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天坑宏伟壮丽、石林形态多姿、地下洞穴纵横交错。以天坑、石林和溶洞三绝共生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冠绝天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教科书式地质景观"。  相似文献   

2.
兴文石海集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于一体。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属四川盆南山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公园内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兴文式喀斯特地貌,地表溶洞、石笋、石林、峰丛、天坑星罗棋布,地下溶洞、暗河交相辉映。公园内的碳酸盐地层形成于距今4.9~2.5亿年,含有极其丰富的海相古生物化石。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三绝共生”的喀斯特地貌和僰人历史文化、苗族现代文化形成了景区特色。一绝:中国天然游览长度最大的溶洞——天泉洞,是兴文200多个洞穴中著名…  相似文献   

3.
范晓 《大自然探索》2010,(10):37-41
水滴石穿。水对石灰岩的溶蚀,在地表形成了诸如峰丛、峰林、石林这样的奇异景观;同时,地下水流像蚯蚓一样,把地下的岩层也搞千疮百孔,形成复杂的暗河与洞穴。这些暗河与洞穴不断扩展,反过来又影响地表的地形,形成诸如漏斗、天坑等喀斯特地貌。  相似文献   

4.
祖国山水真美丽,这里不仅有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也有巧夺天工的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乐业天坑和黄果树瀑布等等,从科学上分析这些景观,你会发现它们都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裸露在地表的石灰岩在雨水的洗礼中创造出来的.我国有1/4的陆上面积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因此,我国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10,(10):42-44
天然形成的天坑是一种喀斯特地貌景观,又被称为沉洞、岩溶塌陷、陷坑、地下川、落水洞、洞状陷穴等。天坑是石灰岩或白云岩在水的作用下逐渐被侵蚀而产生裂隙、落水洞、潜流和洞穴等地面凹陷和沉降的一种自然现象,天坑的形成过程是喀斯特岩溶地形中常见的一种化学溶解过程。  相似文献   

6.
天坑,是人们对地理学上喀斯特地质中漏斗的俗称。天坑景观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丹青长卷,大自然以肆意挥洒的写意将唁斯特地貌千姿百态的景观呈现给世人。石林、峰林、溶洞、洼地、天生桥、落水涧、盲谷、漏斗、竖井·包容万象,应有尽有。特别是雄居世界第一的小寨天坑,坑口四面绝壁,如斧劈刀削,宏伟壮观。  相似文献   

7.
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处于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的丘陵—山区地带,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川南著名的珙县—兴文大背斜(岩层因褶皱上拱形成的穹窿状构造)的东部.因为这个背斜构造的隆起,原来埋藏于四川盆地中生代红层之下的古生代石灰岩地层得以暴露,并形成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广袤的亚热带土地上,有着这样一种特殊地形:它拥有锥状峰林、坡立谷、石林、石沟、石牙、漏斗洼地、阴潭、溶洞、落水洞、地下河、间歇泉、瀑布等形态,这就是喀斯特地貌。中国的南方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孕育了很多珍稀动植物种群。  相似文献   

9.
祖国山水真美丽,这里不仅有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也有巧夺天工的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乐业天坑和黄果树瀑布等等,从科学上分析这些景观,你会发现它们都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裸露在地表的石灰岩在雨水的洗礼中创造出来的。我国有1/4的陆上面积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因此,我国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这种景观不仅在陆地上存在,在地下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有如垂挂状的大型帷幔,有高悬在洞顶上的如丝般柔软的石旗、犬牙交错的石钟乳和薄如蝉翼的鹅管,还有几乎不受地球重力吸引的石盾、石花、月奶石以及贯穿洞穴上下的石柱,顺延洞壁而下的层层石幕,…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省南隅,有一处气势磅礴,巍然壮观的岩溶地貌,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兴文奇峰异洞,它以城南60里的兴晏公社境内最出类拔萃。这里地表岩石纵横,奇峰林立,绵延起伏达30里。已探明的溶洞100多个,其中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有20多个,由于这里千古溶洞数不胜数,奇石怪柱比比皆是,因此被人们誉为“石林洞乡”。石林洞乡堪称是四川一处奇特的自然风景区,它的特色是地上石林与地下溶洞结合,地表石峰、石林、怪石拥簇,溶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并存,洞底暗河、深潭错落,暗河中稀有的“玻璃鱼”和“亮虾”别具景致。此外,石林洞乡附近竹翠花红,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是四川不可多得的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11.
<正>什么是“喀斯特地貌”?以九寨沟、黄龙为代表的岷山式喀斯特和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有什么异同?让我们跟随地质学家范晓老师,在欣赏喀斯特自然奇观的同时去探索其中的自然奥秘吧!岷山式喀斯特广布于桂、黔、滇、川、湘和鄂诸省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重庆武隆等)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喀斯特景观带之一,它的一些典型景观地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3月以来,我国各地有关"天坑"的报道不断出现,使得"天坑"这个地质名词成为大众关注的一个话题,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虑甚至恐慌:这些"天坑"的出现与地震有关吗?与"2012"有关吗?导致这些"天坑"出现的因素究竟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为帮助读者寻找正确答案,本刊特别策划了《"天坑"之谜》专题。  相似文献   

