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洞大餐     
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一直猜测银河的中心潜伏着一头巨大的怪物──黑洞。这是一个规模非常巨大的黑洞,恰好位于我们的轮状星系──银河系的正中。天文学家认为;既然其他星系中存在黑洞,因此银河系中也可能有黑洞。 但要找到黑洞,却并非易事。我们所熟知的可见光不能逃离黑洞,因此银河系中央是否真的有一头怪物;一直是个谜。 许多年来,观测者们一直在窥探银河系的中心。恒星和气体围绕银河系的中心快速移动,这暗示那里确实隐藏着某种庞然大物。但它是什么呢?如果它真的是黑洞,无线电望远镜应该能探测到一种信号,那就是超高热气体旋…  相似文献   

2.
新近对银河系扰动中心的射电观测已为下列想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即银河中心有一个大黑洞,它是银河活性的能源。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天文学家用加利福尼亚Cla-rk Lake射电天文台的低频天线阵探测到两个射电  相似文献   

3.
前沿     
正科学家发现迄今持续最久的超大质量黑洞十几年前,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来自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X射线准周期震荡信号——"黑洞的心跳"。十几年后,天文学家发现这个信号仍在持续。这个特殊的黑洞是一个距离地球6亿光年,具有2百万个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目前,科学家正对多颗卫星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与银河系内的小质量黑洞作对比,以期获得对黑洞附近的物理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天文学家们通过“褐雨燕”卫星,历史上首度成功地观测到浩瀚宇宙中的“大事件”——一个宇宙黑洞的诞生,首次探测到持续时间极短的伽玛射线爆发衍生的可见光。  相似文献   

5.
张天蓉 《自然杂志》2016,38(2):87-93
2015年9月14日,LOGO探测到来自两个质量分别为29个太阳质量和36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人类第一次探测到黑洞并合事件,也是第一次探测到来自宇宙的引力波信号。那么,什么是引力波?什么是黑洞?它们是怎么发生碰撞的?碰撞后又发生了什么?本文将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6.
黑洞是一个超密天体,当大质量恒星耗尽其全部热核燃料后,便坍缩成黑洞.天文学家还认为,类星体的中心存在着几十亿个太阳质量的巨大黑洞,类星体是位于可观测宇宙的边界上的极亮天体.在星系(如我们银河系)的中心也同样存在着黑洞.理论物理工作者曾计算得:一个黑洞的特性可由质量、电荷和自  相似文献   

7.
许梅 《科学》2004,56(6):45-45
据英国New Scientist,2004,183(2461):14报道,位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被天文学家认为是喷射出物质和能量汹涌喷流(jets)的源泉。最逼真的计算机模拟显示:当黑洞旋转时.将环绕着它的磁场扭绞得非常紧密.以至于当这种磁场松卷时就向空间喷吐出大量粒子达数十万光年之遥。天文学家们已探测到从数千个被称为强射电类星体在射电波段发射出的喷流,但对于被认为是由十亿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提供能量的喷流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天文学家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窗     
中等质量黑洞被发现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黑洞。科学家认为,新发现的这个体积中等的黑洞将能够最终为揭开宇宙中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新的线索。 黑洞是一种密度极高的宇宙天体,每个星系里都有它的身影。天文学家之所以对黑洞感兴趣,是因为对黑洞的了解有助于揭开星系形成之谜。科学家早已经在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发现了不少黑洞,其中一些属于庞大无比的重量级,其他的则属于不大起眼的轻量级,可是却没有中等大小的黑洞。一些天文学家怀疑,这其中一定还有一个环节没有被发现。最近,美国天文学家终于在…  相似文献   

9.
黑洞虽然迄今尚未被人类直接探测到,但是它的种种神奇特性,已成为科幻小说(电影)的主题,由于它的极强引力场,使它成为宇宙空间的陷井,万物一旦落入,永无出洞之日。即使是光,也无法逃脱。它像一只贪婪的怪兽,吞食着邻近的气体、星球,天文学家说,巨型黑洞的肚子里,藏着一个星系(2000亿颗太阳)的物质;最小的原始黑洞(比氢原子小)也有喜马拉雅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天文学家们通过"褐雨燕"卫星,历史上首度成功地观测到浩瀚宇宙中的"大事件"--一个宇宙黑洞的诞生,首次探测到持续时间极短的伽玛射线爆发衍生的可见光.  相似文献   

