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回族、汉族大学生对我国公务员考录机制的态度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从西北民族大学大四学生中,抽取来自青海、甘肃、宁夏的回族和汉族大学生各100名为被试,以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为工具,对被试进行现场模拟测试,并以自制调查表调查被试对公务员考录机制的态度及评价.结果:在《行测》测试成绩上,回族、汉族大学生仅在数量关系部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部分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调查结果表明:回族、汉族大学生在《行测》困难原因及对公务员考录机制的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实效性、考录方式与考录所需条件的评价与态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1回族、汉族大学生《行测》成绩除数量关系部分外,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2民族意识、民族信仰与民族特性是形成回族、汉族大学生对公务员考录机制态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但我国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仍存在缺乏公平性、科学性及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公务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方法对176名在公务员体检中,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和脂肪肝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年龄的增长各种危险因素检出率升高,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和脂肪肝检出率在年龄小于35岁组较35-55岁组呈明显升高趋势,男性高于女性(P〈O.01);年龄大于55岁组男女性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结论公务员男性心血管危险因素检出率更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公务员招聘过程中影响人员录用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和量化,加之适当的权重系数,建立了200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数学模型.采用VISUAL BASIC编程,实现了对模型的求解,并可以方便地推广到解决一般招聘录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关国家公务员的考录制度也日趋完善。然而,由于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实践历时较短,相对国外一些较成熟的考录制度,仍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本文正是从研究比较不同国家公务员(文官)制度产生的政治背景、选材标准、选拔任用的方式、录用程序等方面入手,对于我国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公务员人才选拔制度作了新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干部选拔的改革力度较大,这不仅体现在公务员的录用管理上,晋升管理中也采取了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的选拔方式,都引进了竞争考试制度,可以说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值得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对1300名西藏自治区高校的藏汉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藏族大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结果发现:(1)藏汉族大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得分最高,其次是考试焦虑和问题行为总分,违纪维度得分最低。(2)藏汉大学生在攻击行为、退缩和考试焦虑维度上存在差异,男女藏族学生在学业适应不良、攻击行为和违纪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藏族大学生的问题行为的部分维度在年级、专业和父母文化程度及不同出生地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平性问题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京问四所高校的199名大三、大四学生及研究生的典型调查及对南京市区96名社会成员的随机调查.揭示我国公务员考录环节中应该加强和改进的主要环节是“择优录用环节”、“面试环节”,说明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除了需要完善制度建设,还应进一步加强实践监督和管理就如何健全国家公务员考录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苏婷  田丽 《甘肃科技》2014,(4):73-75,67
目前我国报考公务员人数在逐年增加,对公务员考试信息的需求量也呈现急剧上升趋势。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和服务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有责任承担收集、整理与开发公务员考试信息的工作,以便报考公务员的这个群体享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务员考试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和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采取一系列信息服务的对策,如建立公务员考试特色数据库、创建校友交流平台、提供检索课程等,为报考公务员的读者提供了一条获取公务员考试信息的高效通道。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作为一部新法,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些问题仍值得探讨。本文从公务员范围界定、队伍的“多入口”、公务员的考核、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务员管理体制和政治社会文化共六个方面分析了实施《公务员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跨文化的方法,对汉藏族大学生在字形相似性判断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藏族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评定等级数低于汉族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2)在高频汉字对中,藏族男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评定等级数低于汉族及藏族女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3)在低频汉字对中,藏族男大学生对汉字对字形相似性判断平均等级数低于汉族男大学生平均评定等级数,其他两两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初进高原(1周之内)的汉族与高原世居藏族的血常规18项指标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研究低氧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尤其是低氧对机体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指尖采血的方法,利用Sysmax的Poch100i型血液自动分析仪(日本产)进行血常规18项指标的检测;使用水银血压测量仪进行静息状态下右上肢肱动脉血压的测定;测定静息状态下的心率;使用NP-40型血氧饱和度测定仪(日本)检测血氧饱和度。