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减少肝癌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给病人造成的危害.方法:观察生命体征、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个性化护理.结果:针对病人情况采取护理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人不良反应完全消失后出院.结论:肝癌的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做好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少肝癌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给病人造成的危害。方法:观察生命体征、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个性化护理。结果:针对病人情况采取护理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人不良反应完全消失后出院。结论:肝癌的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做好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方法 严密心电、血压监测;实施拔管后的护理;抗凝治疗的护理及心理疏导;术后卧床休息、饮食进行合理的指导.结果 37例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加强术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后精心护理及严密监护,积极处理是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过程.结果:本组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得以有效控制.结论: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取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血管介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血管介入的配合经验。方法 协助医生对2 0只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进行血管介入治疗,在术前、术后积极实施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模型大鼠给药成功率1 0 0 %,术后的存活率为90 %。结论 熟悉大鼠血管介入技术,加强术中的配合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提示熟练的护理配合在肝癌患者行化疗栓塞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方法严密心电、血压监测;实施拔管后的护理;抗凝治疗的护理及心理疏导;术后卧床休息、饮食进行合理的指导。结果37例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加强术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精心护理及严密监护,积极处理是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其死亡率排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在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逐渐成为中晚期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其特点是准确性高、创伤小、出血少,可延缓肿瘤生长,延缓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肝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健康、平稳,对治疗积极配合,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状况及其相关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2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87例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素-14C呼气试验分别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Hp,通过分析Hp感染率与HBsAg、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来探讨Hp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①原发性肝癌患者Hp感染率为62.10%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的41.00%(P0.05),年龄与性别特征与Hp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原发性肝癌组Hp的感染率在HBsAg阳性的患者中为71.15%明显高于阴性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原发性肝癌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Hp的感染率:A级(47.83%),B级(74.07%),C级(85.71%),从A到C,Hp的感染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Hp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桥梁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Foxp3+/CD4+比值与生存时间的关联.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术后CD4+CD25+Foxp3+细胞占CD4+T的比例显著降低,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AFP水平相关.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目与生存率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外周血Treg水平是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通过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LPO含量及SOD活性,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同时为原发性肝癌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原发性肝癌患者34例,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4.97±11.96)岁,按1977年12月上海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认定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经病史、查体、生化、免疫、影象学(B超、CT)等病理查明诊断,对照组30例均系体检健康者,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0.82±9.75)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技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以吸收性明胶海绵为栓塞材料,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40例,观察其疗效及护理措施.结果栓塞治疗后40例患者均成功止血.结论血管性介入技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疗效肯定,损伤小,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易为患者接受,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致死率较高的癌症,如何在治疗过程中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且提高治疗效果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经导管动脉栓塞(TAE)被认为是一种微创的、目的性强的且风险低的治疗方法,已成为非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TAE治疗是通过微导管将栓塞材料堵塞实体瘤的肝动脉,从而阻碍了肿瘤的氧气和营养的供给,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的好坏归因于栓塞材料,即栓塞材料的设计及使用.文章基于不同种类的栓塞材料展开综述,归纳了栓塞微球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开发新型的栓塞材料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以吉西他滨为主联合奥沙利铂、替加氟治疗原发性肝癌/胰腺癌疗效。方法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替加氟组成的化疗方案对13例原发性肝癌/胰腺癌患者进行全身化疗,并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13例患者中,有效率(CR PR)为30.8%(4/13),SD率为30.8%(4/13),CR PR SD率为61.6%(8/13)。9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1.6%;13例患者中,在前2个周期的化疗后13例患者的CA199、AF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3例患者均出现血液学毒性,白细胞下降最为明显,表现为Ⅲ~Ⅳ度骨髓抑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替加氟治疗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化疗结合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护理.方法 对44例进行化疗联合热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加强一般护理,突出毒副反应的护理,提升心理护理.结果 44例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治疗的毒副反应低,疗效好.结论 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护理应注意加强基础与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毒副反应,有利于缓减病人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3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300例手术治疗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外科手术切除治疗3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死亡8例,死亡率2.7%。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8.2%、26.7%、17.2%、10.8%;<5 cm的肝癌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0%、54.5%、34.3%。34例二期肝切除者,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3%、70.0%和58.3%。规则性肝切除术与非规则切除术比较,1、3、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微波凝固切肝法出血量少,出血量与其他控制出血的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巨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手术安全,疗效满意;微波凝固后断肝,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二期手术切除可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选择性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的中长期疗效.方法: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经糖皮质激素后,依据Steinberg分期确诊为I~ⅣB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闭孔动脉内灌注治疗,随访6至8月,Harris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有长期的疼痛减轻、患肢活动范围改善和无痛行走距离增加.结论:选择性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7.
经纤支镜激光治疗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1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经纤支镜Nd:YAG激光治疗在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中的应用.方法:确诊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10例,经纤支镜行Nd:YAG激光治疗.结果:4例局限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成功去除腔内病灶,5例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伴有不同程度狭窄者管腔较前明显通畅;1例左主支气管闭塞伴左上叶不张者治疗后肺复张.结论:经纤支镜Nd:YAG激光治疗在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综合治疗。方法 对18例中、晚期肝癌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双相插管介入化疗免疫治疗。结果 1疗程后肿物体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或腹水减轻。结论 双相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消癖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口服自拟消癖散结汤,对照34例口服乳康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0%,对照组为64.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癖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术后皮瓣综合性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 82例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予以分组,对照组(n=41)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n=41)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皮瓣综合性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92.68%,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75.61%,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护理满意度是73.17%,两组指标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术后皮瓣综合性观察的护理效果很好,可明显提升皮瓣成活率和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较少,可作为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