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KLM钛宝石激光器中腔色散不共轴效应对腔内频谱展宽的影响, 发现当激光器亚腔工作在谐振腔下稳区共轴点附近时, 腔色散不共轴效应对腔内频谱展宽的限制被减弱, 有利于产生宽带频谱. 基于此理论, 在自建的钛宝石自锁模激光器上产生了从650~1000 nm超宽带频谱, 是目前采用钛宝石晶体长度为3 mm的类似腔结构的钛宝石激光器所产生的最宽频谱.  相似文献   

2.
在南美洲的瓜波雷河流域,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莽莽的热带丛林内.长久以来.一直被神秘的气氛所笼罩.与世隔绝,令人望而止步.更可怕的是,传说中嗜好吃人肉的土巴厘部落,就生存在这片森林内.  相似文献   

3.
宋子硕  费贤  张浩力 《科学通报》2019,64(35):3758-3770
单线态裂分是通过一个自旋允许的过程,将一个单线态激子转变为两个三线态激子的过程.借助这一过程,可以将高能的光子转换成两个低能的三线态激子.如将单线态裂分材料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器件,有可能显著提升光电转化效率,突破Shockley-Queisser极限.近年来,单线态裂分材料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回顾了单线态裂分材料的发展历史,整理了近年来发展的新材料,总结了单线态裂分现象在不同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发展新单线态裂分材料以及单线态裂分效应在器件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突触是两个神经元间发生机能联系的地方.近十余年发现一种交互突触(reciprocalsynapse),即在一个突触内,突触裂两侧的突触膜上各有活性点,彼此互为突触前、后的成分, 两侧的突触传递方向相反,其机能一侧为兴奋性的,另一侧为抑制性的.这种突触多见于树-树突触内,在体-轴突触和树-轴突触内也见过.  相似文献   

5.
一种罕见的泥裂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泰然  何国琦  韩宝福 《科学通报》1998,43(17):1903-1904
泥裂是一种常见的层面构造,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至塔什库尔干中巴公路旁所发现的锯齿状泥裂却是极为罕见的现象(图1).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个锯齿的顶点都有一个小动物的足迹,显然泥裂的形成是受到小动物爬行产生的微小扰动所控制的.图1还显示了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图上部的横向泥裂(F1)的锯齿比较均匀,下部的纵向泥裂(F2)则不太规则,而且受到了横向泥裂F1的控制,在越过横向泥裂之后,F2泥裂没有再沿动物的足迹裂开.从图1似乎可以进行这样的推论:横向泥裂F1形成时正中泥巴处于张裂的临界应力状态,当动物从上面爬过时给予的扰动…  相似文献   

6.
张光寅 《科学通报》1981,26(15):958-958
动态稳定腔是一种激光输出特性对腔内各种扰动不敏感的谐振腔。Chesler等人(1972)从光模对腔镜轴向轻微移动的不敏感性这一要求出发,提出了动态稳定腔的问题。同时,Steffen等人(1972)从光模对腔内热透镜效应的扰动的不敏感性另一要求出发,也提出了动态稳定腔的问题。我们利用传播  相似文献   

7.
王之江 《科学通报》1964,9(3):269-269
对光频区的电磁波而言,由于波长远小于腔的线度,光在腔内的传播和分布可用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的方法来决定,并可用适当的光學技术来改变它。这就使在大尺寸的諧振腔内有可能只容許单个状态的光振蕩,亦即可能构成大尺寸而又是单波型的腔。一、波型分类和双反射面腔的波型数  相似文献   