13.
<正>相比于广西、云南的喀斯特地貌,重庆的喀斯特景观似乎没有那么响亮的名气,但这里的喀斯特突破了人们所熟知的喀斯特峰林、峰丛等"传统"景观,更多是表现在纵深数百米的竖井、天坑、地缝等负地貌上,它们隐匿于深山和茂密的树木之中,往往难以到达,不能作为旅游地进行开发,甚至很多还不为人类所触及,是公众陌生的事物。可能正是这样的原因,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探索它们的行列。  相似文献   

14.
李亮 《科学之友》2001,(12):14-15
大自然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神秘的地质奇观.位于广西乐业的天坑群就属于这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分布在云贵高原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发现的17座天坑类型各一,被称为"天坑博物馆",尤其以名为"大石围"的最大最神秘最具有科研价值.通过卫星测量仪测出,它深度为613米,东西长600米,南北长420米,坑底原始森林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石林漫笔     
云南的石林风光早就令我心驰神往了,这次亲临其境,饱览畅游,终于圆了一个盼望已久的梦。时值初秋,在一个艳阳高照,金风送爽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位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索有"天下第一奇观"之称的路南石林风景名胜区。路南石林分布甚广,在路南全县10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都有石林群分布,其中可供开发和游览的有李子箐石林,乃古石林、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地质学家开始研究天坑地貌,并组织进行了十余次的中外联合天坑探险科考活动。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天坑有94处,超过半数在中国。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在近100平方千米内发育有28个天坑,而全球包含3个和3个以上天坑的区域共有17处,数量均不超过10个。因此地质专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是世界第一天坑群。  相似文献   

17.
正石林是地球上的一种奇特地貌,它们一般以灰色为主。不过一种红色的石林却颠覆了人们的印象:它那红艳如火的"皮肤",配上怪石嶙峋、奇峰兀立的外表,实在太令人震撼了。这种独特的红石林"生长"在湖南省湘西古丈县。赶快出发,到那里一饱眼福吧!红石林可以说是大自然的稀罕之物,湖南湘西自治州古丈县境内的这片红石林,面积约有30平方千米,它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处在寒武纪形成的红色碳酸岩石林。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的造山运动,在地处云贵高原南麓的广西乐业县形成一道美丽的S型地质构造.正是这一道S型的地质构造,加上喀斯特岩溶和充沛的降雨,使乐业县成为世界上大型天坑最密集的地方,成为世界"天坑博物馆".今年4月¨日,中外联合科学考察探险队确认其是世界第一大天坑群.自2000年6月中外联合科学探险队开始对她进行考察探险以来,已经有多项令世人震惊的发现,并留下了许多待解之谜.归纳起来,有以下10个谜面.  相似文献   

19.
范晓 《大自然探索》2010,(10):33-36
自2010年4月初媒体报道广西东兰、贺州等地因地面塌陷出现一系列“天坑”以来。全国各地发现“天坑”的报导如野火蔓延,几乎不绝于耳。这给公众带来了很大的疑惑和恐慌: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会有这么多的“天坑”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10,(10):28-32
2010年3月以来,我国各地有关“天坑”的报道不断出现,使得“天坑”这个地质名词成为大众关注的一个话题,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虑甚至恐慌:这些“天坑”的出现与地震有关吗?与“2012”有关吗?导致这些“无坑”出现的因素究竟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为帮助读者寻找正确答案,本刊特别第划了《“天坑”之谜》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