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完全粘合于刚性下卧层上的有限弹性层地基表面矩形面积上作用均布荷载时的沉陷计算公式,并对各种层厚比情况下地基沉陷系数算出了数值结果,这些结果可以直接用于基础梁、板的计算。本文还从理论上证明了:对于空间问题,半无限地基和文克勒地基都是有限深弹性层地基的特殊情况。最后,对有限深弹性层地基上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的基础梁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计算比较,指出了两种地基模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层状地基中横向承载变刚度桩内力和位移的计算理论,该理论不但适用于抗力系数任意变化的单层或多层线弹性地基,而且适用于刚度沿轴线任意变化的桩,完全统一了横向承载线弹性地基桩计算方法,开发了应用程序,并对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检验,介绍了一个工程应用实例。实践证明,该计算理论和应用程序通用性强,计算结果可靠,精度足够,可以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桩基计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完全粘合于刚性下卧层上的有限深弹性层地基表面环形面积上作用均匀分布荷载时的沉陷计算公式,并对各种层厚比情况下地基沉陷系数算出了数值结果。这些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基础圆板的计算。本文又一次从理论上证明了,对于空间问题,半无限地基和文克勒地基都是有限深弹性层地基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土建工程中的一些弹性支承的连续梁,一般往往是建筑在弹性地基上的,如用五弯矩方程式法(忽略地基的弹性沉陷)来计算这类问题,有时会发生较大的误差,但若考虑了地基的沉陷(非文克尔假定),则会使计算复杂化。对于弹性地基上弹性支柱(或高椿)的单层刚架的计算,将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逐次渐近的计算方法。二次循环计算,即可得到相当满意之结果。这个计算方法不仅适用于一般的弹性支承上的连续梁及弹性地基上弹性支承连续深,而且也适用于弹性地基上弹性支柱(或高椿)的单层刚架。逐次渐近法可免除解算繁琐的联立方程式,使计算工作得到了一定的简化。本文收集并计算了一些有关沉陷计算所需的表格,以供设计中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比我国规范法—m法、K法通用性强,它不仅适用于三角形、抛物线基床系数分布,而且可用于任何形状基床系数分布.不局限于单层土壤地基,亦可用于多层土壤地基.不需要任何计算图表,计算方便.  相似文献   

6.
在黏弹性介质地基的比奥固结和基坑开挖问题有限层求解格式基础上,运用Laplace逆变换,编制了黏弹性介质地基位移计算的比奥固结和基坑开挖问题有限层求解程序,通过计算黏弹性地基沉降的算例,验证了计算方法与程序的正确性,随着黏滞性系数的增加,该模型的黏性起到更大的作用,符合所选取黏弹性模型的蠕变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基于成层地基中的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将前、后排桩视为竖直插入成层地基中的弹性地基梁,以不同刚度的水平弹簧模拟前、后排桩与其间成层地基土体的相互作用. 以各个土层接触面为水平分界面,将前、后排桩支护结构分为若干单元段,以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作用于后排桩的主动土压力,以弹性抗力法计算作用于前排桩基坑底面以下的土体抗力,且考虑地基反力系数沿深度的线性变化. 基于Euler-Bernoulli双层地基梁理论,考虑桩桩及桩土相互作用得到成层地基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挠曲微分方程,并采用幂级数法求解,然后根据界面处内力与位移的连续条件及桩顶、桩底的边界条件,得到任一深度桩身的水平位移、转角、剪力与弯矩计算式. 最后通过一工程实例分析,将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实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基模型下梁式基础的统一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弯矩方程解连续梁的方法在弹性地基梁计算上的扩展,提出了半无限大弹性体、有限压缩层和温克勒三种地基模型下梁式基础精确计算的新方法,使不同地基模型下梁式基础的计算达到了统一。文中推导得出了梁与地基共同工作的总柔度矩阵,建立了用力法计算弹性地基梁的统一方程。且给出了在不同地基模型下利用该方程计算地基梁时总柔度矩阵的构建方法,进而给出了采用本方法计算梁式基础的计算步骤。该算法可在任意基于地基是线弹性变形体假设的地基模型下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覆沥青层复合结构(PCC-AC)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建立层状弹性地基上多层复合路面的统一计算模型,采用弹性地基上的多层薄板理论,得出了分离式路面和结合式路面的求解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双层地基上的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进行了分析,其混凝土板底弯沉值及应力值与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及规范方法吻合较好,表明用该方法计算PCC-AC结构水泥混凝土板荷载应力具有足够精度.  相似文献   