8.
对一个承德紫苏辉石和一个Bamble顽辉石的(100)裂理面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谱(AES)深度剖析研究, 并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 (100)裂理面表面的化学组成与体相有明显差别. 与体相相比, 裂理面表面上Si在金属原子总数中的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 Ca和Al是增加的, Mg则减少. 2000 s的AES深度剖析表明, 在近70 nm深度内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比随着深度略有起伏, 但平均值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承德紫苏辉石中的Si除外);承德紫苏辉石的Al和Si呈互为消长的关系, 这是因为Al-Si是以类质同像替代关系存在的. AFM图像显示(100)裂理面上有成层状生长的多边形形态的丘状生长物, 厚度可在零至几百nm, 它们是在裂理面上次生生长的层状硅酸盐矿物. 上述现象的观测和基本规律对认识风化作用和水岩反应的机理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称四取代六元瓜环的合成及其2,2-联吡啶主客体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二甲基取代甘脲的二醚与甘脲二聚体成功合成了新型取代六元瓜环——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 该瓜环的结构已被晶体结构鉴定、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方法所证实, 分子中所含两个二甲基取代甘脲处于对位. 1H NMR表明该瓜环容易与吡啶衍生物形成主客体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笼状化合物——瓜环与六次甲基四胺自组装结构的NMR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申永强  薛赛凤  赵云洁  祝黔江  陶朱 《科学通报》2003,48(22):2333-2337
利用1H NMR技术, 对各类瓜环与六次甲基四胺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装实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六次甲基四胺可与五元瓜环发生端口相互作用形成自组装分子胶囊壳以及一维超分子结构; 与七元瓜环发生笼体相互作用可形成自组装的主客体包结物, 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盐与七元瓜环不仅发生笼体相互作用, 同时还存在端口相互作用而形成自组装的分子胶囊. 实验结果还表明, 虽然具有相似的端口及内腔结构, 十甲基取代的五元瓜环与六次甲基四胺没有明显作用; 六次甲基四胺与六元瓜环以及八元瓜环也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守瓜取食行为的机理及黄瓜的化学应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垂华  梁文举  杨晓  张茂新  胡飞 《科学通报》2004,49(13):1258-1262
黄足黄守瓜先用口器在黄瓜幼苗叶面划圈, 然后再取食圈内叶组织, 但黄足黄守瓜却直接取食离体黄瓜子叶, 而不发生划圈取食行为. 研究显示, 黄守瓜这一有趣的划圈取食行为和黄瓜的化学应答显著相关. 当黄瓜被黄守瓜取食后, 子叶中葫芦素C的含量在60 min内增加10倍以上, 15 min后子叶还出现葫芦素Ⅰ, 并在60 min内达到75 mg/g鲜重的水平, 而且黄瓜子叶中这一高水平的葫芦素至少要持续24 h. 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葫芦素C在10 ~ 250 mg/g浓度范围刺激黄守瓜取食, 250 mg/g以上浓度则抑制黄守瓜取食; 而葫芦素Ⅰ在50 mg/g浓度就抑制黄守瓜取食, 尤其是和葫芦素C混合后, 对黄守瓜取食的抑制效应显著增加. 结果表明, 黄瓜通过增加葫芦素种类和浓度以避免被黄守瓜进一步侵食, 而黄守瓜为了应对黄瓜的这一化学响应机制, 采用先划圈阻断黄瓜圈内叶组织合成葫芦素和使圈外葫芦素不能迁移到圈内, 以保证能取食圈内叶组织. 黄守瓜的取食行为和黄瓜的化学应答是它们为生存而形成的一种巧妙的自我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磁外科(磁外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型学科,以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全世界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磁外科技术按照其应用方式和原理的不同分为以下5大类:磁压榨技术、磁导航技术、磁锚定技术、磁悬浮技术以及磁示踪技术.其中,磁压榨技术利用磁力的特殊性质来完成临床上某些特定的操作,如脏器的连接再通、组织的压榨闭合、管腔内容物的限流等.磁吻合技术作为磁压榨技术的重要分支,其本质是利用磁力代替缝线和钛钉的牵拉力来完成组织管腔吻合或再通的技术.目前,磁吻合在临床中主要应用于以下3个领域:消化道管腔吻合、消化道闭塞/狭窄的再通以及血管吻合.磁力消化道管腔可应用于不同消化道管腔之间的吻合,将消化道管腔吻合由传统的"贯穿式"吻合转变成"非贯穿"吻合,极大地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针对消化道管腔闭塞/狭窄疾病,磁吻合技术为此类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无需通过开腹或者开胸便可完成管腔的再通,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创伤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可以为某些传统方法无法治疗的疾病提供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磁吻合技术还可应用于血管的端-端、端-侧以及侧-侧吻合,吻合过程操作简便,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器官血流的重建,缩短了靶器官的缺血或瘀血时间,使得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该技术已在冠脉搭桥、门腔分流以及器官移植等手术中成功应用.磁性装置的表面改性处理以及外形设计是磁吻合技术在临床应用的两大关键问题.磁性装置的表面改性方案主要取决于其在生物体内停留的时间,而磁性装置的外形设计主要取决于拟吻合管腔局部的解剖因素和磁体导入途径以及吻合所需要的磁力大小.鉴于磁吻合技术在管腔吻合以及管腔闭塞疏通中的巨大应用潜质,未来磁吻合技术将在为其他腔道(输尿管、尿道等)吻合或疏通方面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天,某医院收进一位男性病人,64岁,不规则发热已一月。医生检查认为是慢性败血症。经用大量抗菌素治疗,却无效而死亡。为查清病因,对尸体进行了解剖。使医生们惊奇的是,死者右心腔内三尖瓣上,竟斜插着一枚市售7号缝衣针!针长2cm,针尖刺向心室腔,针尾在心房腔内。针的表面不光洁,已发黑,针与瓣膜牢固粘连,不能轻易拔去,表明它在心脏里已有较长时间。医生询问了死者家属,了解到死者生前没有明显外伤史,身体表面亦无明显疤痕。  相似文献   

