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虽然几乎所有的变色龙(又称变色蜥蜴)都生活在非洲大陆或马达加斯加岛,但是它们的足迹遍布中东,以及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岛屿,从北非沿岸直至西班牙南岸。变色龙的各个亚种则源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和斯里兰卡。  相似文献   

2.
正在马达加斯加的山地丛林里,栖息着世界上最珍稀、最美丽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丝绒冕狐猴。黎明时分,当晨雾再次从马洛杰基国家公园圣洁的山坡上升起时,一群快如闪电般的白色身影从茂密丛林的树冠层上掠过。这些身影仿佛幽灵般游移,如果你想要看清它们,那只有当它们停在枝丫处时,才可能举起手中的双筒望远镜观察到它们。看看那修长苗条的四肢,看看它们那通身雪白的"外衣"……没错,这就是科学家们口中珍贵的马达加斯加丝绒冕狐猴。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环境实时变化的"人造伪装"一直很难实现。日前,韩国科学家团队研制出了一款以变色龙为灵感的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能根据背景实时变色。这项研究标志着可穿戴伪装技术的巨大飞跃,同时对下一代技术具有启示意义。该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开发人造变色龙的新策略,他们将热致变色液晶层与纵向堆叠、有图案的银纳米线网络进行集成,再结合颜色传感器和反馈控制系统,制造出了"人造变色龙皮肤"。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一个软体机器人上。演示表明,该机器人能探测局部背景颜色,并根据周围环境进行实时变色。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在岛国马达加斯加新发现了3种鼠猴(狐猴的一种)。正如其名字一样,这3种鼠猴的体型都很小,小到只有人的巴掌大。或许令你惊奇的是,这些微型的猴子和你我以及其他猴子一样也属于灵长类。事实上,早在2001年,科学家就在马达加斯加东部的雨林中发现了这3种鼠猴,不过他们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并进行了相关的基因遗传学研究,最终证实这3种鼠猴是此前尚未被确认的不同物种。微小而可爱的鼠猴非常害羞,只在夜间活动,因此很难被研究,它们一直被认为是最鲜为人知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生物学家也一直以为在马达加斯加只生活着两种鼠猴,其中一种栖息在西部干燥的树林中,另一种则生活在东部潮湿的雨林中。随着实地调查的深入,再加上日益完善的DNA分析,被确认的鼠猴种类后来增加到了9种。现在,除了又增加这3个鼠猴种类之外,科学家相信至少还存在另外4种尚未被确认的鼠猴种类。一旦它们都得到确认,那么已知的鼠猴种类将达到16种以上。马达加斯加是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狐猴也是在这个国家被发现的。所有狐猴都被认为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个祖先在超过6000万年以前来到马达加斯加岛,此后分化出不同体形...  相似文献   

5.
基于历史表层漂流浮标数据,利用轨迹跟踪方法分析了南印度洋表层副热带环流的平均态特性.浮标路径反映出南印度洋海水由高纬向低纬输运的过程大体可分为2种:海水沿南印度洋东边界北上,汇入南赤道流后绕过马达加斯加岛北侧,沿非洲东岸跨越赤道进入北半球;或者由南印度洋中部北上,受南赤道流影响转向,到达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后返回南印度洋构成副热带环流.漂流浮标获得的流速和能量结果表明,部分海区流的空间变率十分显著,如阿古拉斯回流区、马达加斯加北部、南印度洋西部海盆和澳大利亚西侧海区等.特别地,虽然可能受到如季节变化和涡旋扰动等因素的干扰,在漂流浮标拉格朗日式的观测下没有发现显著的副热带逆流,但是可以通过平均动能和涡动能分布观察到逆流的微弱特征.此外,基于浮标示踪,还反推留尼汪岛附近漂流浮标的可能来源,得到其沿南副热带环流的3种移动路径,这对海上搜索具有现实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字     
<正>51万元英国西苏塞克斯地区将拍卖一枚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象鸟蛋化石,这枚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蛋"预计将拍得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1万元)。这只象鸟蛋化石的直径有0.3米,将近100枚鸡蛋那么大。象鸟属于鸵形目、象鸟科、隆鸟属,是一种巨型、不会飞的鸟,身高3米以上,重达450千克,主要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中,以植物为食。不过,这种鸟早在16世纪就已经灭绝了。象鸟曾被认为是世界上存在过的最  相似文献   

7.
“变色龙”一词常常被用来形容生活中那类极其善变、特别会伪装的人。那么,在自然界中,真正的变色龙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身世 变色龙和龟、鳄鱼等动物同属于爬行动物的大家庭,它们的学名叫做避役,在分类学上属爬行纲蜥蜴目避役科.变色龙最早于2 6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  相似文献   

