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现状,同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技创新、竞争力、企业创新、创新要素、创新环境等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科技资讯     
正安徽省新增3家省级高新区近日,安徽省政府分别批复同意黄山经开区更名为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裕安经开区更名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亳州经开区更名为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省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达19家。依据国家"十三五"创新发展规划提出的"每个地级市布局一个国家高新区"要求,安徽省实现了省级以上高新区在16个设区市的全覆盖,为申报国家高新区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创新集群的视角略论中国科技园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地理和科技园的形成、特征及演化,回顾了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大学科技园形成和发展的复杂背景,并指出了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在全球视角下,以创新集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园发展的理想目标——实现创新集群;并对创新集群的含义、园区内合作机构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发展中国家创新集群的全球力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中高级技术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缩短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关键是要加快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步伐。但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只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本身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还必须将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以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作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形式。到199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达53个,连同各省市批准的高新区、大学科技工业园和民营科…  相似文献   

5.
于良 《太原科技》2011,(3):49-5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2年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审批的土地基本已经用完,土地限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数量扩张、质量提升和发展方向。为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土地限制,所在地市政府相继形成了一些临时性的办法,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新问题出现。建议通过土地置换、适当扩区、在新批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用新体制并加大管理力度来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面临的土地限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六安市科技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发展补短板,强化担当抓落实,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聚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立了六安市高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六安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10,(7):19-19
日前,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批建设国家光伏发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这是继乌鲁木齐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乌鲁木齐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之后,新疆又一在建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光伏发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上实现集群突破,形成以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中心,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合作为基础的光伏发电产业群。  相似文献   

8.
《广东科技》1998,(7):7-9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她是我市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的产物。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199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集中新建区与当地镇区合并,进一步拓展了开发区。1994年4月,经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科委批准,在区内又创办了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是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在十多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历程中,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一方面坚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引进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另一方面注重扶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上海市重要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并正朝着成为国际一流水准的高科技工业园区的方向迈进。 一、漕河泾开发区当前应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技》2011,(11):26-28
杭州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始终致力于构建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平台、构筑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载体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1.
大连高新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大连“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势构建了由5个模块和15个指标组成的高新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借助于AHP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函数等效学方法对目前的大连高新园区的技术刨新能力进行定量的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大连高新园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得分为71.76,从隶属度的阶段划分上看处于创新发展的中期阶段,也是实现特色园区与和谐园区目标创建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国家级开发区扩容的主要动因,得出国家级开发区必须发展创新集群、以内生型经济发展为主,建设具有现代综合功能的科技新城的发展思路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准确功能定位、科学考核体系、强化内生动力、完善创新制度、推进合作共建等促使国家级开发区扩容后的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国家级开发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露  刘运  戴志敏 《江西科学》2014,(3):373-379
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在创新发展高科技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以江西三大高科技园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余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运用钻石模型和SWOT方法分析其竞争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蓬勃发展,如何衡量其创新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建立了评价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的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随机化层次分析法权重设计样本,以人工智能算法(SVM)中的支持向量机法,计算了内蒙古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能力指数,并得到按创新能力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排名。结果表明内蒙古的国家级开发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能力最强,它比最差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能力高近5倍。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工业园区经济评价的内涵进行了探索, 构建了一套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协调度模型对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理想规划目标值间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 对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进行了经济评价. 同时以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实证进行了土地利用经济评价, 对提高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洛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假设载体,通过对洛阳高新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优劣势分析,阐述了洛阳高新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洛阳高新区总体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循环经济分产业链,并从区内循环经济型企业建设、建立健全区内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严格实行企业准入制度、加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监管以及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洛阳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提出了政策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系统工程中的有关预测理论和预测技木,对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科技开发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首次建立了科技开发区发展预测模型,提出了模型中两个动态变量的处理方案;并应用模型,对重庆市沙坪坝科技产业开发试验区今后几年的主要发展指标进行了预测。此发展预测模型可广泛用于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开发区以及其他类似社会经济系统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应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标准(HJ 274-2015)》等资料,利用引入熵值法的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从污染排放与治理、资源消耗及利用、经济发展、绿色发展潜力4个层面量化分析综合性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同时,剖析园区绿色发展的现存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2017-2019年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等级为6级,表明该园区的绿色发展水平尚未成熟;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资源消耗及利用是影响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污染排放与治理次之;研究对比GAHP与引入熵值法的GAHP,进一步验证文中模型的准确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探究了在我国当前的文化背景、资源条件和创新环境下打造像“硅谷”一样的创新谷的可能性。区分了创新谷与工业开发区、科技园区三者之间的区别,分析了硅谷创新发展的驱动因素,参考以上因素比较中国已有的条件与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苏州独墅湖的案例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的目光应该从物质资本或技术本身转移到构建区域创新创业结构上去,这样方能打造具有本国特色的创新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