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11月29日举行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辅助加热系统工程开工典礼。该系统开工启动,标志着EAST装置进行重大升级改造,进人物理实验能力大幅提升的“EAST二期”。  相似文献   

2.
《合肥科技》2007,(1):3-3
继去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后,我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位于合肥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1月14日23时01分至15日1时连续放电四次,单次时间长约50毫秒,从而标志着第二轮物理实验的开始,标志着我国在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领域进一步站在了世界前沿。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6,(2):17-17
目前,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制造的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大部件已安装完毕,进入抽真空降温试验阶段。作为核聚变研究的实验设备EAST可为未来的聚变反应堆进行较深入的工程和物理方面的探索。众所周知。从1公升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氘,如果和氚发生完全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公升汽油所获得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安徽科技》2006,(10):30
9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研制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首次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首台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在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这一实验装置成功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据EAST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万元熙介绍,目前放电实验还在进行中,各项实验参数正在不断提高,显示了EAST装置良好的整体性能。同日,EAST通过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专家组工艺鉴定。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6,(10):13-13
第21届IAEA聚变能大会16日开幕。与往届大会通常只有欧洲、美国和日本的3个托卡马克被列在汇报名单中不同,这次聚变能会议上,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EAST托卡马克(俗称“人造太阳”)首次被列入名单,并作为大会的第一个报告,由此可见国际聚变界对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6,(9):15-16
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9月28日在此间进行的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成功获得电流超过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新一代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经正式投入运行,我国聚变研究向前迈出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16,(4):13
正中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向世界全面开放、共享。在开发核聚变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的路上,中国已从追赶者并跑者,成长为具备强大国际输出能力的领跑者。人造太阳持续放电102秒为目前世界最长科研人员通过实验,使得人造太阳EAST成功实现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也是目前国际托卡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近日,被称为"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的东方超环(EAST)超导托卡马克2012年物理实验顺利结束,创造了两项托卡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2000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高参数、高约束模式偏滤器等离子体是未来聚变托卡马克放电的最基本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2008,(2):34-43
1.科学岛EAST实验研究首次实现跨国远程控制等离子体放电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了跨国远程控制等离子体放电。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专家通过专用数据网,轻点鼠标即可轻松启动并运行地球另一端的中国核聚变实验装置。进行跨国实验的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DIII—D核聚变实验室专家,通过专用数据网看到的实验数据及放电图像与中国科学家在控制室里看到的完全一样。他们在第一次跨国操作中,获得了电流250千安、时间接近5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等危机,导致各国纷纷加入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行列。作为地球上众多能量的来源,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堆,其内部有大量氘和氚,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氘和氚不停撞击而进行聚变作  相似文献   

11.
12.
《合肥科技》2007,(3):11-11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领导有关推进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精神,2007年3月9日科技局王节局长带领科技局相关处室人员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调研和进一步推进落实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成果在肥转化的情况,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及物质院所属研究所的部分科学家就科技成果和项目的本地转化和产业化的进程情况作了交流。  相似文献   

13.
奇云 《科技潮》2012,(5):64-65
2012年3月15日,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世界最大激光器、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简称NIF)进行了一项超级激光实验。实验过程中,装置所释放出的192束激光,在230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产生出1.875兆焦耳的能量。激光束在经过一系列透镜聚焦后,形成2.03兆焦耳的冲击波。这束堪称史上最强的激光在一举打破纪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合肥科技》2008,(1):14-14
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集资100亿欧元在法国建造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记者日前获悉,科学岛承担的ITER部分工作已开工,此举标志着我国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5.
正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220万欧元资助,由瑞士苏黎世联邦技术学院总协调,欧盟多个成员国科技界和工业界共同参与,包括大型太阳能工业集团如德国包豪斯航空、德国航天中心(DLR)和壳牌石油集团(Shell)等,参与组成的欧洲SOLAR-JET研发团队。从2011年6月开始,利用太阳光线提供的高温能量,以水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材料,致力于太阳能燃油的  相似文献   

16.
《合肥科技》2006,(5):7-7
随着“人造小太阳”的建成,我国近几年在聚变领域取得的成就,在国际聚变界的地位大大提高。5月22日上午,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七届受控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国际会议”在我市开幕,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这一全球聚变界高规格会议。  相似文献   

17.
1.科学岛EAST实验研究首次实现跨国远程控制等离子体放电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了跨国远程控制等离子体放电.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专家通过专用数据网,轻点鼠标即可轻松启动并运行地球另一端的中国核聚变实验装置.进行跨国实验的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DⅢ-D核聚变实验室专家,通过专用数据网看到的实验数据及放电图像与中国科学家在控制室里看到的完全一样.他们在第一次跨国操作中,获得了电流250千安、时间接近5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相似文献   

18.
《安徽科技》2006,(10):30
近日,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项目在合肥通过专家组评估.该项目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中科院支持、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共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