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天山中段南麓的第四纪褶皱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天山是亚欧大陆内部重要的活动构造带,通过地表地质和地震剖面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天山中段南麓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内部,鉴别出库车塔吾背斜南翼的褶皱崖和东丘里塔格背斜北翼的褶皱崖.褶皱崖是由于断层台阶状转折和运动,其上盘原来水平的沉积层和地表面因活动轴面及固定轴面的分离而形成单斜构造.测量褶皱崖的形态,利用受变形的第四纪沉积物的年代,求得深处断层所造成的地壳缩短,东丘里塔格背斜北翼第四纪缩短率为(1±0.1)mm/a.东丘里塔格背斜和库车塔吾背斜的褶皱崖证实了库车地区地壳缩短构造延伸进入第四纪晚期.  相似文献   

2.
兴文石海集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于一体。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属四川盆南山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公园内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兴文式喀斯特地貌,地表溶洞、石笋、石林、峰丛、天坑星罗棋布,地下溶洞、暗河交相辉映。公园内的碳酸盐地层形成于距今4.9~2.5亿年,含有极其丰富的海相古生物化石。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三绝共生”的喀斯特地貌和僰人历史文化、苗族现代文化形成了景区特色。一绝:中国天然游览长度最大的溶洞——天泉洞,是兴文200多个洞穴中著名…  相似文献   

3.
昭盟地区骆驼场印支期杂岩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永生 《科学通报》1985,30(19):1564-1564
骆驼场杂岩体位于昭盟地区巴林左旗碧流台公社附近,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内蒙——大兴安岭华力西晚期褶皱系中的黄岗梁复背斜次一级构造带北东端,区内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骆驼场杂岩体由于发育有Cu、Pb、Zn、Ni等矿化,因此前人做了一些工作,他们把侵入时代定为  相似文献   

4.
江汉盆地王场地区裂缝作用与烃类运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廉夫 《科学通报》1994,39(14):1312-1312
江汉盆地为一白垩-下第三系盐湖断陷盆地.王场地区位于盆地中部,构造格架为一走向NW并被NE向正断层切割的盐背斜.产油层下第三系潜江组为一套砂、泥、盐互层的韵律组合.储层砂岩上下邻近的泥质岩为油气源岩.潜江组上覆下第三系荆河镇组,往上依次为上第三系广华寺组及第四系平原组.上下第三系以及第三、第四系为不整合接触.在潜江组泥质生油岩中发育大量从显微到宏观规模不等的裂缝.其中与盐背斜生长有关的NW  相似文献   

5.
库车拗陷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库车拗陷三叠至侏罗系烃源岩分布面积10000 km2以上, 厚度可达1000 m, 暗色泥岩、碳质泥岩、煤岩有机碳含量分别可达6%, 40%和93%, 有机质以腐殖型为主, 形成了一个超强充注的富气系统; 上第三系、下第三系膏盐岩、膏泥岩优质区域盖层分别与上第三系砂岩和白垩系至下第三系砂岩构成库车拗陷最重要的储盖组合, 其次是侏罗系泥岩与砂岩构成的储盖组合; 褶皱-逆冲断带圈闭定型晚, 主要形成于晚第三纪至第四纪, 其中可识别出10种构造样式, 它们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上下分层的分布特征, 与被动顶板双重构造有关的盐下断弯背斜为最有利圈闭; 该油气系统以晚期成藏为特征, 喜马拉雅早期以形成凝析油气藏和油藏为主, 主要分布在生烃中心的外环, 喜马拉雅中、晚期是气藏主要形成期, 分布在靠近生烃中心的内环; 气藏超压与巨厚膏盐岩盖层形成封闭体系、强烈构造挤压作用及抬升作用有关. 在库车拗陷褶皱-冲断带第二、三排构造带, 第三系膏盐岩、膏泥岩优质区域盖层之下的完整背斜圈闭是进一步寻找大中型气田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王富葆 《科学通报》1994,39(8):731-731
定日盆地位于藏南珠穆朗玛峰和卓奥友峰北坡,是一个形成于晚新生代的构造盆地.历史上曾有多次破坏性地震发生.作者在该区野外工作中发现了盆地内近南北向分布的大规模地震形变带,从而首次提供了该区近南北向构造最新活动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克拉2气田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 采用了大量的油气地球化学证据, 并结合构造演化史和储层演化史, 对克拉2气田天然气的充注历史从动态的研究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 得出克拉2气田之所以能够形成我国陆上最大的气藏是捕集到了烃源岩主要生气阶段生成的天然气的结论. 而晚期干酪根裂解气的充注对克拉2气田的形成意义不大, 并提出早期宽缓背斜中主要生气阶段生成的天然气的聚集, 是后期天然气再转移富集并形成大型气藏的必要条件. 最新研究表明, 在库车拗陷的大北1气田、依南2气田、吐孜洛克气田和迪那2气田的天然气的充注, 都与早期宽缓背斜中天然气的聚集、后期天然气再转移富集有关.  相似文献   

