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     
借助高速摄影机的帮忙,科学家已经记录下世界上最快速和最残忍的袭击:一只螳螂虾用它的棍形前肢对一只蜗牛予以重击,速度达到每秒23米。到目前为止,这种打击的速度是最快的。这一疯狂的速度足将蜗牛壳击碎。当录像慢放时,  相似文献   

2.
虾兵蟹将     
虾和蟹都有对称的五对步足,无论虾还是蟹,它们的头部和胸部都是连在一起的,都披着或厚或薄的壳.我们一般常常看到、听到或是吃到的螃蟹和虾都是属于甲壳纲十足目的动物.十足目可是甲壳纲34个目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目,全世界已知的种类约有1万多种,其中海产的占89%,淡水约占10%,还有1%是陆栖的.螳螂虾(也就是通常说的皮皮虾)虽然也是甲壳类,但是因为它的头胸甲不能完全覆盖全部的胸节,不能算是真正的虾,因此人们把现有的大约400种螳螂虾归属于口足目.  相似文献   

3.
有趣的螳螂     
螳螂是昆虫界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种昆虫,全世界有2,000多种,我国已知有50种左右。螳螂名字多,螳螂身体窄长扁平、细长颈子上顶着一个三角形的小脑袋,脑袋很灵活,能向各个方向转动。复眼很大,颈子特别长,头颈和前胸在一起几乎占体长的一半,因此被称为"长颈虫"。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物的自我保护海洋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不少海洋动物有不同的自我保护方式。对于生活在珊瑚礁内的小型动物更是十分有趣。最引起科学家感兴趣的是“清洁工”,小红虾─—一种很容易被其它动物吃掉的动物。这些小虾栖息在珊瑚上露头并开始跳复杂的舞蹈,礁石动物把这看成...  相似文献   

5.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一个完整的地球生态体系已经形成。这个生态体系的结构和现代已经非常类似,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巴”的宝塔形结构。在寒武纪的海底,和澄江动物群共生的海藻生长得非常繁茂。在海底泥沙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掘穴的蠕虫,如线形动物、鳃曳动物等,  相似文献   

6.
正动物哺育其他动物幼崽的行为已经在270多种动物中得到证实。美国蒙特利湾海洋馆中一只名叫罗莎的水獭将一只水獭宝宝抱在怀里,而这个宝宝并不是罗莎自己的孩子。除了给收养的宝宝足够的母爱,罗莎还教给它基本的生存技能,以便它长大后有能力独立活下去。在蒙特利湾海洋馆,还有很多像罗莎一样"收养"其他动物后代的"代理妈妈"。难道这些动物是在践行"幼吾幼,以及  相似文献   

7.
"多利"羊昨天庆祝了它的5岁生日.然而,大多数克隆动物却没有这样幸运,它们很少长到成年,甚至出生前就死去了.美国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知道克隆动物成功率如此之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所面临的生存难题,自然界的动物们拥有许多让我们人类也叹为观止的手段。"携播"行为就是其中之一。在自然界中,所有动物都面临着寻找栖息环境、获取生存资源的难题。许多物种可以通过"飞行"这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或者其他一些自我扩散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栖息环境和生存资源。可是,自然界中也不乏个体较小且无法飞行的物种,其中一些甚至都无法自行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那么,它们又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生存难题的呢?这些相对"孱弱"的动物们寻找到了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搭乘"免费巴士"进行"免费旅行"。  相似文献   

9.
螳螂趣态     
《大自然探索》2010,(11):7-7
<正>英国媒体近日发布了一组最近在西班牙拍摄的螳螂照片,它们凸显了动物形态的奇妙性。摄影师说,螳螂能够全方位转动自己的脑袋,看上去就像它们在以很机智的方式看着你另外  相似文献   

10.
高山生灵     
在高山地区,动物和植物的生存会因为地形的复杂多变和气候的寒冷干旱而变得艰难,动物和植物都会由此进化出一些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当危险来临的时候,许多动物的策略是"跑为上",试图逃之夭夭。像兔、鹿、狼等动物就是靠奔跑速度逃命,许多鱼类、鸟类也如此。有的动物则是靠一些"计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包装藏身一些动物进化出了自身防卫武器,比如坚硬的外壳或锋利的刺等,能将自己包装稳妥,某些犰徐全身覆盖着厚厚的甲皮,它们滚成紧缩的球体时,敌人就无法碰到它们的软肉了。乌龟  相似文献   

