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雪英 《科技信息》2008,(8):151-151
现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许地山,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偏爱于“人生皆苦”的佛学思想,试图以佛家思想来解释当时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其作品大都包含着浓重的宿命论思想,并发展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即“蜘蛛哲学”。但许地山是一个在不断进步的作家,“蜘蛛哲学”源于宿命论。又高于宿命论。甚至还能突破“宿命”的蛛网扬其所长,向社会提倡落花生精神。这种鲜明的创作个性使他赢得了众多的读者.也使他在文学史占据了不可抹煞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东北女作家萧红,因其禀赋才情和特殊的人生经历,创作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等优秀作品,再加上文坛巨擘鲁迅的支持,成为3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的重要女性作家之一。强烈的女性意识是她作品的一大特色,女性自我审视下的孤独情怀和倔强的抗争精神成为其创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3.
肖丽艳 《科技信息》2007,(8):133-134
许地山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大部分是女性,他选择女性做为主要人物的动因来自时代因素的激荡、宗教思想的融汇和自身情感的体验等三个方面,了解这些动因有助于分析许地山作品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试论许地山《春桃》中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和自由意志的赞美,是“五四”学作品中普遍表现的主题,也是“五四”所特有的生命意识的体现。许地山《春桃》中春桃这一人物所具有的大胆的反叛精神、坚定的独立信念以及自发的仁爱情怀,正是对这一主题淋淳尽致的展现,同时,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再理解,我们也能深刻体会许地山本人对女性解放问题的独特看法。  相似文献   

5.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小说《命命鸟》深刻地揭示了其以佛学为情感本体探讨人生,追问生命本质,探求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基于对许地山生平经历的透视及其作品的剖析,进而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佛性美学意蕴,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其独特的生命哲学思想及其对人类灵欲深处的生命探求。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位创作风格独特,极具个性魅力的女作家。她凭着高超的文学天赋、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怀着深切的悲悯情怀,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在作品中书写着自己对旧中国北方底层社会女性生活的悲剧性审视和对人性、对灵魂的深层扣问,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观照和对苦涩人生的悲悯与忧伤,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7.
纵览丁玲的现代创作,其创作心理所显示的女性意识与孤独意识存在着一种深度融合的关系,书写女性意识的同时也熔铸了作者深刻的孤独意识.整个现代阶段,其女性意识与孤独意识的表达时隐时显、若明若暗.这条消长相间的线索反映了丁玲现代创作的意识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8.
《古诗十九首》具有浓重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意识可以从其中的游子思妇诗中得到集中体现。游子和思妇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共同承受着因失意别离而造成身心双重的孤独寂寞,但两者的表现方式和排遣方法却不一样:游子表现为失意、困顿,思妇则表现为独守、等待;男子通过抑郁行乐和眷念家室故土来摆脱孤独,女子则是通过想像、因情入梦和自求多福来自我安慰以排遣孤独。他们在人人“同有之情”的孤独中从沉痛到解脱,体现了人类战胜孤独寂寞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房媛 《科技信息》2009,(10):133-133
沈从文成功地在他的作品中为读者构建起一个"世外桃源"——湘西世界,但他却因政治观念、文化选择及审美意识的独特,承受着几近半世的孤独。也正因其孤独意识的产生,使他所寻求的"精神家园"与积极的人性理想在创作中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10.
宗教意识下孤独心灵的抗争--评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思想矛盾,精神忧郁孤独的心理浪漫主义小说家,他以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而晦涩难懂的象征手法相结合,使其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创作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目前,我国对其短篇小说的研究略显不足,本文力求从霍桑的人生经历,宗教意识及人性观的角度对其短篇小说《胎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室内设计所采用的设计手法问题,依据环境媒介、物质内容具有向顾客、公众产生的述说内容、价值以产生共鸣的设计功能,提出了顺序感、协调感和纯净感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2.
六安南乡的陈姓,据《陈氏宗谱.原序》说:"祖籍徐氏江西进贤县旧族也。"《再修谱序》也说:"吾徐氏肇自江西进贤县。"而《三修谱序》说:"明大将军讳达,佐太祖定天下,以功封魏国公,赠中山王。世子辉祖袭爵,以不从靖难之乱,失成祖意,废弃终身。生子五,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仲智公迁六安,六之徐氏自是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作者考证了其中的缘由。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出版的三巨册近百万字的《许广平文集》包括三部分:回忆和纪念鲁迅以及记叙作者自女师大时代就开始的与鲁迅并肩战斗、工作与生活;有关鲁迅著作出版的筹划、介绍以及拯救鲁迅藏书、评论研究鲁迅的著作等;作者冲出封建大家庭,走向社会,成长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之一。这部内容丰富的巨著,清晰地记录了一位终生不渝勇敢捍卫鲁迅精神,保卫鲁迅文化遗产的坚强卫士的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14.
<百年孤独>中女性形象主要体现了人类精神的深刻境遇,塑造她们命运的悲剧力量之形成原因则是孤独,孤独的来源又从爱的失缺发端.  相似文献   

15.
咏物诗精细刻画、咏情诗心态随意,当为徐寅诗作当中的代表,除此之外,徐寅还有隐逸诗作等,而从咏物诗和咏情诗此二类最能体现唐末五代动乱对徐寅的诗歌创作心态的影响,且从中能发掘到当时的通俗文学对诗歌影响的痕迹,而两个方面的影响最终得出徐寅诗歌在所谓的五代诗格是出格的,他独出机柕,这是论文着重分析的两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晓羽 《太原科技》2003,(5):89-89,91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至关重要。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色彩搭配和美感关系和在课改中加强整体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徐贵祥军旅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活丰满。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文革”前17年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深入发掘和对敌我双方人物形象客观深入的刻画。新时期以后,军旅作家由描写战争转变到描写战争中的“人”,对英雄进行重新审视,把英雄当“人”来写,这方面,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显得相当丰满鲜活。  相似文献   

18.
健美操有着自身的固有价值和魅力,深受群众喜爱,为了进一步对健美操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指导教学训练,本人对健美操的节奏感、美感和情感的基本特征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从自身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健美操的锻炼价值和在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中的普及性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百年来,美国影视作品中的华人形象从勤劳但地位卑微、聪明但品质低下等负面形象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还出现了一些正面形象。这篇论文侧重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与梳理,同时论述了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是晚唐的一位重要诗人,他存诗约600首,题材相当广泛。但无论是何种题材,都蕴含着他深深的责任意识——对国家民族、人民百姓和家庭妻儿的深切关注与牵挂,对天下大事、家庭小事真挚的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