8.
天山北麓霍尔果斯背斜晚中新世以来翼旋转方式的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胜利  CHEN Yan  卢华复 《科学通报》2008,53(12):1414-1421
霍尔果斯背斜位于天山北麓新生代褶皱冲断带第二排背斜带的西段, 为走向近东西的断层相关褶皱. 在南北向穿过背斜的金钩河剖面中, 背斜南翼地层由走向东西、南倾55°的安集海河组(E2-3a)、沙湾组((E3-N1)s)、塔西河组(N1t)和独山子组(N2d)下部等前生长地层, 以及相同走向、倾角从独山子组(N2d)下部55°减小至倾角47°的西域组((N2-Q1)x)底部直至西域组顶部水平的生长地层构成. 背斜北翼被突破断层切割并受到拖曳, 呈直立或者微弱倒转. 在深部, 背斜基本对称, 核部为白垩系和侏罗纪煤系地层; 背斜南翼的前生长地层显示为产状稳定的南倾反射面, 生长地层显示为倾角向上逐渐减小的反射面, 整体呈扇形, 表明霍尔果斯背斜是南翼通过翼旋转方式生长的滑脱褶皱. 依据背斜的生长模型和磁性地层学约束的生长地层年龄, 霍尔果斯背斜南翼生长过程中吸收的平均地壳缩短速率为~0.46 mm/a, 平均构造隆升速率为~0.86 mm/a, 超过天山北麓晚新生代的平均沉积速率, 这与野外观察到的背斜顶部受到强烈剥蚀是一致的. 考虑到霍尔果斯背斜基本对称的几何形态及对突破断层影响的忽略, 背斜两翼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共同吸收的地壳缩短应不小于~0.92 mm/a.  相似文献   

9.
钱逸 《科学通报》1984,29(15):928-928
云南晋宁梅树村上震旦统至下寒武统跨界地层剖面位于云南昆阳磷矿北1—1.5公里,梅树村西北1.5公里范围内。该区处于香条冲背斜南翼(图1),震旦系-寒武系地层出露完好,化石极为丰富,不仅是梅树村阶建阶层型  相似文献   

10.
克拉2气田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克拉2气田位于库车拗陷克拉苏构造带中段, 是双重构造中呈串珠状分布的一系列褶皱中的一个局部构造. 含气层系以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为主, 其次为下第三系库姆格列木群白云岩段和砂砾岩段及下白垩统巴西盖组砂岩. 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大于97%, 属于干气, 气源为侏罗系煤系地层. 克拉2号构造圈闭形成于西域期, 成藏期晚. 下第三系厚层膏盐区域盖层形成的良好封盖条件及其成藏期晚是克拉2大气田得以很好保存的根本原因. 克拉2气田的异常高压是由于西域期来自北部的强烈构造挤压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窑街煤田CO_2浓度与δ~(13)C值空间变化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明信 《科学通报》1995,40(3):260-260
窑街煤田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境内,是直接堆积在前寒武变质岩系之上的侏罗纪含煤盆地.由于盆地东侧近南北向F_(19)断裂带的压扭性活动,使煤系地层变形而形成一向北东收敛、向南西撒开的帚状旋卷褶构造.CO_2突出区位于煤田东北角的帚状旋卷构造收敛端部位.区内断裂发育且以弧形为特点,呈放射状排列而组成一涡轮状旋卷断裂构造,是帚状旋卷构造派生出的低序次构造.这些断裂均表现为正断层,属张剪性,其倾向依次变化,极有规律,显示了与帚状旋卷构造相一致的动力学特征.大量的高浓度CO_2气正是聚集在发育这一张剪性涡轮状旋卷断裂构造的煤二层中.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五百里蜀道宛如一部三国浩荡的断代史,那么剑门关便是其中最精彩的华章. 从地理位置来看,剑门关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剑阁县境内的剑门山,是川陕公路上最重要的关隘.它东西横亘百余公里,峻岭凌空,危崖高耸,气势磅礴.主峰大剑山峰如利剑,森若城郭,峭壁中断,两崖对峙,形似大门,所以历史上称它为"剑门".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正位于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的日喀则蛇绿岩是缝合带中保存最完整的蛇绿岩,研究其产出特征、形成背景及就位机制有助于提升对缝合带构造演化等关键问题的认识.通过1∶5万地质填图和构造地质学研究发现,日喀则蛇绿岩白马让岩体的结构及构造变形样式具有大洋核杂岩的"洋壳+拆离带+地幔"的三层结构.岩体核部具高温流动构造的方辉橄榄岩相当于大洋核杂岩核部的岩石圈  相似文献   

