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金鼠耳蝠浑身金黄的金鼠耳蝠,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拥有点石成金能力的Midas国王。它仅生存在玻利维亚热带稀树草原地区,其全身金黄的毛色和伪装术无关,因为另外2种同样生活在这片区域共享相似洞穴的鼠耳蝠却有较深的毛色,而至于它这种奇异而独特的毛色成因至今成迷。  相似文献   

2.
70年前, 美国博物学家留下一桩谜案; 今天, 年轻的中国学者历尽艰难让真相大白。 70年前,一个漆黑的夜晚,中国福州。来华调查亚洲野生动物资源、曾担任过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美国博物学家艾伦正仔细端详着眼前一只模样古怪的动物标本:它浑身密布微卷的绒毛,眼睛细小如豆,牙齿尖利突兀,浑身散发着一种诡异可怕的气息; 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一双巨大的爪子:弯曲成钩状,煞似两只尖利的钩耙,2厘米的长度与细小的身躯(体重20—30克)形成强烈的对比。博学多识的艾伦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身体构造,他感到迷惑不解。最后,经验丰富的他判断这是一只蝙蝠,并依据它罕见的爪子和如鼠耳般的耳朵,给它取名为“大足鼠耳蝠”。艾伦还做了一个大胆推测:大足鼠耳蝠是蝙蝠家族中的另类,不以昆虫、植物等为食,但会用双瓜捕鱼。  相似文献   

3.
蝙蝠是具有真正飞翔能力的一类哺乳动物,全世界已被描述的蝙蝠有一千多种,属于翼手目动物,可进一步被区分为大蝠亚目和小蝠亚目。小蝠类分布广泛,以捕食昆虫为主,但它们的眼睛很小,具有回声定位功能——一种用声音来"看"的感觉能力。  相似文献   

4.
蝙蝠属于翼手目,这是个普通常识.然而,最近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生物学家约翰·佩蒂格鲁却认为蝙蝠应与猴子、猿和人编入同一目中. 目前已发现的蝙蝠有950种.自1780年以来,编蝠在分类学中就独占一目一翼手目.这个目很庞杂,有1/5是巨蝙蝠,其余是微蝙蝠.佩蒂格鲁认  相似文献   

5.
蝙蝠新探     
随着对蝙蝠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学家又发现了不少新的奥秘。一、蝙蝠最令科学家青睐的是它的超声波定位能力,这是它捕食的绝妙武器。但是,现在科学家发现,有的蝙蝠并没有这种  相似文献   

6.
《科学24小时》2011,(4):52-52
科学家发现婆罗洲的一种食肉植物和蝙蝠似乎乐于结咸一种令人觉得多少有点“恶心”的关系。蝙蝠会把大便拉在这种食肉植物的水罐式的口袋里,把它当马桶用。一方面解决了蝙蝠的内急,一方面也给植物提供了养分。  相似文献   

7.
蝙蝠是超过100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其中一些病毒对人类的伤害则是致命的,包括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病毒等,然而这些病毒却对蝙蝠没有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目前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或许与蝙蝠独特的"全天候"免疫系统有关。科学家认为,可以借鉴蝙蝠的这种能力研究出保护人类不受埃博拉等致命疾病伤害的方法。研究人员通过对澳大利亚黑狐蝠的基因和免疫系统进行检测,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研究人员研究了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5,(3):38-39
<正>蕉蝠(又名芭蕉长舌蝠)这种"授粉工"的特长是从长管花(花冠筒较长的花)中吸取花蜜,从当地生长的仙人掌到引入的香蕉,很多植物都依靠蕉蝠帮助传粉。这种拥有长长的吻部(口鼻部)的蝙蝠会让大家联想到长鼻鼩。而蕉蝠最让人吃惊的是它的舌头,伸展开的舌头可达全身长度的三分之二,也难怪它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长管花中采食花蜜了。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暖使地球面临环境危机.但是对蝙蝠这种会飞行的哺乳动物来说却是一件大好事。最近.科学家在分析蝙蝠的遗传图谱后发现.蝙蝠家族的繁荣同古代的全球气候变暖之间很有关系。科学家运用DNA序列来研究四个蝙蝠种群的祖先。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1,(4):4-4
科学家最近通过在蝙蝠背上安装微型信号传送器发现,婆罗洲毛蝙蝠和当地猪笼草(一种食肉植物,又称捕虫草)之间共享一种不同寻常的互惠互利的关系——蝙蝠在猪笼草上休息和排便,猪笼草则得到了营养。这是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第二个食肉植物与哺乳动物之间的互惠例子,另一个例子报告于2009年,当时发现三种树翩把另一种食肉植物当厕所用。  相似文献   

