微量的锡。实验用LP-55型极谱仪,检流计灵敏度3.4××10~(-9)安/毫米。滴汞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钒(Ⅳ)溶液由SO_2还原1N HCl的NH_4VO_3溶液制得。锡(Ⅳ)在1N HCl-4 M NH_4Cl中有两个极谱波,第二波(-0.52伏,对S.C.E.)可用作定量分析,但要测定痕量的锡,灵敏度不够高。Drye等作了钒(Ⅴ)与锡(Ⅱ)反应的动力学研究。我们在上述底液中有微量锡(Ⅳ)存在时,加入少量钒(Ⅴ)  相似文献   

5.
胡之德 《科学通报》1966,11(1):23-23
硒、碲和贵金属的纸层析分离已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但多为醇、酮体系,作者曾提出过反相纸层析分离贵金属和硒与碲。本试验采用正相和反相两种层析方式进行研究,正相层析的展开剂为三甲胺、盐酸,或三甲胺、盐酸、正丁醇体系及用浓盐酸饱和的不同比例的TBP和苯溶液。反相层析是以TBP为固定相,不同浓度的溴化钠及合一定硫脲的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为展开剂。结果表明:正相层析的两种展开剂均适于分离硒和碲,但以三甲胺体系为最佳。反相层析中溴化钠可展开三、四种贵金属离  相似文献   

6.
庞叔薇 《科学通报》1964,9(2):156-156
以磷酸二(2-乙代己基)酯(HDEHP)作固定相,用各种无机酸或盐的水溶液为流动相的反相分配层析法分离希土和其他性质近似的金属离子,已陆续有所报导,鉴于从纸上将分离后的各元素取下,以微量络合滴定或比色法测定时,磷酸根对测定不利,所以着重探讨以胺类萃取剂作固定相的各种分离体系。本工作主要研究在三正辛胺(TNOA)-硝酸铵体系中若干希土元素和铀的纸层析行为,以及其分离极限比。于1毫克镧中能分离和检出1微克钐、铕或钆,而钇、钐、铕和钆共存时彼此不能分离。并且拟订了用比色法测定纸上希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二-(2-乙基己基)磷酸与稀土络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滇 《科学通报》1981,26(13):794-794
二-(2-乙基己基)磷酸(P_(204))与稀土的固体络合物,文献中只报道过少数几个元素的研究。本文采用新的合成方法:先将P_(204)溶液进行完全皂化,使之生成透明的油包水微乳状液,将此微乳状液和各种稀土溶液作用,借助于微乳状液有较大的油水界面,使得R_E~( )与NH_4~ 在界面上的离子交换反应进行得较彻底,这样较为纯净接近单一组份的络合物R_EA_3便  相似文献   

8.
张守海  张本贵  陈宇宁  蹇锡高 《科学通报》2019,64(2):中插8,187-193
离子交换膜是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主要部件之一,其选择性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寿命,而目前大多数离子交换膜存在选择性或稳定性欠佳的状况.为了制备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高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本文将不同溴甲基含量(0.75~0.99,平均每摩尔重复结构单元含有溴甲基的摩尔数)的含溴甲基杂萘联苯聚醚酮酮(BPPEKK)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基膜,之后在三甲胺水溶液中进行胺化得到季铵化杂萘联苯聚醚酮酮阴离子交换膜(QBPPEKK).测试了QBPPEKK的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溶胀率、钒渗透系数和面电阻.随着BPPEKK溴甲基含量的增加,所得QBPPEKK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和含水率增加,而其面电阻和钒离子质量传递系数降低.将QBPPEKK膜组装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电池的电压效率(VE)和能量效率(EE)随着QBPPEKK膜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加而上升;当BPPEKK的取代度为0.99时,所制得的阴离子交换膜为QBPPEKK90膜,由其组装成电池的EE为87.7%(电流密度为40m A/cm~2),大于同条件下Nafion117的数值(86.0%).在1.5mol/L的VO_2~+溶液中浸泡60d后, QBPPEKK膜的拉伸强度高于36 MPa、膜表面形貌没有明显变化、组装电池性能变化不大,结果表明QBPPEKK膜在VO_2~+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李南强 《科学通报》1986,31(9):667-667
在研究了稀土、铟和镓与茜素络合剂的极谱络合吸附波之后,参阅等用光度法研究锗(Ⅳ)与茜素络合剂的相互作用的报道。我们对锗-茜素络合剂体系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氨性缓冲溶液中同时得到了三个单扫极谱络合吸附波,其中最灵敏的波  相似文献   

10.
名称由来 在宾馆里或招待会上,供给来宾饮用的多是袋泡茶,即用一种名为“茶叶滤纸”的纸包装的茶叶末(用上好的茶叶加工成的细末,不是一般茶叶自行破碎后遗留下来的细屑)。而其中的茶叶滤纸,俗称茶叶袋纸,就是一种袋泡茶的专用纸,它是供茶叶自动包装机生产包装袋泡茶的包装用纸,因用途而得名。  相似文献   