12.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一个完整的地球生态体系已经形成.这个生态体系的结构和现代已经非常类似,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巴"的宝塔形结构.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表明,战争不仅人类之间有,而且在动植物之间也存在.植物靠自己特有的"感知"和特有的方式,调整体内化学反应去合成一些使动物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散发和接收化学"警报",协调集体力量抵抗动物的侵袭.  相似文献   

14.
在动物王国中,有些动物,如螳螂、蜘蛛和蚂蚱,还有青蛙等,雄性的个体一般都较小,这主要是由于交配竞争造成的。因为交配时雄的要爬到雌的背上,而且往往是一面交配一面觅食,一面还要逃跑躲避天敌的袭击。如果雄的太大,即使背得动,跑起来也会很慢,降低了逃生的概率,容易丧命,被淘汰。所以,这类动物雄性的个体变得愈来愈小,以适应生存竞争的需要,这被动物学家们称为倒性二型。而有些动物,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兽类,像狮子、老虎、海象和麝牛,还有狒狒和猩猩等,雄性必须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得到交配的机会,所以身体就变得愈来愈  相似文献   

15.
“多利”羊昨天庆祝了它的 5岁生日。然而 ,大多数克隆动物却没有这样幸运 ,它们很少长到成年 ,甚至出生前就死去了。美国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知道克隆动物成功率如此之低的原因。克隆的不可预测性似乎是由于某些不稳定的基因。这些基因的激活依赖于它们胚胎时生存于哪个母体中。这些“标记”基因哪些被激活 ,哪些被关闭 ,在克隆胚胎和正常胚胎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麻省理工学院的鲁道夫·詹尼斯 (RudolfJaenisch)及其同事们用胚胎干细胞核克隆了老鼠。这项研究显示胚胎干细胞比成年细胞的克隆成功率更高。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 …  相似文献   

16.
<正>提到螳螂,中国人,尤其是80后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部动画经典——《黑猫警长》。在这部动画里,一只母螳螂吃掉了她的新婚丈夫,经过调查,大家发现这是螳螂家族独特的习俗,因而原谅了凶手。螳螂弑夫的故事并非中国人独创。事实上,凭借醒目的外表、庞大的体型和勇武的习性,不论古今中外,螳螂在人类文化长河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在西方,类似的题材也激发了各界艺术家们的创造力,通过螳螂阐述食与性的漫画和其  相似文献   

17.
正南美洲巴塔哥尼亚让人窒息的景色非常适合美洲狮生存。在这广袤的原野上,美洲狮是一个"关键"物种,它的存在支撑着更大的生物多样性。美洲狮已经在这里称霸上万年,除了人类,它就是这里顶级的掠食动物。马克·厄布罗奇正在地上艰难地爬行,穿过草木丛生的狭窄拥挤的小道,他扭来扭去转向一片开阔地,透过交错重叠的树枝,他再次看到了这只名为"欧普托斯"的美洲狮。弯曲低垂的树枝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小密室,它就懒洋洋  相似文献   

18.
在匈牙利巴拉德的石灰岩洞里,栖息的动物有300多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肯塔基及澳大利亚卡凌契省的一些地下礁岩洞穴里也栖息着鼠、蛙、虾和昆虫等100多种动物。这些在黑暗世界中生活的动物,几乎全部是没长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怎样失去的?它们又是怎样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和生存延续呢?原来,这些动物原先都是长有眼睛的,后来眼睛逐渐退化,甚至完全消失了。生活在山洞水潭里的墨西哥穴居鱼,最早也有一对真正的眼睛,有瞳孔、水晶体和视网膜,但不能感觉到运动中的物体。由于其长期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下,在成长过程中眼睛根本不起应有的作用而逐…  相似文献   

19.
张瑜 《科学之友》2011,(1):48-49
大自然中,生存并非易事,猎物和猎手之间不光是力量、速度上的对抗,在形态和体色等"软件系统"上,它们也一直在进行着微妙的斗争.无论是强大的猎手,还是柔弱的被捕食者,它们都在想尽办法让自己"隐身"到环境之中,从而为躲避天敌或进攻猎物提供先发制人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植物能"看"     
说起动物,大家已经知道它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那么植物呢?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已经接近死亡的人称为"植物人"。其实,植物远非我们想像的那样无能。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