10.
半空间地下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的链杆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弹性地基上的半无限平面理论,利用计算弹性地基梁的链杆法,将地基的弹性刚度矩阵与上部结构刚度矩阵相协调、综合,引进上部结构与地基土的综合刚度矩阵,解决了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问题,计算方法简单、实效。  相似文献   

11.
以弹性力学理论中的里兹变分法为基础,以幂函数为试探函数,通过相互作用系数的有关理论将桩体复合地基中桩土共同作用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经过一系列理论推导,得出线弹性条件下桩体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公式。通过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从沉降计算的弹性理论出发,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以地基表面到下卧硬层的深度与基础宽度之比(深宽比)和下卧硬层倾斜角(假设硬层倾向在所取分析截面内)为变量,探讨了下卧倾斜硬层对非均布荷载下地基沉降的影响。以数值计算结果为根据,得到不同形式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差)影响系数,并绘出图表以辅助工程实际应用,同时就计算参数对沉降的影响、最大沉降点位置随深宽比和倾斜角的变化而偏移的现象进行了参数分析。最后,给出具体应用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有限深弹性层上基础梁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利用弹性力学平面问题中的富里叶变换解法求出粘合于刚性下卧层上的有限深弹性层,在表面受竖向力作用下的解答,从而为有限深弹性层上基础梁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更为切合实际情况的地基模型.然后,对弹性层与刚性下卧层之间分别按完全粘合及光滑接触两种地基模型上的基础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计算和比较,指出了两种地基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將成层地基空间轴对称问题表面位移的统一公式转化为可以进行数值积分的形式,并制作了沉陷系数表,以供成层地基上基础板计算之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弹性层状理论,运用矩阵递推技术得到了弹性多层地基内部作用-水平集中载荷时扩展Mindlin课题的解析解,该解析解很容易编制计算程序,并具有较高的计算速度和精度,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将地基梁单元细分,由弹性力学中的地基沉陷公式求得与细分后梁单元结点相对应的地基柔度矩阵,对柔度矩阵求逆得到地基刚度矩阵以形成总刚度矩阵;由梯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梁单元固端剪力系数矩阵,建立由结点处地基集中反力求地基分布反力的关系式,形成考虑固端内力的半解析弹性地基上地基梁内力求解方法;开发程序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不考虑固端内力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修正剪力不连续的错误,并且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考虑地层位移荷载及梁与地基可能产生的脱空,针对长度在沉降槽内和长度延伸到沉降槽外的2种梁建立了弹性地基梁对称问题的数学模型.利用阶梯函数及脉冲函数,在所建数学模型基础上推导了求解弹性地基梁挠度的傅里叶级数系数的线性方程组,提出了计算方程组中脱空范围这一多余未知量的迭代步骤,利用有限元数值解对傅里叶级数解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傅里叶级数解精度高,可以作为带有脱空弹性地基梁问题的解析解,要达到相同的精度,傅里叶级数解的计算量远比有限元解的计算量小.此外,脱空范围的大小,不随级数项数的多寡而改变.傅里叶级数解法不但精度高,而且能够灵活处理不同形式的荷载,是求解复杂荷载条件下弹性地基梁问题的有效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作为支护式的地下连续墙,可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的基床系数进行了计算的方法和变形分析,提出了内力计算的主要荷载和基本计算公式,可应用于与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结构时的设计和施工计算。  相似文献   

19.
抗滑桩内力计算悬臂桩法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抗滑桩内力计算之悬臂桩法作了适当改进:建立了滑动面上下统一的坐标系;将桩在滑动面以上部分视为弹性定向铰支的悬臂梁,以使滑动面上下位移符合连续性的实际情况;桩在滑动面以下部分视为“Winkler”弹性地基梁,采用地基系数“m”法计算桩身内力,推导了有限差分计算公式;编制了全桩内力计算程序,可适用于滑坡推力和桩前滑体杭力分布的多种形式以及抗滑桩为刚性桩和弹性桩的情况,同时可得到理想的可视化计算结果.以算例进行了比较验证,并介绍了工程应用实例.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效地提高了抗滑桩内力分析效率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0.
在计算抗滑桩时,常常将桩侧地基系数考虑为梯形图式。与三角形地基系数(m法)的刚性桩相比,梯形地基系数的刚性桩的计算比较复杂,考虑到m法已有一系列用来简化计算的无量纲系数,情况就更加突出了。本文通过等效变换,将梯形地基系数问题变换为三角形地基系数问题,从而可利用现有的m法的无量纲系数求解,使计算大为简化。为尽可能减少运算,可利用本文给出的无量纲系数实现等效变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