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翻释了再现原作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应重在保持原文的美学功能,注意L(一)保持原文的艺术形象和风格;(二)再现原文中叙述,描写,抒情等艺术手法;(三)保持原文美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2.
美学要素的转换是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一环。从美学表象要素和美学非表象要素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文学作品翻译中美学要素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何甫权 《科技信息》2009,(24):126-126,130
翻译中要“忠实”,要保留原作的风格是译界一个欲罢不能的话题。由于受到译者个人素质、价值取向、审美观、赞助者等等诸多因素影响,原作风格的再现显得尤为复杂和重要。从内容到形式,尽可能接近原作接近原作者是译者的天职。译者有义务表现原汁原味的,而不是易容后的风格。就影视剧字幕翻译而言,译者要在充分照顾译入语观众的语言能力和审美的基础上兼顾体现电影以及导演、演员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跨文化活动,是不同文化之间美的交流与传递,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本文从实例出发,研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翻译与美学的“联姻”,实现良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的美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中,译者在传递原文意义的同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艺术意境。以杨宪益夫妇的译作《边城》为例,探讨译者如何从语言、句式、修辞三方面再现原作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学翻译中,译者在传递原文意义的同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艺术意境.以杨宪益夫妇的译作<边城>为例,探讨译者如何从语言、句式、修辞三方面再现原作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理论实质出发,列举并澄清了几种对于接受美学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学翻译研究的流行性误解,认为接受美学不是读者中心论,而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理论;不能因为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地位就在文学翻译中过度归化;也不能因为接受美学承认阐释的多元就在文学翻译中肆意曲解原文。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标题翻译中所遇到的问题,包括文学作品标题的特殊性,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标准及方法,通过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个案分析,得知在翻译中需要对主题仔细考证、慎重选词,做到准确,体现原作的艺术特色和译者的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9.
孙晓睛 《科技信息》2011,(36):I0067-I0067
文学翻译旨在将文学作品引介和传播到译入语国家。为了让某些作品自身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得以保留并且流传不衰需要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进行动态性翻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美学与文化两个角度切入,以知名企业商标翻译的成功案例为印证,探讨了"功能对等"论对商标翻译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商标翻译不仅要凸显原语语言"音、意、形"的和谐统一,再现原语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充分体现译入语文化的价值观,以迎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以期达到与原语商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1.
英语文学作品当中往往蕴含了较多的各类典故,这不仅是其文化语言的精华所在,同时也一定程度的反应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希腊罗马神话与《圣经》是西方文明的宝贵财富,还有诸多的历史事件、寓言神话,这些都成为了典故的来源。它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向世界展示了他们所独特的哲思与文化底蕴。为此,对其典故中的深刻的故事内容及包含的寓意进行充分了解分析,可更好的掌握英语文化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这个问题在批评界引起很大争议。在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杨宪益夫妇对《红楼梦》的英译以及林语堂对《浮生六记》的英译中,三位译者迥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后面隐藏的是他们不同的翻译目的。目的决定方法,这正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因此功能翻译理论是适用于文学翻译的,可以而且也应该作为我们评价文学翻译好坏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3.
袁磊 《科技咨询导报》2012,(20):156-156
当前我国城市在绿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明显影响到城市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一种全新的生态绿化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它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而且涉及文化的转换。只有充分了解文化差异,最大限度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才能使原文内容完美再现,促进文化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5.
从接受美学审视文学翻译策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的不同取向,认为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归化为主或异化为主的问题,而是根据读者的文化接受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四个取向阶段:归化为主、少量异化为辅阶段,归化为主、大量异化为辅阶段,异化为主、大量归化为辅阶段和异化为主、少量归化为辅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朱生豪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最重要的译者之一。他在向中国译介莎士比亚及其著作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以对《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中的独白的翻译为例。通过对比朱生豪和梁实秋两位翻译大家对这一独白的不同译本,本文旨在分析朱生豪在创作最接近原文,最自然的译文中所做的努力,及这些努力在其翻译原则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对于提高翻译作品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探讨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同时阐述了"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异化和归化的把握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体育解说的性质、功用入手 ,认为体育解说的性质是 :体育比赛与观众之间最重要的中介 ,它的美学意义在于它是使观众感受体育魅力的中介和催化剂 ,它加强了观众对某项运动乃至整个体育的理解 ,提升了大众的感受力特别是审美感受力。并把它的功能归纳为 :穷形、协情、生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体育解说应具有的美学品格是 :激情性、娱乐性、创造性、生命感。进而以此为标准对中国体育解说现状进行分析评论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总能以其多样灵活的表现形式以及独特的语用价值,向读者呈现其含蓄美,从而达到特定的审美效果。接受美学理论从文学作品文本意义的实现和译者的创作自由两方面给文学翻译以启示,并为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为研究文学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审美再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继而,总结出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译精确、以模糊译精确三种具体的翻译技巧,以成功地实现文学作品模糊美的语际转化。  相似文献   

20.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次接受过程,第一次接受过程是译者本身与原作之间的交流,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二次接受活动,这只有在翻译完成之后才能实现.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是明显的,他不仅充当原作的特殊读者,而且是阐释者和文学再创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