11.
胡一鸣 《自然杂志》2016,38(2):79-86
2015年9月14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来自两个恒星质量黑洞并合所产生的引力波信号GW150914。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正式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步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本文就什么是引力波、如何探测引力波,即这次探测相关的种种细节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虽然理论物理学家们早就假定了黑洞的存在,但今天黑洞仍然是天文学家们最难以捉摸和捕获的对象。最近,一组美国和加拿大的天文学家在波士顿举行的会议上宣布,在离银河系不远的被称之为大麦吉兰利(Large Magellanic)星云的星系中发现了一个黑洞。当然,天文学家们实际上并没看见它,仅从一些奇特的现象中推断出附近存在一个黑洞。首先,通过人造卫星观察表明在空中有一个强大的X射线源,接着,天文学家安内·考莱(Anne Cowley),大卫·克莱普顿(David Cra-  相似文献   

13.
黑洞和星系,到底先有哪一个?由于大多数星系的中心都有巨型黑洞,天文学家们想搞清这些宇宙巨物是不是产生星系的种源.然而,黑洞也具有巨大的破坏力,按照推理,它们也本应该阻碍星系的发展.于是,天文学家们做了一个判断--黑洞是首先存在的,在2009年美国天文学会年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文学家又描述了这个判断.专家们说,基于该判断的发现,将会使科学家们对星系的诞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黑洞故事     
黑洞理论是1784年由英国地质学家提出来的,得到了爱因斯坦和史蒂芬·霍金等著名科学家的证认,而且大量空间探测也证明了黑洞的存在。然而,最近有天文学家宣称,所谓黑洞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如果这一说法能够得以证实,那么黑洞理论就将被彻底颠覆。难道黑洞理论真的错了吗?我们特邀专家撰写文章,以帮助读者了解有关背景资料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家已在过去二十年里发现宇宙中产生大量能源的所在,一种来自宇宙的辐射线为我们直接研究银河的中心“能源”提供了条件,使我们能够探测产生巨大能量的类星体,并提供有助于我们探查黑洞的一种独特的信号,它就是宇宙中最短波长的伽玛射线。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旋绕在巨大的黑洞周围灼热的“吸积盘”。  相似文献   

17.
阅读·评论     
<正>2015年9月14日,人类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201 9年4月10日,我们第一次看见了黑洞的模样。整个物理学界为之沸腾。一个多世纪以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从那时起,黑洞的奇异和谜一般的特性便激起了科学家和大众的好奇心。《黑洞之书》将带领读者展开一场探索黑洞奥秘的神奇之旅,令人眼界大开。从史瓦西  相似文献   

18.
<正>在利用3架探测器进行了仅一个月的新一轮观测活动后,物理学家于2019年5月2日发布新闻公报说,他们发现了更多的引力波。自2015年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以来,这些探测器已探测到13次由双黑洞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两次由双中子星碰撞产生的引力波,此次又探测到可能由黑洞和中子星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与此同时,伴随着探测量的不断增加,一位理论学家取得的一项进展,有望改变研究小组分析信号的方式,从而使检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9.
贻方 《自然杂志》2007,29(1):6-6
银河系恒星之间广阔的空间并非空空如也的,而是沸腾着宇宙原始物质,既有来自正在爆燃的恒星的辐射,也有来自旋转的黑洞的辐射。这些爆燃的恒星中的一些正处于冷凝形成一个新的恒星或行星的过程。如今,天文学家首次探测到一个带有负电荷的分子,称之为阴离子。这种长期缺失的生命要素的发现,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有关星际化学的问题。射电天文学家通过分析微弱的射电信号已经发现130种不带电荷的中性分子,如碳、氢和氧等,以及14种带正电荷的分子。天文学家们一直尝试着寻找阴离子,因为它们是生命形成必需的要素——只有阴离子和其相对的阳离子结合才能产生有机物。目前确定详细的空间分子光谱仍然存在极大的困难。另外,高能辐射遍及整个宇宙空间,比如紫外线、X-射线、以及γ射线,而这些辐射更容易破坏产生阴离子所需的负电荷。  相似文献   

20.
前沿     
正1天文学家测定7?300万光年外黑洞质量天文学家们成功测定了7 300万光年之外一个超大黑洞的质量,测量数据显示这个黑洞的质量约为6.64亿倍太阳质量。此次测量达成了史无前例的高精确度。天文学家们表示,这项工作将帮助他们确定宇宙中大型星系的命运,帮助他们以更高的精度测定另一组关键数据,即黑洞所在星系的总质量和黑洞本身质量的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