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3年,谭锡畴在莱阳进行地质考察过程中,在将军顶—赵疃一带发现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并在北泊子等地点采集了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化石。葛利普研究了其中的甲壳类、昆虫类等无脊椎动物和狼鳍鱼、中华弓鳍鱼等,周赞衡研究的植物化石有松柏类、银杏和苏铁等。1929年,维曼对谭锡畴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研究,命名了中国谭氏龙。这批标本现保存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封面故事     
《大自然》2013,(4):15
云南龙鱼(Saurichthys yunnanensis),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2007年首次在罗平发现并命名的,隶属于辐鳍鱼亚纲软骨硬鳞鱼次纲龙鱼科龙鱼属。封面的龙鱼化石产于云南省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地层中,长40厘米,原地完整地保存了头骨和躯干等部位的骨骼化石。其中,长椭圆形的鳃盖骨、躯干部的6列鳞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地学文献记载,最早报道鱼粪化石的,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尹赞勋先生。1934年他在贵州从事野外地质调查时,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地层中找到了一枚鱼粪化石,他根据这枚鱼粪石的发现地点命名为“桐梓鱼粪石”。1942年尹赞勋在整理当时中央地质普查所古生物研究室的零散标本时,翻找出一枚化石,经仔细辨认后认为是鱼粪石,但其所属时代和产地都不明确,后定名为“尹氏鱼粪石”。  相似文献   

4.
鳍龙类是中生代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类群之一。中国关于鳍龙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先后在2个阶段内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国华南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鳍龙类的新材料,对以往学界关于鳍龙类的起源、分布以及谱系演化研究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并提出了很多新的科学问题。文章基于对中国的鳍龙类化石和地层信息的概览并与世界其他地方对比,认为鳍龙类可能起源于东特提斯区,且肿肋龙的单系性及其谱系发育位置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定量古生物学、CT和骨组织学等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也将对中国鳍龙类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龙动物群的组成核心贵州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研究、定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也是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山奇岭秀、洞幽谷险、瀑飞泉鸣、流激湖静,美丽且富饶,古老又年轻。有地质公园、喀斯特博物馆、三叠纪化石宝库、古生物王国的美誉。地质公园省贵州有占全省面积90%的高原山  相似文献   

6.
2006年4月29日,一批来自美国怀俄明州、距今已经有5000万年历史的鱼化石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这些化石保存完整,姿态各异。站在这些鱼化石面前,人们仿佛听到了北美洲5000万年前的淡水湖泊中鱼群欢快的戏水声。那时的怀俄明州气候温暖湿润,成群的鱼儿在湖里游弋,其中有很多真骨鱼类以及淡水鲨鱼、雀鳝、弓鳍鱼等。这些鱼类死亡后沉入湖底,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最终形成化石,人们发掘后经过精心修复,当它们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已经是艺术品了。来自远方的鱼化石@李全国  相似文献   

7.
贵州龙脊椎动物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贵州龙动物群是一个分布范围广泛、时代延续较长、内容丰富的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对它的研究可以完善人们对海生脊椎动物各门类的起源、分布、系统发育和古生物地理的认识.近期的研究表明,贵州龙动物群中包括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所有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的主要类群--鳍龙类、鱼龙类、海龙类和原龙类.它由早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的6个脊椎动物组合组成.它们是嘉陵江组的湖北鳄-贵州龙-裂齿鱼组合、关岭组一段的清镇龙-三桥龙组合、关岭组二段的原龙类-鱼龙类鱼类组合、杨柳井组的鱼龙类和一位置未定的爬行类组合、法郎组竹杆坡段的贵州龙-幻龙-中华真颚鱼组合和法郎组瓦窑段的安顺龙-黔鱼龙-中国豆齿龙组合.贵州龙动物群的成员分别与同时代西特提斯区及东太平洋区动物群的成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5年4月-2016年3月东海北部单拖生产监测船调查资料,研究了近海小眼绿鳍鱼的数量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大多分布在长江口渔场东南部、舟山渔场东北和东南部,全年平均渔获率为7.57 kg/h,资源密度高峰期出现在秋季31.2 kg/h,其次是冬季2.69 kg/h,春季最低0.22 kg/h;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小眼绿鳍鱼平均体长201 mm(范围为65~373 mm),平均体重163.3g(范围为6~954 g),其中冬季渔获个体最大(150~373 mm,49.3~954 g),秋季最小(103~252 mm,64.8~276 g);主要摄食种类为月鳢、中华管鞭虾、毛虾等小型海洋生物类,其摄食强度冬季最低;性腺成熟度春季最高,其中5-6月为集中产卵时间。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国从事古生物学研究的科技人员来说“热河动物群”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它专指距今6千5百万年以前的晚中生代,生活在我国辽阔大地上一个特色鲜明的生物群,是我国古生物学界最早研究的古生物群之一。多年来,它那扑朔迷离的地理分布、错综复杂的出现层位,一直是我国地学界争论的问题。“热河动物群”的发现热河动物群最初是由美籍德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在本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专门指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在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是一片汪洋大海,那个时期在这里沉积下来的物质石化成岩石,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海相三叠系。当时,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死后被埋在地下成为化石,这些化石埋藏在三叠系的灰岩中。我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研究工作始于1957年。当年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在贵州兴义顶效村采集到几块脊椎动物化石,经杨钟健教授鉴定属于鳍龙类,定名为胡氏贵州龙。以后在湖北、广西、云南、安徽和西藏等地的海相三叠系中,相继发现多种爬行动物化石。这些化石共计13属,时代从三叠纪早期一直到晚期。虽然有了…  相似文献   