采集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均小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与世居高原的藏族无差别(P〉0.05);②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而血氧饱和度却低于世居高原的藏族(P〈0.05);结论:进藏1周之内的汉族在红细胞系统指标(HGB、HCT、MCH、MCHC)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与世居高原的藏族青年存在明显差异。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阐明汉族在高原习服过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规律,为更好地了解高原习服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内地藏汉初中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龚耀先(1983)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少年版),对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130名藏族初中生和随机整群抽取的160名当地初级中学汉族学生进行量表测量,经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内地藏、汉初中生在人格各维度上大部分属于中间型。从典型的人格类型来看,内地西藏班(校)初中生精神质型所占比例最高,神经质型次之,外向型最低。汉族初中生典型的神经质型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精神质类型所占比例最低;(2)内地西藏班(校)初中生在神经质和内外向性上与汉族初中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精神质和掩饰性上存在显著差异;(3)内地西藏班(校)初中生在掩饰性上存在性别差异,汉族初中生在内外向性上存在性别差异;(4)内地西藏班(校)初中男牛比汉族初中男牛内向.女牛精神质较汉族初中奇毕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藏高校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890名入校新生的HBV血清标志物,利用SPSS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率之间采用χ2检验。结果:1890名大学新生,其中男性1011名,女性879名;藏族1100名,汉族及其他民族790名;检出HBsAg阳性者为242例,阳性率为12.8%(其中男生为14.0%,女生为11.4%),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0,P〉0.05)。比较城乡生源的阳性率,发现不同生源地入校新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城市12.8%、农村13.1%,χ2=0.035,P〉0.05)。藏族与汉族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藏族15.8%,汉族8.5%,χ2=21.213,P〈0.001);藏族学生HBsAg阳性率分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拉萨14.8%、日喀则5.7%、林芝13.4%、山南14.4%,χ2=0.383,P〉0.05)。结论:西藏高校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阳性率。应加强教育,定期注射乙肝疫苗,增强抗病能力,有效控制乙肝在高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考虑了法治政府建设下的内部行政法治问题。从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明晰公务员行政行为程序、完善公务员责任追究制度三方面出发,提出应丰富公务员责任承担方式、明确各种责任追究程序、厘清责任主体,以完善整个公务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实验材料:二维和三维)×3(民族:汉族、维族、藏族)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了我国藏族、维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心理旋转能力,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及性别差异是否会对心理旋转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藏族、维族、汉族被试的心理旋转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维度图像的旋转反应时存在差异性,但并不显著;(3)大学生心理旋转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196例在汉区学习的藏族大学生为样本,采用藏族文化融合自我认同测验进行评定,探讨在汉区学习的藏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情况。结果发现,藏族学生的总体文化融合程度偏中等低,大部分藏族学生更倾向认同藏族文化环境.绝大多数藏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自我认同很高:半数藏族学生倾向同时相信藏、汉文化价值观:大部分藏族学生自觉能和其他民族相处愉快:性别因素只影响文化价值主观倾向态度,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倾向相信两文化价值,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倾向拒绝两种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中开展《基础护理学》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2006级学生为对照组,2007级学生为研究组,研究组《基础护理学》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中文教学。比较两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结果两组学生中文试卷考核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双语试卷得分(78.43±10.15)及专业英语综合能力得分(71.49±9.97)均高于对照组(70.15±9.46,63.24±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文试卷得分和双语试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文试卷得分和双语试卷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中开展《基础护理学》中英文双语教学,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正常人群了解Stroop测验的结果是否存在性别、年龄和学历上存在差异;通过单纯额叶、颞叶和顶叶卒中的病人了解是Stroop测验可能的神经功能区域.方法 研究采用中文版Stroop测验和简易智能量表,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据包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 正常人Stroop测验结果与性别无关(P〉0.05),与年龄有关(P 〈0.05),与教育程度有关(P 〈0.05).卒中的病人按照左右半球损害分组无差异(P 〉0.05),按照损害额叶、颞叶和顶叶分组无差异(P 〈0.05).结论 正常人群Stroop测验结果与年龄和学历有关,无性别的差异.Stroop测验结果没有左右半球的差异,但是存在功能分区的差异,在额叶、颞叶和顶叶中,额叶的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20.
青海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中,藏族回族学生较多,其他民族占比例较小,为此,做了以上两个民族和汉族学生三个民族学生的健康水平比较研究,以研究三个人数最多的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本研究运用测试法和数据分析法,结果显示,藏族学生的身高体重明显高于汉族和回族,汉族学生体重高于回族;三民族大学生营养状况不佳,其中70%回族男学生和56%的回族女学生体重较低,明显低于藏族、汉族学生营养状况;藏族男女大学生的肺活量、立定跳远、藏族男大学生的握力明显高于均值;三个民族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指数比较中,汉族学生明显高于均值,藏族女生明显低于均值和回族女生;三民族大学生中,藏族男大学生目前体质总分明显高于均值,其他民族男女学生的该项指标与均值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