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间硝基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化工,染料等领域。为了探索其合成工艺,考察了4种不同脱水剂对其合成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酐做脱水剂时的产率最高,并对影响产率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苯甲酸0.015 mol,催化剂的用量为4.4 mL,苯甲酸与硝酸摩尔比1∶3,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 h,催化硝化反应产率达80.3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酸乙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为8:1,催化剂用量为3.0g(苯甲酸以50mmol计),反应时间为8.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产率达87.4%。  相似文献   

3.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尼泊金乙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尼泊金乙酯的方法,以自制的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苯作共沸脱水剂,氧化铝为干燥剂。讨论了反应时间、原料物质的量配比,催化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对羟基苯甲酸):n(乙醇):n(苯):n(对甲苯磺酸)=1:4:1:0.1,反应时间8h,温度78~110℃,酯化反应产率高达86.9%。  相似文献   

4.
栀子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相国 《科技资讯》2006,(24):23-23
目的:研究栀子中有效成分栀子苷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HLPC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重复-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浓度(A),溶剂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试验,经工艺验证,最后确定提取工艺。结果:因素A、D对栀子苷含量有显著影响。结论:75%乙醇5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h,为栀子苷提取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万焱  唐纯青  李玉贤 《河南科学》2008,26(4):415-418
为优选利胆酸中间体——4-(2-羟乙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香草醛缩2-氯乙醇)的最佳制备方法,按一定的投料比合成香草醛缩2-氯乙醇,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寻找合成香草醛缩2-氯乙醇的最佳条件.结果发现香草醛缩2-氯乙醇的最佳合成条件为A2B1C2D3,说明筛选出的合成条件能使产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乙酰水杨酸合成工艺的影响因素,探索乙酰水杨酸合成实验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水杨酸和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A)、反应温度(B)、反应时间(C)和催化剂浓硫酸的用量(与水杨酸用量的体积质量比)(D)四个因素对乙酰水杨酸产率的影响.结果:乙酰水杨酸合成的最佳条件为A_1B_3C_1D_1,即水杨酸和乙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 min,催化剂用量为1%.结论:在此工艺条件下,乙酰水杨酸产率可达76.3%(以水杨酸的投料量计算).  相似文献   

7.
在无溶剂条件下,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微波辅助合成笼状双环磷酸酯醇苯甲酸酯.最佳反应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3:1,催化剂用量占总投料量的14%(质量比),反应时间为3 min,微波炉的功率为260 W,产率为71.2%,且过量苯甲酸可以回收.  相似文献   

8.
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对硝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工艺,考察了5种不同催化剂对其收率的影响,发现以硫酸氢钾为催化剂产率最高,并对影响产率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对硝基苯甲酸0.015 mol、催化剂用量0.40 g、醇酸摩尔比4:1、反应温度84~85℃、反应时问2.5 h,催化酯化反应产率高达99.53%.  相似文献   