9.
说到拟态现象.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动物的“专利”昆虫中的竹节虫、枯叶蝶惟妙惟肖的拟态本领,令人称奇,而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爬行动物变色龙的变色术.更是随机应变的动态拟态典范。然而,博物学家多年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界的“模仿秀”中.一些看似老实巴交、默默无语的植物,也是模仿他类形态为本的拟态高手,它们通过乔装打扰和高超的演技,为自己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条件。兰科眉兰属的兰花就是典型的以拟态求繁衍的“模仿秀”世家。每当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之际,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等地的草丛中,角蛙眉兰便不失时机地绽开朵朵小巧…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猴子有多小吗?只有10厘米。它就是贝氏倭狐猴,是科学家近年来在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的。然而,这些珍稀的小猴子目前正遭受旅游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夜幕降临在了非洲马达加斯加东北部的一个村庄,一个皮毛黝黑、橘黄色的双眼不断闪烁的小体形野兽窜上一棵大树.它扇动着一对蝙蝠般的耳朵,用长长的、瘦骨伶仃的爪子扒着一个树枝.按照当地居民的说法,如果某人看到了这种"小幽灵",那么他所在的村庄就注定要遭殃.这就好比某些迷信的西方人认为,如果一个黑猫穿过他前方的道路就要倒霉一样.  相似文献   

12.
王国兴衰     
《大自然探索》2006,(7):72-75
帝国崛起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在地跨底格里斯河两岸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亚述王国.作为古代西亚强盛一时的奴隶制国家,亚述王国存在了300多年,版图从尼罗河一直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生命多样性是大自然厚重的底色。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程中。不同环境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猪笼草。 猪笼草作为热带食肉植物的代表种,是食肉植物中家族最为兴旺的一簇。全世界约有70种,原产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印度、斯里兰卡、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北部,只有1种分布在我国海南省和广东省南部。不同种类的猪笼草瓶状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有的像小酒杯,有的像罐子,有的像竹筒,更多的如南方人运猪用的笼子,因此而得名。最大的瓶状体长达40厘米,能捕食蜈蚣、蜘蛛等。颜色有红、黄、绿之…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10,(3):4-4
最近,科学家首次在马达加斯加发现年代在8000万年前-9万年前(科学家对这一时期了解甚少)的多种哺乳动物化石,生活在差不多4000万年前的侏儒海牛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这头远古海牛的体长仅为2米,个头明显小于现代海牛,后者体长达2.4~3米。科学家认为,侏儒海牛是从其陆地哺乳动物祖先到现代海牛之间进化历程中的一个过渡物种。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14,(1):6-7
正从鸟类到甲虫再到蛇,大自然中有许多像恶魔的动物。这里,我们就来看看最具代表性的七种"恶魔"动物。恶魔扁尾叶蜥一脸凶相的恶魔扁尾叶蜥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它们将自己和那里的森林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但这并没有让它们免遭被人类发现并被作为宠物饲养的厄运。作为宠物出口一度使得这种蜥蜴严重濒危。不过,现在它们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正考古发现在非洲大陆东南面的印度洋上有一座神奇的岛屿,它隔着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它就是马达加斯加岛。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绝,马达加斯加岛上进化出了许多奇特的动物,其中包括狐猴、象鼻虫等。不仅仅是今天,在几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马达加斯加岛就已经与大陆分离,并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恐龙。  相似文献   

17.
马达加斯加被描绘成进化实验室,但它仍属于世界上考察最少的地区之一。与它的邻国肯尼亚和津巴布韦不同,关于它的自然史人们几乎一无所知。一个主要原因是政治上不安定。在法国殖民统治50年之后,马达加斯加于1960年获得独立。多年形成的对外国科学家的反感到1970年达到了顶点。20多年后科学家纷纷重返该岛,来发现一个有丰富的未经记载的物种的国家,其中有许多是世上独有的种类。马达加斯  相似文献   

18.
变色龙与传说中的龙,与恐龙均风马牛不相及,它们是一种叫作“避役”或“蜥蜴”的爬行类动物。尽管如此,小小变色龙为求生而练就的高超变色本领令人惊叹,对人类发明创造启迪良多。  相似文献   

19.
马达加斯加曼塔迪亚国家公园森林中栖息着11种狐猴。野生动物学家乔伊丝A·波齐克在深入公园腹地研究世界上最大的两种狐猴——王冠狐猴和大狐猴时,发现了这种动物的一种奇异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我国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赵远锦教授课题组研发出了一种可变色的"心脏芯片"。这种芯片可以在体外模拟心肌细胞的跳动和收缩。未来,这项技术有望替代生物体,观察各种药物对人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受到变色龙的启发,在微芯片上加入了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结构的凝胶。将这种凝胶与心肌细胞组合在一起,当心肌细胞舒展、收缩时,凝胶的颜色就会发生相应变化。用药后,心肌细胞的搏动状况可通过颜色变化直观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