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善在注释《文选》时,对同载于《汉书》的作品多取先唐《汉书》旧注,李善称之为"旧有集注",共十余家,这些旧注当出自一个名为《汉书音义》的集注本,撰者为东晋蔡谟。李善对《汉书》旧注的处理有明确的体例,但在后世的版本中不同程度存在变乱,须要校勘整理。  相似文献   

2.
李善《文选注》引书众多,问题复杂,其中尤以古《汉书》注问题最为突出。清代学者汪师韩统计李善征引二十九家古《汉书》注,另外还有数十条不知名的汉书音义。但通过对《汉书》注释史及目录学的考察,可以发现李善注引用的古《汉书》注并非逐家征引,而是基本引自东晋蔡谟所作的《汉书》集注本,它是颜师古《汉书注》通行之前最主要的《汉书》注本。汉书音义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另外,从整体上看,李善《文选注》引书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喜引晋以前的注疏;二、多用集注本。  相似文献   

3.
周文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1):109-113
郑樵是宋代著名的学问家,他的《尔雅注》是南宋雅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从语义的训释、文本的校勘和字音的标注等三个方面对《尔雅注》的内容进行了静态的描述,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郑樵对《尔雅注》所作的注释工作。我们认为:郑樵的《尔雅注》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善注释《文选》时引书众多,就字书而言,《字林》虽条例不多,但它的辑佚价值吸引笔者研究。本文就《文选》李善注引《字林》中字、词,同《说文》进行比较分析。从《文选》李善注引《字林》同字解用《说文》引申义、《文选》李善注引《字林》同字解较《说文》更符合文本含义、《说文》本身释义的偏差使李善注《文选》引《字林》舍《说文》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就李善注《文选》而言,引《字林》较《说文》的确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以日藏古抄本《文选集注》汇录李善注中所残存的130条"再见从省"注例为据,参鉴比勘北宋监本、尤刻本、奎章阁本、明州本等宋刻本,对《文选》李善注"再见从省"义例进行细致入微的探究,指出诸宋刻本李善注例中"然同卷再见者,并云‘已见上文’,务从省也"之"卷"字当为"篇"字之误。并分析论证诸宋刻本李善注"再见从省"义例的讹误之处,多为后人臆改,或为旁注所阑入,从而对诸宋刻本《文选》李善注"再见从省"注例中所存在的抵牾矛盾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陈八郎本《文选》五臣音注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五臣注除了辨字、释义外,还给难字注音,反切、直音、四声三法兼用,以反切注音为主,辅以直音注音。并与朝鲜正德本《文选》、唐写本《文选》残卷中的五家音进行比较,总结出三者之间的异同,还原陈八郎本《文选》五臣音注真正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选》注本的出现使白文本加速消亡,对昭明之旧的考察及版本演变造成了很大困难,敦煌白文本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敦煌白文无注本《文选》不仅能够为考察《文选》正文的演化提供起点与参照,并以此确立一个《文选》白文演化的序列,而且也为考察从抄本到刻本的《文选》变化提供了参照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选录了东周至南朝梁约800年间130余位作家的诗文700余篇,分为37类。其中包括很多梁代以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对于梁以前的文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历代多家为之作注,在所有注本中以李善注影响最大、流传极广。千百年来,《文选》和李善注相互依存,注以文传,文以注显。《文选》李善注共六十卷,注释中大量使用"同""通"等术语,诸如"音义通"、"音义同"、"古字通"、"古字同"、"某某同"、"某某通"、"古今字通"、"古今字同"等详释汉字的形音义。我们通过梳理《文选》李善注中"同""通"术语,并对这些术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辨析与总结,进而揭示李善释《文选》时使用这些术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引经据典是李善注的最大特点,与五臣注比较,被认为没有“释义“,《六臣注文选》“善曰言“有数百处,这些注是李善表现自己见解的阐述。李善注解释的内容与五臣注解释的内容有关系,以《六臣注文选》卷二十二谢灵运作品的解释为中心,研讨两者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0.
引经据典是李善注的最大特点,与五臣注比较,被认为没有“释义”,《六臣注文选》“善日言”有数百处,这些注是李善表现自己见解的阐述。李善注解释的内容与五臣注解释的内容有关系,以《六臣注文选》卷二十二谢灵运作品的解释为中心,研讨两者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1.
郑樵的《尔雅注》是南宋雅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通过与前代雅学研究的历时比较,认为其《尔雅注》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他的名物训诂多得诸目验,大多真实可信;二是他敢于疑经惑古,驳正旧注多精当。然而,他的《尔雅注》却在后世湮没无闻,这种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从文选注看李善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选》李善注之小学、文献学价值 ,古今认同 ,而美学、文学批评价值却很少有人关注。李注“函义渊深”,“曲畅精微”,“旁通要眇”之处 ,须“细玩全书而可知之也”。其美学思想 ,不独见诸“解题”,文学批评、审美取向 ,在浩翰注文中随处可见。李善《上文选注表》可视为李善注《文选》之纲领。李善留下的东西不多 ,但一部《文选注》足可确立其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文选》丘迟一首诗题,李善注本有"张"字,五臣注陈八郎本无"张"字。从全诗及其时代背景看,以陈八郎本为是,可作为陈八郎本"不失萧统之旧"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4.
郭象《庄子注》是否窃自向秀《庄子注》一直是学术界聚讼纷纭的问题。本文在吸取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现存史料的钩稽考辨,认为郭注并非窃自向注。文章从“剽窃说”所依据史料的证伪入手,然后通过分析向、郭二注版本北宋前的流传,以及张湛《列子注》所引二人庄注的比堪,证郭注并非窃自向注。最后从郭象的玄学修养及其其他著作的考释,从侧面论证郭注不可能窃自向注。  相似文献   

15.
王念孙堪称清乾嘉时期和整个校勘学历史上成就最大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首先完全自觉地依据缺注和赘注现象进行典籍勘误,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常规校勘手段。《读书杂志》集中体现了王念孙的校勘学成就。论列《读书杂志》中据缺注和赘注进行校勘之实例,将从一个侧面展示王念孙对于校勘学方法论之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文选》李善注引《字林》为例,对《字林》与《说文》中同字不同释义中引申义情况逐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字林》在这一方面对《说文》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选学研究论文集》的主体部分,即关于《文选》五臣注之研究与《文选》钱氏学之研究,皆可谓作者的独得之见,为现代文选学研究开拓了新境。《论文集》运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并以大量的实证为支持,为正确解读《文选》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阶梯。  相似文献   

18.
注疏应要约明畅,辞忌枝碎。《文选李注义疏》有一定的贡献,但十分繁琐,已喧宾夺主,是繁琐考据的标本,不应给予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文选学研究论文集》的主体部分,即关于《文选》五臣注之研究与《文选》钱氏学之研究,皆可谓作者的独得之见,为现代文选学研究开拓了新境。《论文集》运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并以大量的实证为支持,为正确解读《文选》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阶梯。  相似文献   

20.
黄节先生曾致力于汉魏六朝诗注,成就斐然。《谢康乐诗注》便是其中的经典注释之一种。黄节先生之所以以诗为业,写诗注诗,一是为教化人心、匡正世风;二为保存国粹、复兴古学,重振"国家特别之精神";三是心系康乐诗散亡、不易为人理解之忧而纠谬释误;四是与谢灵运精神相通、情感契合所致。《谢康乐诗注》继承李善《文选》注的传统,扬长避短;以史论诗、以诗注诗;案语严谨折衷、集众家所长。对于地名和声韵的注释,也颇具特点。以上笺注特色均为今人读解谢诗带来了很大帮助,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