9.
乙酸乙酯键联卟啉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10,15,20-四苯基卟啉合成5-(p-β-乙酸乙酯基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5,10,15,20-四苯基卟啉(A)与发烟硝酸反应得到5-(对-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B),产率48.7%;B与二氯化锡进行还原反应得到5-(对-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C),产率72.0%;C在无水碳酸钾和无水碘化钾催化下与氯乙酸乙酯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5-(p-β-乙酸乙酯基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D),产率8.5%。该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合成路线短,纯化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0.
用K2CO3/H3COOK混合固体碱催化苯甲醛-醋酐合成内桂酸。用正交实验探讨了最佳合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固体碱用量4.0g,固体碱配比m(K2CO3):m(CH3COOK)=1:2,反应时间45min.最佳合成条件下肉桂酸产率达76%。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H3PW6Mo6O40/SiO2催化剂,以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催化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是影响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合成收率的重要因素.当n(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1.0∶1.2∶1.5,反应温度为90℃,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反应时间为75min时,产品收率可达70.3%.通过熔点、IR、1 H NMR和MS对合成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12.
以3-溴吡啶作为起始原料,与正丁基锂和硼酸三丁酯反应,制备了3-吡啶硼酸。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解pH值对收率的影响。采用HPLC,FTIR,1 H NMR等方法对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60min、物料配比为n(C5H4NBr)∶n(n-BuLi)∶n(B(OC4H9)3)=1.00∶1.20∶1.20、水解pH值为5.0时,3-吡啶硼酸的收率为82.20%,纯度可达99.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柱色谱手段对奶子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其90%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醛(1),3,4-二羟基苯甲酸(2),2,2-二甲基-7-羟基色满(3),齐墩果酸(4),熊果酸(5),β-谷甾醇(6),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苷(7),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α-L-鼠李糖苷(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方法采用一锅法Biginelli反应以乙酰乙酸乙酯、苯甲醛和尿素为原料,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进行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熔点,IR,1 H NMR和MS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物的摩尔比对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固定苯甲醛用量为0.04mol的条件下,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0%,n(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1∶1.5∶1.5,反应时间为90min,反应温度为90℃。在优化条件下,产品平均收率可达79.2%。结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H3PW12O40/SiO2是合成4-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H)-酮的良好催化剂,具有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活性高,可回收重复使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三苯基氧化膦为原料,通过硝化反应、还原反应,合成B3型单体三(3一氨基苯基)氧化膦(TAPPO).以己二酸为A2单体,利用A2+B3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具有超支化结构的聚酰胺.研究反应条件对聚合物特性黏度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对含磷超支化聚酰胺进行结构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测定超支化聚酰胺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6.
离子液体催化废聚碳酸酯的乙醇醇解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成的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为催化剂,对废聚碳酸酯(PC)乙醇醇解回收双酚A(BPA)和碳酸二乙酯(DEC)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乙醇用量、离子液体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2h,n(C2H5OH):n(PC)=6∶1,m([Bmim][Cl]):m(PC)=0.5∶1的较佳条件下,PC降解率为100%,BPA收率>95%,DEC收率>91%.采用IR技术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杨慧  金顺  宁海丽 《科技信息》2009,(33):T0016-T0017,T0046
通过初步正交对比实验发现:聚乙烯醇包埋(pVA)法比海藻酸钠(CA)法更适合废水处理。实验进一步在交联剂CaCl2质量浓度为4%,小球粒径3mm,PVA:海藻酸钠质量比为8:1作为包埋的固定条件前提下,以PVA和海藻酸钠混合质量浓度(因素A),凹凸棒土的质量浓度(因素B),活性污泥质量浓度(N素C)为影响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采用L9(3^4)进行正交,通过凝胶小球的成球性和生物活性确定最佳材料配比为A1B2C2(8%,2.5%,10%)。实验表明添加凹凸棒土具有对聚乙烯醇包埋fPVA)法的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乙炔二聚制备乙烯基乙炔是乙炔法生产氯丁橡胶过程中关键反应。本文以氯化亚铜为主催化剂,氯化锌为氯化亚铜的助催化剂,氯化铵为助溶剂,水为溶剂,并且添加一定量的盐酸提供酸性环境,形成锌(Ⅱ)-铜(Ⅰ)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于乙炔二聚反应,以解决在该反应中乙炔转化率低、目标产物乙烯基乙炔选择性差等问题;对影响该反应的可能因素,如氯化锌用量、氯化亚铜用量、反应温度以及乙炔空速等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锌(Ⅱ)-铜(Ⅰ)双金属催化剂能有效的改善乙炔二聚反应,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烯基乙炔的选择性为91.1%,乙炔的转化率为11.3%。  相似文献   

19.
在无溶剂状态下,以十八醇和硬脂酸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微波协助合成了硬脂酸十八醇酯.利用正交实验法探究了酯化反应的各种影响,其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D〉A〉C〉B;其反应的最优条件:醇酸物质的量比(A)为1∶1.2,催化剂用量(B)为0.2 g,微波辐射功率(C)为514 W,微波辐射时间(D)为40 m in,产率可达94.35%.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7种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分别将其与氯乙酸组成复合催化体系用于催化α-蒎烯一步合成乙酸松油酯,筛选出一种催化效果较佳的离子液体[HS03-pmim]H2PO4,并用FT-IR、^1HNMR和^13CNMR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n(α-蒎烯):n([HSO3-pmim]H2P04):n(氯乙酸):n(乙酸)=5:0.9:5:1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85.6%,乙酸松油酯质量分数为36.0%。该催化体系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5次时,α-蒎烯转化率为83.5%,乙酸松油酯质量分数仍达3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