14.
韩凯 《科学通报》1979,24(2):67-67
一般低损耗激光谐振腔内的光强度(单位面积的单程功率)是腔外光强的(1-R)~(-1)倍,R是输出反射镜的反射率。所以为了充分利用基波功率产生光学二次谐波,采用腔内产生二次谐波的方案是最有成效的。典型的腔内产生二次谐波的方案是同轴式的,其中Geusic等人的工作是最有成效和有代表性的,他们报道了使用自孔径选模和装在腔内的Ba_2Na(NbO_3)_5  相似文献   

15.
陈文振  杨强生 《自然杂志》1998,20(2):118-118
Gordon等曾对矩形腔内的一维非接触熔化进行了熵产分析,得到最优的加热熔化方式.不过由于他们假设了熔化过程液体层内完全线性导热的条件,因此,所得结果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则要讨论接触熔化过程的熵产.  相似文献   

16.
刘贵龙 《科学通报》1993,38(16):1449-1449
Doi从1983年起对可裂H-余模代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1986年与Takeuchi一起给出了可裂H-余模代数的结构定理,即,若A为可裂右H-余模代数,则A≌A_(?)#_σH。该结构定理有较强的概括性(例如它推广了群分次环的相应结论),Blattner与Montgomery用此结论来研究交叉积A#_oH.H-余模代数的对偶概念是H-模余代数。Doi也曾讨论过H-模余代数,但始终没有给出余可裂H-模余代数的结构定理。本文先定义交叉余积,并利用交叉余积给出余可裂的H-模余代数的结构定理。定理与可裂余模代数的结构定理有类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韩布兴 《科学通报》2019,64(31):3153-3155
<正>催化加氢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被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医药、燃料等的合成.氢气的活化可以通过其均裂或异裂活化实现.在多相催化中均裂加氢更为普遍,而氢的异裂需要克服较高能垒,较难实现.不过,在不少加氢反应中氢异裂更有利于极性不饱和基团的加氢~([1,2]).如何发生氢异裂,氢异裂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等问题一直是多相催化加氢反应中研究者感兴趣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压电材料的裂尖对数奇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庆华  余寿文 《科学通报》1996,41(2):118-121
对于各向异性体平面问题,其裂尖奇异性的研究常采用Lekniskii公式和Stroh公式,如弹性材料和压电材料.与已有文献所得结果不同的是,本文报道了压电介质中的裂尖对数奇异性.对于一均匀各向异性压电介质中的半无限长裂纹,研究表明,当r趋于0时(r为裂尖至考察点的距离),其裂尖奇异性为r~(-1/2),或为r~(-1/2)Inr,r~(-1/2)In~2r和r~(-1/2)In~3r,这取决于边界齐次方程根的重数及重根性质.  相似文献   

19.
运用?CT成像、X射线衍射等方法,构建了考虑砂砾矿物成分与分布特征的非均质砂砾岩的三维重构模型,采用基于连续介质的离散元程序(CDEM)模拟分析了不同水平地应力下砂砾岩水力压裂裂缝的起裂与扩展行为.通过与均质砂岩计算结果的对比,阐述了水平应力比变化和砾石颗粒对砂砾岩压裂裂缝起裂、扩展和空间展布的影响.同时,完成了非均质砂砾岩和均质砂岩物理模型的水力压裂试验,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砂砾岩的非均质性显著影响压裂裂缝的起裂和扩展行为.相同应力条件下砂砾岩压裂裂缝的起裂压力小于均质砂岩起裂压力,随水平应力比增大两者起裂压力的差异逐渐减小,非均质性强的砂砾岩的起裂压力受水平应力比变化的影响较小.无论非均质砂砾岩或均质砂岩,水平应力比变化均影响压裂裂缝的空间展布和形态.  相似文献   

20.
张青  赵研英  魏志义 《科学通报》2009,54(20):3046-3049
通过对腔内元件进行色散分析, 在啁啾镜色散补偿技术的基础上, 采用四镜环形腔结构, 在功率为7 W的连续532 nm激光抽运下, 成功实现了脉冲宽度小于10 fs的超短激光脉冲的输出, 脉冲重复频率可达到1.1 GHz, 通过未镀膜的尖劈耦合输出的脉冲平均输出功率为30 mW, 光谱全宽覆盖了670~920 nm波段的超宽带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