14.
赵子允 《科学通报》1980,25(24):1131-1131
裂谷位于新疆民丰县东南,较明显一段,南起西藏的拉竹龙,北止于塔里木盆地南缘,长达300公里,宽10—20公里。属阿尔金构造体系的西延部分。裂谷北段有一废弃的古屯兵城堡,叫库牙克,坐落在裂谷中的堆积阶地上,曾是控制该区通往西藏的要塞,裂谷特征在此地段尤为明显,故命名为“库牙克裂谷。在地貌上形成裂谷式走廊,以独特的北东50°走向斜切藏  相似文献   

15.
郑家欣 《科学通报》1989,34(21):1645-1645
一、江苏南部地质背景 苏南位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秦岭东西构造带的南支东段在本区北部复合的地带。在燕山期区内北东向及东西向构造明显得到加强,还生成了北北东向构造形迹。在上述构造发育过程中,还伴生了北西西向(290°—300°)及北北西向(340°—350°)的断裂构造形迹。喜山期,特别是晚第三纪以来,沿活动性较强的断裂带内有玄武岩喷发。苏南西部多位  相似文献   

16.
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结合部的彭县,距我国西南中心城市成都40公里。辖区自然环境生态优美,包括了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动植物自然生态的万千景象。在地势上,由海拔500米的平原逐渐递升到最高峰4814米的高山,组成  相似文献   

17.
正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天坑宏伟壮丽、石林形态多姿、地下洞穴纵横交错。以天坑、石林和溶洞三绝共生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冠绝天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教科书式地质景观"。  相似文献   

18.
正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天坑宏伟壮丽、石林形态多姿、地下洞穴纵横交错。以天坑、石林和溶洞三绝共生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冠绝天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教科书式地质景观"。  相似文献   

19.
滇东南建水岛弧型枕状熔岩及其对华南古特提斯的制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董云鹏  朱炳泉 《科学通报》1999,44(21):2323-2328
滇东南建水地区的枕状熔岩构造岩块侵位于师宗-弥勒断裂带西段,以玄武和玄武质安山岩为主。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枕状熔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指示扬子与华夏板块之间存在板块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汶川-映秀M_S8.0大地震发生在当今构造、地震远不如相邻地带的龙门山断裂系上,震间和震后在地表形成了一条长300 km,宽近80 km,发生了70000多次余震的长廊地带,造成了严重的地表破坏和大量人员伤亡,而震前却未见到可视为与大地震发生与发展有因果关系的征兆现象,可是大地震就在这里发生了.多年的研究表明,这次M_S8.0大地震的发生乃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且东构造结向北"顶进"插入青藏高原东北缘力系作用下导致的该区构造、地震均强烈活动,在此背景下:(1)高原腹地壳、幔物质向东运移受阻、应力集中,深部物质重新分异、调整,物质与能量进行强烈交换;(2)震源深处介质属性与结构变异、破裂,且导致重力场的高度不均衡;(3)川西高原,相对低速壳、幔物质在坚硬的四川盆地壳、幔物质阻隔下,沿龙门山陡峭主断裂面相上逆冲,并在龙门山3条不同角度西倾断裂向下收敛处强烈碰撞;(4)震源深处汇聚断裂的形成构成了汶川-映秀M_S8.0大地震的发震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