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语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是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是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这种焦虑情绪会挫伤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学生、老师可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论述,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受成长环境、教育环境、语言观、教学观、学习观、性格差异、认知能力差异和语言水平差异的影响,外语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经常出现错配或失配,这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影响了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探索有效策略应对外语课堂中的师生风格冲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互为依存。外语学习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一个名族、一种文化的系统认知。外语学习必须重视对该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的学习,外语教学也必须要加强对语言现象的文化导入。本文将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的差异性方面展开论述,并就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加强文化背景导入和培养学生外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交际训练。那么,外语学习单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自主地去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大胆的外语学习倾向。  相似文献   

5.
高校英语专业的第二外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第二外语的学习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针对这些因素来研究作为第二外语的韩语学习策略.影响英语专业第二外语韩语学习因素主要有:1.第二外语课程的课时量较少.2.考研的限制性.3.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4.课程设置单一.5.缺少语言环境.6.学习的趣味性不够.第二外语韩语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对二外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创造有利的语言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6.
李金英 《科技信息》2007,(26):218-218,250
本文对外语学习中的焦虑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焦虑对外语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从而使学生获得外语学习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方法,它突出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为学生学习外语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是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吴莎  欧阳偶春 《科技信息》2007,(29):253-253
笔者在教学和测试中屡屡发现不少学生存在学习焦虑问题(如口语考试时声音发颤等现象),而这类紧张势必影响学生的外语学习成绩。本文通过分析语言焦虑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总结消除学习者语言学习焦虑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虞晶 《科技信息》2011,(2):187-188
语言学习的成功与语言学习的动机紧密相关。戴炜栋和何兆熊教授认为动机理论可以主要分为四种:工具性动机、整合性动机、结果性动机和内在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外语教师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习动机是制约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外语学习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阶段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语言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语言学习信心,让学生充分建立自己的内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Horwitz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的分析和删改,设计一份20个问题的问卷,据此对100名东北师范大学非外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帮助外语教师系统地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所持有的学习观念,从而了解、重视这些学习观念对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息息相关。外语测试不仅是外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适当形式的外语测试,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潜能,了解学生学习进步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学习文化的重要工具。在外语教学中,通过外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外语学习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课堂交流直接作用于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从而创建一个有利于外语学习的环境.本文借助语料库,讨论了三个外语课堂交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思燕 《科技信息》2007,(8):139-140
中国语言学者和广大外语教师一直在探讨、实践各种不同的教学法,但都未能改变中国外语教育费时、低效的局面。从中国外语学习的具体环境出发,运用语言共性论和学习理论,阐释了对比教学法的理论和操作可行性、必要性和对于中国学生的合适性。  相似文献   

16.
教外语就是要训练学生使用外语的能力。尤其是对教成人外语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教师要让学生把学习语言的过程直接转化为使用语言的过程。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新式英语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归纳起来就是"翻译为主、听说跟上、语法为辅。"  相似文献   

17.
曹永红 《科技信息》2008,(31):258-258
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讲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焦虑情绪是客观因素中影响英语学习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外语的学习焦虑情绪是一个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英语教师对焦虑情绪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拟从焦虑、学生外语学习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以及教师降低学生焦虑程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习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 《科技信息》2007,(18):165
长期以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外语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言习得,文化习得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入手,分析了文化习得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学生文化习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Horwitz的《语言学习观念调查表》的分析和删改,设计一份20个问题的问卷,据此对100名东北师范大学非外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帮助外语教师系统地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所持有的学习观念,从而了解、重视这些学习观念对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外语学习动机和焦虑感是重要的情感因素,能预测语言学习是否成功。本研究旨在调查高校学生学习双外语时的学习动机和焦虑感。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学习双外语的动机水平都比较高,但他们学习第一外语的动机高于第二外语,不过,他们学习两种外语时的融入型动机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高校学生在学习第一外语时的焦虑感明显低于第二外语。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与焦虑感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因此,改善情感环境,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降低焦虑感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