11.
凌达仁 《科学通报》1987,32(1):19-19
金属螯合物形成反应的研究受到很大的重视。而氨羧络合剂对相同电荷但半径不一的相似离子的特殊选择性已成为用离子交换法分离该类离子的基础。 最近,我们报道了属于EDTA类的新螯合剂的多组镧系元素的螯合物形成常数。注意到了N、N′间骨架结构的改变,双胺四乙酸对这些离子的螯合能力有明显不同。例如,Gd~(3+)-EEDTA(bis(2-aminoethyl)ether-N,N,N′,N′-tetraacetate,双(2-胺基乙基)醚-N,N,  相似文献   

12.
秦尔华 《科学通报》1982,27(1):29-29
焦磷酸盐作为络合剂已广泛地用于金属电沉积过程的实践.尤以焦磷酸盐镀铜最为普遍.可是对这个体系中电极过程的研究是不充分的,且往往存在着某些分歧.对铜在焦磷酸钾溶液中的表面状态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文献上只说,由于条件不同铜电极表面可以生成不同颜色的膜.但是并没有用现代的实验手段(如用循环伏安法)来深刻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石墨烯研究的巨大成功推动了二维晶体材料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和碳同族的Ⅳ族元素组成的具有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维晶体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由锡元素组成的锡烯晶体由于其优异的物理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理论计算表明锡烯是一种大能隙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绝缘体,还能够转化为二维的拓扑超导体.锡烯晶体在电子无耗散输运、自旋流产生、高性能热电、光电器件、拓扑量子计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锡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首先简单描述为什么锡烯晶体具有特殊的物理特性,然后介绍锡烯理论研究的进展以及最近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锡烯晶体薄膜制备方法取得的突破,最后对今后可能的实验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江寿平 《科学通报》1987,32(15):1182-1182
腺苷三磷酸(ATP)是重要的生物分子,它在生物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人们不仅用实验方法,而且也用理论计算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早在1960年Fukui和Pullman等人就用简单的分子轨道方法(休克尔方法)对ATP分子进行了研究。但因这个方法只考虑了π电子,忽略了磷酸链的三维结构的特性,而未能得到满意的计算结果。Boyd和Liscomb进一步用推广的休格尔方法(EHT或EHMO)对ATP分子进行计算,考虑  相似文献   

15.
高家隆 《科学通报》1964,9(5):434-434
我们对铂族的氯络合物体系曾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考虑到硫氰酸盐是无机分析中的一种重要络合剂,Martin、Locke 和 Lederer 曾在硫氰酸存在下应用不同有机溶剂进行纸上层析分离若干普通和希有元素。Kertes 及其合作者也曾用4-甲基戊酮等在硫氰酸体系中研究了包括金、铂(Ⅱ)、钯在内的近40种元素的纸上层析行为,但作者对锇和铑未列举数据,铂(Ⅱ)、钯和金的分离也未尽完善。Berg 等以非挥发性铂族的硫氰酸络合物与  相似文献   

16.
游效曾 《科学通报》1980,25(5):210-210
冠醚是一类新型的络合剂,它具有可以和带电或中性分子成键的亲水内腔,又具有疏水的外部骨架。在作为离子选择性电极、有机反应的相转化剂、生物膜中离子输送机理的模型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些冠醚对于质子和碱金属离子具有特殊的选择作用。冠醚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小霞 《科学通报》1963,8(7):53-53
钼的催化波原有三种:即Mo(Ⅵ)—H_2O_2(硫酸或磷酸緩冲溶液)、Mo(Ⅳ)—HClO_4和Mo(Ⅲ)—HNO_3;由于催化电流远大于钼的正常扩散电流,可利用它来測定微量的钼。我們在研究钛的催化波时发現钼与氯酸鉀有双峯的催化电流。1962年邓家祺和汪乃兴在硫酸酒石酸溶液中得到Mo—KClO_3单峯的催化波。最近Kolthoff和Hodara报导了钼对氯酸鈉、高氯酸鈉和硝酸鈉还原的催化波。所以到目前为止钼的催化波共有四种。我們研究了这四种催化波的性质、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8.
蔡起秀 《科学通报》1981,26(3):153-153
镧系元素由于外层电子结构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相似,分离比较困难。基于分配色层原理的分离方法如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以及柱上反相分配色层法已在镧系元素的分离方面获得不同规模的应用。考察镧系元素的纸上反相分配色层行为并与液液萃取法作比较,对进一步认识分配色层机理和探索以操作简捷的纸上反相色层法作为溶剂萃取过程的模拟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张夏英 《科学通报》1982,27(20):1277-1277
已知环磷酸腺苷是对哺乳动物或对植物、微生物的代谢调节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的第二信使,因此我们推想环磷酸腺苷对于寄生虫代谢也可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寄生虫的环磷酸腺苷系统不但有理论意义,而且在了解寄生虫的代谢机制和对寻找治疗寄生虫病新药的工作上都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陶祖贻 《科学通报》1981,26(19):1168-1168
铀的离子交换平衡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用上都很重要,UO_2~( )-H~ 的阳离子交换反应是最重要的交换反应之一。Bonner、walton和Hagiwara等都曾对UO_2~( )-H~ 离子交换平衡进行过研究。尽管他们用的都是Dowex-50树脂,但实验结果却互相矛盾,不但所得平衡常数的数值不同,而且随着树脂上双氧铀克当量分数的变化,树脂对UO_2~( )的选择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