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智能手机十分普及的今天,使用智能手机给中职学生带来大量便利的同时,也会附带一些不利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增加了学生的消费、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干扰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该文详细阐述了智能手机给带来的便利以及所造成的问题,并从疏和阻两方面对中职学生的智能手机提出了管理建议与对策,认为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利用第二课程吸引学生精力与娱乐想法,满足学生手机的充电需求,同时注重对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中职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学生的自尊心,提供学生管理的有效措施,探索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有效途径,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模式,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通过不断创新职业教育,适应发展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森林康养体验,在我国的中职学生教育体系中,迄今为止,尚没有针对学生的心理干预课程及实践活动,将森林康养体验活动纳入相关的第二课堂和心理健康教学,对学生的自信心、学习能力、生活独立、社交、对手机依赖性等方面进行森林康养现场体验教学及心理干预,减少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完善森林康养体验针对心理问题的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4.
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给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它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如何引导中职学生正确地使用电子设备,并使其能够辅助中职学生学习、生活,为今后的就业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一个新课题.分析电子设备对中职学生影响的原因,并就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飞飞 《科技信息》2010,(36):304-304
面对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十几年的经历以及河南省职业英语新教材的使用,从对学生的态度,学生特点,教材的使用,课堂内容及教学活动及学生能力培养几个方面阐述我的中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手机危害的认知情况。方法:课题组自行设计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华信学院330名学生关于手机危害的认知进行书面问卷调查。结果:3.4%的学生经常把手机放在口袋里,58.7%的学生睡觉时经常把手机放在枕边,46%的学生在睡觉时手机不会关机,54.7%从来没有使用防辐射设备,51%的学生在接打电话时手机一直放置耳边。结论:大部分学生在手机携带位置、辐射防护、接听方法等方面存在一系列误区,建议从相应方面入手使师生养成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笔者所教授的是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建立高效优质的信息技术环境。学生平时爱玩智能手机,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学手段,把玩手机变成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推动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网上做题、师生实时互动,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多点调动,告别课堂的枯燥与乏味。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如何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提起兴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把视线从手机转移到你的课堂?微视频的诞生,满足了中职学生对课堂的需求:时间短,一般在5~8min;有声音、有图像、甚至有动画,图文并茂、吸引眼球;知识点明确有针对性,主题突出;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有效的查缺补漏。微视频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MPR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⑴手机依赖问卷包括事实行为、行为倾向、认知、情绪和意志五个维度。⑵是否为学生干部和使用手机时间分别在手机依赖上差异显著。⑶被试在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上与常模持平,在掩饰性上低于常模;不同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在人格特征上差异显著;是否学生干部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使用手机时间在内外向上差异极其显著。⑷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性。⑸人格特质对手机依赖有回归效应。这说明不同身份(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与不同手机使用时间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不同手机使用时间)被试有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精神质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掩饰性对手机依赖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进行调查,了解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城镇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校担任学生干部的中职学校毕业生比非学生干部的学生使用更多的积极应对方式;独生子女的发泄与回避、寻求与支持上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1.
基于WAP手机学生成绩查询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手机的普及使用,利用手机上网原理,针对手机屏幕小和运行速度慢的特性,设计并实现了手机学生成绩查询系统,使学生在上网不方便时,通过手机查询成绩及其其它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手机、电脑的产生,网络的出现,便以其方便、快捷、即时的交流、阅读方式,迅速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一个组成部分,网上阅读已成为青年人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阅读可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开阔视野,但由于网络文学存在质量上的良莠不齐,青少年由于年龄等原因限制易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通过对中职学生阅读的引导,使他们多读书,读好书,进而爱上对中外名著的阅读。发挥阅读的教育、审美功效,促进中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叶昆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7):142-145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词典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访谈,对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运用手机词典辅助教学提出建议,将手机词典整合到课堂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14.
周学斌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6):78-79,76
本文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中职学生的来源、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来分析中职学生就业的正确目标定位、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及中职学生就业的误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但随着信息科技的创新发展,手机早已不只是局限于交流通讯这样简单,具备娱乐、上网、查询等多种功能,也正是因为多样化的功能,使之备受学生的青睐,生活之中,随处可见手机的影子,手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课堂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极为常见,因此,该文将对学生课堂手机情况,进行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的社会中,各个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说培养综合型的人才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尤其是中职学生的培养,更是非常重要。在吉祥宁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时,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本文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我校全日制大学本科生对手机辐射危害的认识情况,以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方法整群抽样法抽取一至五年级学生共347人,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手机辐射的态度、手机使用习惯及其产生的具体不适。结果 347人中有275人(79.3%)认为手机辐射有危害,手机辐射有无危害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  相似文献   

18.
[文题展示]B.大作文某英语报社就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进行了一项调查,并作了有关建议,请就此写一篇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短  相似文献   

19.
中职生如何学好平面广告设计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莹梅  唐新灿 《科技资讯》2009,(1):199-199,201
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有限的学时内让中职学生快速掌握多种平面广告设计软件的使用,通过经典案例教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目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中职学生如何学好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中职学校,学生上课睡觉、开小差、玩手机等现象屡禁不止。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上课常有违纪行为,种种问题得不到根治,时常困扰中职教师。长此以往,拉低教师的成就感及幸福感。该文分析中职课堂教学现状,阐述全脑教学的教学思想,再根据笔者这2年的在中职课堂教学应用全脑教学实践效果对比研究,提出全脑教学在中职课堂进行推广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