11.
洞穴追凶     
正近几年中,上百万只北美蝙蝠不明不白地神秘死去,令科学家们忧心忡忡。谁是杀害蝙蝠的元凶?科学家们进入洞穴,展开调查……在马默斯洞追踪罪魁祸首在美国肯塔基州中部猛犸洞穴国家公园,有一个名叫"马默斯洞"的洞穴。"马默斯"在英语中是"猛犸"的意思,因此马默斯洞也被叫作"猛犸洞"。马默斯洞既深又长,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洞穴。终年幽蔽、潮湿的洞穴里,正在冬眠的蝙蝠蜷缩着身躯悬掉  相似文献   

12.
在动物分类学上,蝙蝠隶属于哺乳纲翼手目,该目又分为两个亚目:大蝙蝠亚目和小蝙蝠亚目。这两个亚目的区别在于前者指旧大陆的果蝠(又叫狐蝠、飞狐),它们个体较大(20~1500克),专以植物(果实、花、花蜜、花粉)为食,分布范围限于非洲、亚洲和澳洲热带地区,现存种类大约175种,全部隶属于狐蝠科。  相似文献   

13.
蝙蝠栖息地     
<正>很多种类的蝙蝠都是群居性的,并且非常"恋家",喜欢待在一个固定的栖息地休息、哺育后代和冬眠。在冬眠以外的季节里,每个夜晚,蝙蝠都会"倾巢出动"寻觅自己的美食。亚洲在马来西亚的婆罗洲,游客可以目睹约两百万只皱唇蝠一下子飞出哥曼东洞穴时形成的"蝙蝠云"。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家发现,在爱情不可言喻的神秘与伟大之下,还隐藏着一些基本的生物法则和基因法则。决定情缘的基因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M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  相似文献   

15.
气球鱼     
<正>科学家在印度洋海底500米深处发现了这种罕见的鱼种——"气球鱼"。"气球鱼"属深海琵琶鱼的一种,体形滚圆,呈可爱的气球状。虽然科学家也曾在野外环境中观测到其他琵琶鱼物种,但是这种"气球琵琶鱼"以前从未被记录过。  相似文献   

16.
千里寻蝙蝠     
2000年7月下旬,北京正是骄阳似火,我飞往名城贵阳,会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沃特·麦特兹纳副教授和我的两名研究生,在贵州和广西开始寻找蝙蝠的生态考察。 有人可能纳闷:到处都有蝙蝠,为什么非得千里迢迢跑到贵州和广西去。原因是;第一,沃特希望寻找的是大群的菊头蝠,而菊头蝠只栖息于四周有良好的阔叶植被的合适的洞穴中,贵州和广西洞穴多,最有可能找到大群的菊头蝠。第二,我的研究组希望选择一个良好的、长期研究蝙蝠的地点,贵州和广西地处亚热带,有很多蝙蝠种类,其中不乏中国特有种,是对蝙蝠进行比较研究的理想地…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科学家发现了距今约9900万年前"地狱蚂蚁"的踪迹。"地狱蚂蚁"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昆虫。这种小而奇怪的生物被发现时困在一块9900万年的琥珀中。当科学家发现这个特殊的标本时,观察到它牢牢地抓住了一只蟑螂类昆虫的蛹。正因为被定格在琥珀中,所以可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寻常的身体特征,以及它是如何捕获猎物的。该标本提供了一些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8.
一场罕见的飓风使蒙特塞拉特岛的野生动物遭受了灭顶之灾,而随后的一场火山爆发更让这里成为了不毛之地。然而,一种叫猪鼻果蝠的蝙蝠却奇迹般地生存下来,并最终成为这片森林的救世主……  相似文献   

19.
决定情缘的基因 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H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H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HHC基因不同,则身上发出的气味便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蝙蝠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我是研究蝙蝠的,这里和大家聊聊——蝙蝠已经不止一次地被推上风口浪尖了。2003年的SARS病毒,2013年的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在非洲不时暴发的埃博拉病毒,以及2018年的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等等都被证实起源于蝙蝠。不仅如此,根据可靠的统计,科学家们在蝙蝠体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