11.
以贵州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物种多样性和时间跨度为切入点,运用全球对比分析方法,提炼其世界遗产古生物价值.研究表明:截止到2016年9月,贵州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发现并报导海生爬行类40种,包括鱼龙类、楯齿龙类、始鳍龙类、海龙类、原龙类、初龙类、龟类共7大类,基本覆盖了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群,并伴有大量鱼类及无脊椎动物共存,是世界上海生爬行动物多样性最丰富、时间跨度较长、分布范围较广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其物种多样性组成构成了一个从沉寂-复苏-辐射-稳定的古海洋生物完整演变序列.动物群物种多样性具有突出普遍价值,是研究三叠纪中、晚期海洋生物发展演化的最好的记录,满足世界遗产评价标准(viii):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录和地貌演变中的重要的地质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瓦氏黄颡、粗唇(鱼危)、乌苏拟鲿和大鳍鳠共4种鲶形目鲿科鱼类肾的外形,发现这4种鱼类的两肾有不同程度的愈合,愈合后的尾端形态:瓦氏黄颡和粗唇(鱼危)逐渐变细;乌苏拟鲿较尖长;大鳍鳠的肾在愈合后的尾端延伸最细长.4种鱼的头肾和肾都是分离的,但前3种鱼的头肾为一叶;而大鳍鳠的头肾个体变异较多,有的为一叶,有的为二叶,有的则为部分愈合的二叶.4种鲶形目鱼类的肾前面有索状肾组织存在,但存在的情况也不一致,因此认为,4种鱼类肾的外形确有种间差异,并首次在本文中描述了粗唇(鱼危)和大鳍鳠的肾脏形态有较大的个体变异.这与Ogawa提出的将硬骨鱼肾的外形分为5种类型,并将鲶类归为Ⅱ型肾的结论不同,而与Singhs,Sahais根据10种印度淡水硬骨鱼所提出的“肾的外形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在种内也有变异”的意见一致.作者还注意到鲿科中的长吻(鱼危)的幼体,体重100—150g的肾脏前端确有一条细长索状的肾组织与头肾相连,与Ogawa描述的两种鲶类相同,但 Ogawa所取两种鲶鱼材料的体长分别为120mm和80mm.我们认为均应属幼体范围,这是因为长吻(鱼危)的成体长索的前段退化,头肾与肾完全分离与其他4种鲿科鲶类一样.说明鲶类在随体长体重的增长,肾的形态亦会发生变化.因此,也不能如Ogawa所说单从肾的外形去探讨其系统演  相似文献   

13.
选材:通常以40~60厘米长的鱼较为适宜。挑选时要看鳍是否完整,鳞片有无脱落、鱼体有没有外伤。活鱼是最好的材料。鱼的处死方法:若取活鱼为材料,应把鱼处死再进行剥制。可选以下方法:1.把鱼放入温水中使其慢慢致死,这样可确保鳍和鳞片不受损坏;2.把鱼用布缠包起来,悬吊在空中,脱离水源,不使鱼体撞击在其它物上,也能较快地使鱼致死;3.在盛水的缸、池中,逐渐加入酒精、福尔马林或麻醉剂,使鱼致死。  相似文献   

