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量子共振检测仪诊断肿瘤1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量子共振检测仪,通过头发测定了80例恶性肿瘤患者、50例良性肿瘤患者和50例无肿瘤者的免疫功能、肿瘤、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发锌和病毒感染的代码量价。结果表明: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无肿瘤者(P<0.001),而病毒感染程度和发锌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和无肿瘤者(P<0.001);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过低、病毒感染程度和发锌含量过高,这些将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也是诱发良性肿瘤的因素。通过对受试者上述指标的检查,将为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发中微量元素与血压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中微量元素与血压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法对2组中学生发锌、发铜、发镉含量进行测量.结果血压偏高组中学生的发锌含量低于血压正常组中学生(P<0.05),发铜含量非常明显地低于血压正常组的中学生(P<0.01),发镉含量2组中学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压偏高组中学生的发锌、发铜含量的降低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锌、铜含量降低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31例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和29例50岁以上健康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补体C3、C4、B因子(BF)的含量,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 血清IgG水平糖尿病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IgA显著升高P<0.05,补体C4、BF水平糖尿病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IgM,C3水平两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失衡,存在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在治疗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方法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对维持免疫稳定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标志物在口腔等恶性肿瘤不同阶段(Ⅰ,Ⅱ,Ⅲ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Ⅰ期阶段患者152例、Ⅱ期阶段94例、Ⅲ期阶段90例以及健康组100例,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不同时期患者血清中TSGF的含量,放免法测定CEA,CA125,CA153,CA199,AFP,PSA的含量.结果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敏感性不一样,其中TSGF和CA125具有广谱性;同种肿瘤标志物对于不同肿瘤的敏感性也不一样;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肿瘤Ⅰ,Ⅱ,Ⅲ期阶段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优于肿瘤标志物单独使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肿瘤标志物对于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不一样,对于肿瘤不同阶段诊断的敏感性也不一样,肿瘤标志物具有相对特异性,因此,不同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程度上对某些肿瘤具有早期普查初筛、辅助诊断的作用;此外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癌症诊断的敏感性,对于复杂病情的评估和监测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回顾性分析8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伴转移者PLT和PCT高于无转移者(P〈0.01),而PDW和MPV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明显增高,提示血小板与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密切关系,血小板参数可作为恶性肿瘤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中核四〇四医院收治的疑似早期乳腺癌83例,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2种诊断方式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观察超声影像特点。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3例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中,52例为恶性肿瘤,31例为阳性肿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检出率、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X线钼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高于X线钼靶(P0.05);恶性肿瘤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蟹足征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恶性肿瘤患者血流量明显多于良性肿瘤,且阻力指数显著大于良性肿瘤(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肿块部位、形态、回声、血流信号等声像图特点,且无放射性,创伤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体内锌、铜代谢规律.方法:将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3组(青年、中老、老年组),测定其血清、尿液和髓核组织锌、铜的含量.结果:血清和髓核组织中锌、铜含量随增龄呈逐渐增高趋势,尿锌含量逐渐减少,尿铜含量各年龄组间无明显改变(P>0.05).髓核组织中锌含量曲线与血清锌存在明显相关性(r=0.978,P<0.01);与尿锌含量呈负相关性(r=-0.959,P<0.01);结论:提示锌、铜含量的变化在髓核的退变及纤维化中起一定作用,在锌的代谢中血清和髓核之间存在某种协调关系;血清和髓核中铜含量的变化与尿铜的排出量无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45例肝癌(HCC)患者及42例健康成人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TL-2R)水平,结果显示HCC患者sTL-2R水平较健康成人明显增高(p<0.01),其升高幅度与肿瘤体积大小有关(p<0.05),而与AFP及HBsAg阳性与否无关(P>0.05),故HCC者测定血清sTL-2R不仅能了解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疾病的严重程度,疗效及判断预后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9.
用ICP-AES法测定了34例恶性肿瘤患者头发中13种微量元素含量,并与同期厦门地区75例正常成人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作对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病人头发中Se、Cd、Ti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而Zn、Cu及Mg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p<0.1~0.001)、表明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人头发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为诊断肿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内微量元素变化,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41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清中锌、铜、铁、硒、锰5种元素含量及铜/锌比值,并以38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锌、硒、锰低于正常人,铜、铁及铜/锌比值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血清低锌、低硒、低锰、高铜、高铁与恶性肿瘤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