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具有记录和保存历史价值的纪实摄影来说,它能通过作品更加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人文精神,对于促进社会进步以及构建真实的生活框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当前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将有力促进纪实摄影的发展。该文以纪实专题摄影"集市"创作为例,谈新媒体环境下纪实摄影创作研究,旨在通过纪实专题摄影"集市"拍摄创作以及相关思考,使摄影作品发挥出激发广大学子早日关注社会,及时融入社会,为未来创新创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纪实性电视节目的大量涌现,让更多的人关注社会、干预生活,这是纪实电视令人瞩目的重要原因。纪实是一种创作风格,不是创作的目的。纪实电视不仅具有社会文化价值,更具有艺术审美价值。探究纪实电视的美学特征,发掘纪实电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和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朱秋霞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181-181,94
担负着传承记载人类文明责任的绘画艺术,它的纪实功能似乎会被摄影技术以最简单的方式剥夺,然而,摄影技术冲击却没有象人们最初担心的那样取代绘画艺术,它却成为绘画纪实功能蜕变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中国纪实摄影走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一段繁荣时期,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呈现出了系列新现象、新趋势、新问题。本文结合三峡主题纪实摄影实践,思考辩析束缚中国当代纪实摄影之症结,从人文精神与民间视角着手,探讨新时期的中国纪实摄影的突破方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围绕"Inside Out Project"艺术项目中的纪实摄影艺术化的表现媒介,通过对该项目创新手法的分析,帮助理解现代纪实摄影艺术化的理念,同时对目前中国纪实摄影的表现媒介单一乏味的现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林宇峰 《科技信息》2011,(21):194-196
自2006年开始,数码单反相机随着这几年市场的普及,逐渐从媒体新闻摄影、广告摄影、婚纱摄影等商业摄影的应用,变成更多摄影爱好者手里的利器,同时它也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设备越来越多进入学校摄影课程实践教学中。当学校对单反相机配备有所增加,如何选购好这种器材来满足摄影作品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就如何选用单反相机,作一定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陕北文化旅游摄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摄影这一近代纪实艺术的方法和技巧,拍摄出陕北独特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特色,能使广大旅游爱好者前来陕北进行旅游摄影创作.拍摄出更好、更具有生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优秀摄影作品.推动陕北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摄影为摄影创作打开了一片任意驰骋的新天地,它摒弃了传统的暗房技术不易控制、繁琐复杂、耗时费工等诸多弊端,代之以便捷直观、省时省力、容易控制等忧势,使摄影者们能随心所欲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获得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 任何一样科技新事物的出现,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改变。数字摄影,从它出现之日起,就以非常快的速度在飞向寻常百姓家。但是正因为它是高科技产物,很  相似文献   

9.
钟仕安 《科技资讯》2006,(24):173-174
一幅摄影作品是通过点、线、面、光、影、色等摄影语言来表现的。如何运用好这些摄影语言就涉及到摄影构思的问题。那么什么叫摄影构思呢?我认为所谓摄影构思即是在摄影作品创作过程中运用摄影语言来表现摄影画面的信息载负能力的思维过程。摄影构思贯穿在整个摄影创作过程中,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有人认为摄影不能算作一门艺术,因为它太简单了,它是利用照相机、感光材料对物象的再现。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对摄影认识肤浅的表现,一知半解的流露。简单的物象再现不可能成为一幅艺术作品。而要通过摄影构思和摄影家对生活原料的加工、整理、提炼,然后创作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国家行动的三峡移民,是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更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作为以直接记录反映社会现实所擅长的摄影来讲,国内一度出现了众多作品,比较集中地从视觉上呈现出移民的动态过程的现象。从长江三峡移民文化的历史成因着手,深入分析在江河背景下的三峡人地关系与移民心理特征,深层次地阐述摄影对于三峡移民主题的挖掘路径,提出在三峡移民启动二十年后运用纪实摄影手段、数字技术,结合当代艺术创作,从人类学、社会学角度进行影像考察采集等多种手段,以进一步深化中国摄影对于三峡移民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视觉化书写,完成对该题材的立体框架、全过程、大作品构建。  相似文献   

11.
摄影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学管理学上的重要课题,它直接关系到摄影教学、理论研究、摄影创作、摄影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办学层次与水平的重要指标.该文通过对高校摄影实验室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摄影实验室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使有关管理者正确能够认识和重视摄影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以推动高校摄影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摄影是一门纪实的艺术,作为视觉传达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广告中应用广泛;广告摄影必须传播真实的信息,必须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这两个专业特征的体现要靠精度的摄影技求。摄影是一门摄影师与光线合作的艺术。观察题材和表现题材都需要光,这里论述几种常见题材的拍摄方法及用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开放式构图具有独特的造型功能和很强的表现力,研究开放式构图对于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完美形式的艺术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图像生成技术的快速发展,此项技术被迅速运用在了摄影领域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AI摄影,它融合了数字技术、算法和艺术创作,拓展了传统摄影的想象边界,同时也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角。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加入,也引发了人们对于AI创作表达、真实性和艺术性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5.
摄影艺术纪实性、瞬间性和现场性决定了摄影艺术创作独特的美学特征。在摄影创作活动中,艺术直觉是以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它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艺术直觉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力”;忽视或低估这种“心力”,摄影的瞬间造型和敏感将会失去坚实的基础。在摄影艺术创作活动中,内心顿悟和艺术直觉的形成,不仅和生活积淀、艺术积淀有密切的关系,与技巧积淀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王伟 《华东科技》2013,(7):75-75
在以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主导的新传播环境下,摄影的创作方式、传播方式、审美样式及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首先是摄影文化真正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其次是摄影的创作理念及手法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再次是摄影传播模式与传播形态趋于平民化与大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贺享雍是巴山作家群最具影响的作家之一,其小说创作多关注农村生活,对当代川东北地区农村现状有所反映。自2013年以来,其陆续推出的系列长篇小说《乡村志》以纪实的手法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所经历的转型之痛和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8.
搞摄影工作只会操作器材和掌握造型技巧是不够的 ,要登上艺术殿堂 ,还必须具备生活积累和美学修养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提出了摄影工作者从美学、哲学的高度把握摄影的特性和创作规律 ,使创作的摄影作品有着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9.
色彩作为摄影画面创作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摄影造型中担当传递信息、使人产生联想等情感反应、渲染情绪、升华主题、叙事造型等功能,是摄影艺术创作中一个"有意味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臧崴臣  张连军 《科技资讯》2011,(16):235-235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摄影带来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和较为不同的摄影创作方式。摄影的范围非常广泛,而商业摄影也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商业摄影中,随着数码相机的出现,数字暗房技术的发展,因为其具备太多传统相机不具备的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商业摄影。本文通过数字影像技术在商业摄影中的应用,浅谈数字技术对商业摄影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