14.
侧条光唇鱼和宽鳍鱲的两个地理种群形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集于广东南岭和海南五指山的侧条光唇鱼和宽鳍鱲进行外部形态比较研究.侧条光唇鱼和宽鳍鱲的两个地理种群,五指山的种群生长速度大于南岭种群,但其形态差异不大,两个地理种群仍是同一种.  相似文献   

15.
黄金元 《大自然》2013,(4):18-19
2008年,罗平生物群鱼类化石的发现揭开了2.4亿年前远古生物世界神秘面纱的一角。随后大量的化石发现表明了在当时的这片三叠纪海洋中,生活着脊椎动物(海生爬行类的鱼龙、原龙、初龙和盾齿龙等、鱼类的龙鱼、裂齿鱼、肋鳞鱼、半椎鱼和鲱口类等)、节肢动物(甲壳纲的龙虾、糠虾、肢口纲的鲎类、多足类的千足虫与等足目的扁水虱类等)棘皮动物(海百合、海星、海胆和海参等)、软体动物(菊石、双壳和腹足类等)以及一些植物  相似文献   

16.
风火山群为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可可西里地区的一套红层,因沉积环境及岩性等因素,其化石发现非常稀少,关于其时代有各种不同看法,影响了青藏高原地质过程的正确重建.本文从青海省南部风火山北坡该群上部层位的2块样品中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其时代可以明确地限定为晚白垩世晚期即?晚Campanian至Maastrichtian.结合前人的化石记录,推测整个风火山群的沉积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晚期(?Albian)至Maastrichtian.当前风火山群孢粉植物群以被子植物花粉为主,裸子植物花粉和蕨类、苔藓类孢子次之,且麻黄类及与杉科、柏科有关的花粉在组合中含量突出,指示当时的气候温暖、干旱,是一种亚热带森林-灌丛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17.
正胡氏贵州龙生存于距今2.37亿年前的中三叠世,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研究、定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也是原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它对脊椎动物,特别是海生爬行动物的演化及古地理分布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胡承志发现贵州龙1957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胡承志先生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的浪幕山上采集到第一件被当地老百姓叫做"四脚蛇"的小型海生爬行动物化石;随后,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研究员受中国科学院古脊  相似文献   

18.
厦门湾黄鳍鲷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黄鳍鲷挂牌标志放流和流刺网探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对厦门湾黄鳍鲷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于2011年在厦门五缘湾增殖放流97万尾黄鳍鲷苗种,其中放流标志黄鳍鲷苗种15 036尾.结果表明,一年标志鱼回捕率为0.612%;放流标志鱼主要回捕海域为厦门湾大离浦屿—后田—刘五店—欧厝—小嶝岛邻近海域;放流黄鳍鲷在海区的生长情况良好,平均生长速度约0.56 g/d;经1 a时间,放流黄鳍鲷平均尾重约0.27 kg,形成资源量约263 t,形成捕捞产量约1.61 t;从2006到2011年每年进行增殖放流,结果使厦门湾黄鳍鲷种群的相对资源量比例提高了约3.83%.表明,黄鳍鲷增殖放流获得了一定的资源增殖效果.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08,(Z2):17-17
中文学名:加州海狮/加洲海狮中文目名:鳍足目中文科名:海狮科中文属名:加州海狮属中文俗名:海驴英文名:California sea lion分类:鳍脚目海狮科产地:北美西海岸、科隆群岛、日本南海物种起源海狮属鳍足类动物。生物学家认为鳍足类动物和胡狼源自同一个祖先。大约在3000万年前,海洋里  相似文献   

20.
我们居住的地球已有15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距今5.7亿年开始地球上保行了大量的硬壳无脊椎动物化石.5.7-5亿年前的这段时间在地球历史上称之为寒武纪.具硬壳的无脊椎动物在这个时期暴发式的大量发生和发展.所以,在生物演化历史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演化阶段.提起寒武纪,人们自然会想到三叶虫.的确,在寒武纪海洋中生活着大量无脊椎动物:三叶虫、腕足动物、古杯动物、海绵动物、古介形类、鹦鹉螺类…….其中,三叶虫是最重要的一类,也是保存化石最多的一类.地质工作者研究寒武纪的地理、地层分布、时间划分、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