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被看成是"儒道合流"的文化,而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在儒道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老子的"大音希声"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根源性的论点,并对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王国维对康德、叔本华和席勒美学美育思想的继承和改造为例,从哲学与美学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美育理论核心和美育实施等几个层面对之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王国维在大量接受西方美学美育思想尤其是德国美学美育思想影响的同时,又从中国传统思维出发对其作了"中国式"的改造与重构.这对尚处在中国现代美学启蒙时期的近代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遭到外来文化巨大的侵蚀,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丢弃传统,盲目地去追求洋文化,追求标新立异,在设计艺术中亦是如此。文章通过对禅宗美学思想中的简约、朴素与空寂观在平面设计艺术作品中的体现,证明了禅意蕴于设计艺术之中,并作为艺术创作的审美法则与精神追求而存在,籍以引起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将现象学同禅宗美学放在一起,现象学的"直观出本质"与禅宗的"顿悟"有惊人的相似.重新认识禅宗美学的异质特性,我认为禅宗美学不仅具有能使人在超脱之后形成崇高人格品质,还认为禅宗美学就是一门关注人的科学,追求自由的人的科学.其最大特征是突出主体,关注主体,追求主体的自由,张扬自我.事实上,一部禅宗美学为人的自由境界的诞生和追求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古代舟山群岛宗教美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原始信仰阶段、道家美学阶段和禅宗美学阶段。舟山群岛原始信仰文化审美的主要内容是鸟图腾与龙崇拜,"有为"与"自然"是舟山群岛道家美学特征,而善的价值取向则是舟山群岛禅宗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6.
在道家文化的背景下,简要剖析了"玄意"思想的文化特色,以及"玄意新中式"设计风格的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对玄学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等核心思想的进一步挖掘,找到了玄意美的多种体现,最后以新中式室内设计为切入点,在空间布局和装饰风格等方面与"玄意"美学进行了多元化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武术审美功能及特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方沃土,深受传统美学思想的熏染,文章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武术的审美功能及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宁波天童禅寺周边景点景观设计为实例,论述了禅宗佛学思想及禅宗美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尝试结合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从研究禅意空间特征入手,营造彰显禅宗意境、浓缩自然之美的寺庙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9.
儒家心性论的理论旨归是天人合一,禅宗的心性论是教人顿悟成佛,天和佛分别是儒家和禅宗的最高哲学范畴,而禅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化佛教,其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就心性论方面说,儒家和禅宗既有不同特点又有相通之处,其最终的归宿都是指向对生命的关怀,对生命本体的追求,都是通过对心性的探讨和实践,来实现生命的和谐与自由。  相似文献   

10.
尚子力 《科技信息》2010,(21):382-383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理性严谨,善于归纳的的西方建筑美学思想相比,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则重经验,轻理论,凝聚在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里,可以大致概括为风水之美、主体布局和园林之美。本文以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为例,从环境选择、建筑格局和园林营造三个方面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的意蕴。  相似文献   

11.
赵欣 《科技智囊》2007,(11):54-56
中医,中国独有的文化瑰宝;美容,全球时尚的生活追求,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成就了健康产业的一支奇葩,它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广阔的市场需求,并在实践中不断促使技术创新、技艺改良、应用拓展,日益成为引领现代健康生活的强势主流。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医美容的根基中医美容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古老的人体美学思想,是中医美容的美学理论基础;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观念,则使我国中医美学理论体系极富特色。在理论体系上,中医美容附属于中医药学,并随  相似文献   

12.
王安娜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5):43-44,55
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突出人性自觉,实现了由佛教的自我内观向自然客观境界的转向,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绘画也以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与中国禅文化相互交融并逐步成为中国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美学文献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美学文献的研究在学界现正处于酝酿阶段,尚不够成熟。皮朝纲先生在禅宗美学文献方面作了有意的尝试,他在美学文献学方面的倡导和践行,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山水画,源于发达的农耕文明社会,成立于玄学鼎盛的魏晋时期,受道家美学思想熏染更深一些。文章结合老子之“道”的生命美学思想,阐明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审美个性契合了老子生生不息的生命之“道”。即:水墨显现了“朴”的生命本色,空白处呈现了空灵的生命气韵,远的自觉体现了对“大”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胡筱 《科技信息》2013,(34):207-207
禅宗的目的在于获得洞见事物本质的新观点,主张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以最低限的元素去创造最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样的理念与西方的简约主义有着殊途同归的巧妙结合,反映了简约主义"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无印良品在现实设计实践中融入西方简约主义与东方禅宗美学,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陈晨 《科技信息》2011,(30):182-183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从先秦青铜器到清代青花瓷,从物质美学到近现代的生态美学,人们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以及与自然结合的设计方法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哲学观念的孕育下,得到了源远流长的发展,并在现代设计中闪烁着历史与智慧的光芒,在人类生存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的今天,道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所提及的世界万物永恒的真谛,不断运用于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取得了艺术上的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对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可以窥视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祖庭是中国禅宗发展的基地,是佛教中国化的活水源头。研究与弘扬流传千年的中国禅宗祖庭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从类别、内涵、层次等梳理了禅宗祖庭、禅宗祖庭文化的概念,提炼出禅宗祖庭文化的核心,提出以开放与宽容引导禅宗祖庭文化的当代传承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文人画具有独特的审美趋向,充分地表现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重主观、重表现、重写意的美学思想.诗书画印审美整体性的结合,崇尚笔墨韵味,强调简淡空灵的审美境界,以及禅宗美学烙印深刻的人文思想是文人画的鲜明趋向.  相似文献   

20.
黄璜 《科技信息》2010,(31):I0107-I0107,I0143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有三方面: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从整体上讲,儒、道、禅三家或多或少都会对每位艺术家产生影响。无论庄、易、禅(或儒、道、禅),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很难说虚谷是否专门或有意地接触和研究过美学。但虚谷作为中国的一位杰出的画家,在他的艺术作品里确实透露出了中国传统美学对其的影响。正如绪论中所述,虚谷虽然是一位有着探索创新精神的中国画家,但他的艺术追求却还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