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美社会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顾相菊 《科技信息》2010,(27):167-168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通过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和辨析,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进而解释中美人民在行为、思想上的一些区别。对这种差异的深刻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而且能更准确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从而实现东西方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
王瑜 《科技信息》2008,(11):225-226
文化取向也称为价值观,指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个国家的主导文化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从而造成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用差异。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两种价值观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主义和以中国为首的东方国家为代表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使语用差异在心理距离,个人安全感的获得和权利距离等方面显现出来。因此学习语言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问题还要涉及到文化背景的了解,只有了解尊重彼此的价值观,跨文化交流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如果以改革开放为界把新中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的话,道德和道德教育也相应地有两个历史范畴。本文对两个历史阶段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原则、道德人格形象、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有非常曲折而辩证的表现,不是单一的,我国的道德和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同一个范畴的逻辑演变。德育内容从政治化走向了个人生活化,道德标准从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二元思维)走向了以二元思维为基调的相对主义,而道德文化最后实际上走向了单一化(一元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跨文化旅游背景下.中美两国旅游者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中美旅游者在旅游观念、动机和行为上的差异,指出其差异的根源在于旅游者思想中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并从历史和经济层面分析了中美旅游者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卢海燕 《科技信息》2007,(17):150-151
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的差异造成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主语人称代词使用的差异。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学生多用复数主语人称代词;而个人主义文化影响下的本族语学习者多用单数主语人称代词。文章最后讨论了基于本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如果以改革开放为界把新中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的话,道德和道德教育也相应地有两个历史范畴。本文对两个历史阶段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原则、道德人格形象、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有非常曲折而辩证的表现,不是单一的,我国的道德和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同一个范畴的逻辑演变。德育内容从政治化走向了个人生活化,道德标准从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二元思维)走向了以二元思维为基调的相对主义,而道德文化最后实际上走向了单一化(一元化)。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文章对这两种价值观念的差异进行了剖析,并从哲学、宗教、地理、历史等方面来探讨了其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从比较美国和日本两种文化入手,分析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对英语和日语语言特征形成的影响。从代词的使用,对清晰/模糊表达的期待,非言语交际的使用三个方面比较了英语和日语在交际行为中的文化制约性。对语言交际行为中的文化冲突作出解释,并提示英语专业的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时须注意文化的理解与语境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以实证的方法从中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中美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作者身份”影响。认为受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美国大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频繁使用“我”以表明个人的立场和观点;而受传统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中国大学生则频繁使用“我们”,极少使用“我”,给人以“集体化声音”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中的信息转换 ,是指把原文中关于事件、状态、过程、物体、个人、地方和机构等方面的信息用目的语表达出来。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文化特点和表达习惯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 ,方能把原文的信息适切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从文化差异入手 ,探讨中英互译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源头 ,据此调整更换语言内容 ,达到成功沟通。  相似文献   

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强调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受到冲击,以独立个体意识为核心的新道德观念逐渐形成。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道德体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集体主义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一种价值。个人主义、实用主义、集体无理性等观念是社会转型期集体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些消极观念的存在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障碍的消除有赖于建立集体个人的双向良性互动机制 ,实行工作领域差别待遇、集体主义内涵的适时而进等措施 ,但根本的还要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艳蕾 《科技信息》2013,(1):272-272,280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最初的语言跨文化交际已不能满足国际交流的需要。本文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视角,以Yule George的会话风格理论与Tannen Deborah的会话风格理论为基础,结合Hofstede Geert文化价值观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探讨中美情景喜剧中的会话风格,以寻得影响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日大学生的对人关系价值观的比较发现,虽然根据国家的不同,中日的对人关系价值观的结构也有一定的不同,但现在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对人关系价值观一样,都同时具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间人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郑小艳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8):105-106,109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如果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注意这种差别,就很容易造成语用失误。本文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权力距离这两个纬度对比并阐释英汉语中由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导致的语用差异。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从本族语和文化中找到参照的坐标,还有助于我们对英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李新  柴志敏 《科技信息》2012,(13):171-171
谚语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人们的认知对谚语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有不同的文化认知。本文从跨文化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共同体现出的集体主义观,有利于读者打破固有的认为中国是集体主义、西方是个人主义的传统中西方文化观念,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了解认知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论人类困境的思想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困境又称为“全球性问题”,它是人类面临的除核战争威胁之外的最重大的问题。造成人类困境的思想根源并非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并不能使人类走出困境,产生人类困境的思想基础是形成于近代的个人主义思想,当今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大思想障碍也在于个人主义。要走出人类困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在全球范围批判个人主义,高扬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8.
房泽庆 《科技信息》2012,(9):217-217,196
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育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具有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本文通过对中西传统节日文化深层结构的挖掘,我们发现,在价值取向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儒家的集体主义,而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则体现了个人主义。在比较文化的视野中探讨中西节日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帮助我们客观、系统地去认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在我国,集体主义是科学人生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个人主义:误解与反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观,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争议。我们必须合情合理地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但这应该建立在对其辩证认识的基础上,以消除有关的种种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