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中没有设数学奖。但在国际上与诺贝尔奖享有同样崇高声誉的数学奖却有两种,即菲尔兹奖与沃尔夫奖。前者一般授予40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后者则要考察获奖者的终身贡献。获得上述两个奖项之一者,均是在数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 奖励后生的菲尔兹奖 1924年,第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加拿大  相似文献   

2.
当今国际数学界,设有两项奖励,可谓举世瞩目,堪与诺贝尔奖相比。一项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Fields)奖,这项奖只授予年龄不超过40岁的年轻数学家;一项是由  相似文献   

3.
国际数学大奖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心灿 《科学》2002,54(5):52-54
随着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召开,公众对数学家及其工作给予了更多关注.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已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本文将介绍另外几个颇具影响的大奖及其获奖者,以便公众更多地了解为数学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  相似文献   

4.
丘成桐先生是著名数学家,长于微分几何、拓扑学、代数几何领域,成就显著,1982年获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先生对数学家有偏见,未设诺贝尔数学奖)。在1983年华沙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颁奖仪式上,一位数学界名人对丘先生评价道:“他的工作涵盖了整个微分几何的全部,展现了强有力的技巧、深度与广度,也展现了他的勇气与视野。”  相似文献   

5.
郭永发 《世界科学》1995,(1):10-11,20
不需证明的“理论数学”是否允许存在?郭永发(青海大学)一问题的引出在1990年日本举行的第21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4个菲尔兹奖中的3个分别授予了美国的E·Witten,新西兰的V·F·R·Jones和苏联的V·L·Drinfeld。MareHindr...  相似文献   

6.
颜松远 《科学》2004,56(6):9-13
2000年5月24日,美国克雷(Clay)数学研究所公布了7个千禧数学问题。每个问题的奖金均为100万美元。其中黎曼假设被公认为目前数学中(而不仅仅是这7个)最重要的猜想。黎曼假设并非第一次在社会上征寻解答,早在1900年的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列出23个数学问题.其中第8问题中便有黎曼假设(还包括孪生素数猜测和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7.
肖恬 《科学》2006,58(5):39-39
[本刊讯]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6年8月22—3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人出席。8月22日开幕当天宣布,本届菲尔兹奖由4人分享(按规定,每届菲尔兹奖最多同时授予4人),他们分别是俄罗斯的佩雷尔曼(G.Perelman)、奥昆科夫(A.Okounkov)、法国的沃纳(W.Wemer)与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 Tao)。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8月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第28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阿克萨伊·文卡特什凭借自己在解析数论、拓扑学、表示论等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菲尔兹奖。热爱数学,也热爱生活文卡特什出生于印度新德里,他的母亲是维多利亚迪肯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儿子是一个总是很快乐的孩子,他擅长数学,也热爱运动、音乐和阅读。”母亲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  相似文献   

9.
<正>阿蒂亚是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最受世人关注的是他的"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也被他自己视作是"做过的最好的事情"。2019年1月11日,英国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Michael Atiyah)去世,享年89岁。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是继牛顿之后第一个将数学与物理完美结合的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证实了阿蒂  相似文献   

10.
数学家们一直为诺贝尔奖项中缺乏数学奖而抱怨。最接近该奖的“菲尔兹奖” (FieldsMedal)每 4年授予一次 ,名额不到 40个 ,其声势要比诺贝尔奖小得多 ,更不用说奖金的数额了。但出于挪威政府的好意 ,这一切可能都将发生改变。今年 8月 2 3日 ,挪威首相詹斯·斯托尔坦伯格宣布设立一个基金总额达 2亿克朗 (2 2 0 0万美元 )的年度“阿贝尔奖” (AbelPrize)用于数学。这一奖金是为纪念挪威著名数学家尼尔斯·亨立克·阿贝尔 (NielsHenrikAbel) 2 0 0年诞辰而设立的 ,他死于 1 82 9年 ,年仅 2 6岁。奥斯陆大…  相似文献   

11.
吴宝珠,一位来自越南的数学家,在2010年8月19日印度海德拉巴市召开的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大奖——菲尔兹奖。他通过引入新的代数-几何学方法,证明了朗兰兹纲领自守形式中的基本引理。在过去的30年中,数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都是在假定基本引理正确并且终将有一天会得到证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吴宝珠的工作对于朗兰兹纲领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7月14日,纯数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玛利亚姆·米尔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因癌症去世,年仅40岁。她的研究成就在2014年得到了最近一次颁发的"菲尔兹奖"(每4年颁奖一次)的肯定,该奖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誉。伊朗总统鲁哈尼在给这位去世的女数学家发去的唁电中写道,伊朗和世界著名的数学天才米尔扎哈尼的去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悲伤,这位科学家使伊朗在国际科学界  相似文献   

13.
一个数学家可望获得的最高奖赏是菲尔兹奖章(Fields Medal),这个奖赏所带来的威望在许多方面可与诺贝尔奖金相比。J.C.菲尔兹为体现该奖赏的金质奖章设立了一个基金信托会,他说过,这些奖章的授与只应该“基于所完成的工作,同时就得奖者方面而言,则是作为对他取得进一步成就的一种鼓励”。这些话的意思可解释为该奖章应该颁发给青年数学家们(一般在40岁以下)。自从1936年第一次颁发了两枚奖章以来,严格地遵循了上述惯例。菲尔兹奖章每四年才发一次,即在隔四年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今年的菲尔兹奖章发给了苏联的格雷戈里·A·玛古利斯(Gregory A.Margoulis),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丹尼尔·奎伦(Daniel Quillan),普林斯顿大学的查理·费弗曼(Charles Fefferman)和法国高级科学研究院的皮埃尔·德利昆(Pierre Deligne)。本文译自Science,vol.202,1978.10.20,作者G.D.Mostow是在美国耶鲁大学数学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胡作玄 《科学》2001,53(5):41-45
了解20世纪科学的重大成就,诺贝尔奖是一个极佳的窗口.但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项,因此菲尔兹(Fields)奖常被作为诺贝尔奖的代用品.虽然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只奖给不超过40岁的年轻数学家,主要是奖给他们的近期工作,但从整体上还是反映出20世纪数学的一些重要成果,不失为研究20世纪数学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从幼年开始,他就被"天才"、"神童"、"叹为观止"、"难以置信"等与神奇相关的词语包围:2岁就用积木教更大的孩子如何数数;9岁开始学大学数学课程;13岁成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迄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20岁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正教授;31岁获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  相似文献   

16.
王善平 《自然杂志》2006,28(6):361-365
4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ICM),是由国际数学联盟(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IMU)主办的全世界数学家的盛会。继2002年ICM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之后,2006年ICM于今年8月22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历届ICM大会的主要任务包括回顾过去4年来数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发展,以及组织安排数学家之间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其中最受全世界瞩目的大会议程,是宣布费尔兹奖章获得者并进行颁奖。在8月22日的开幕式上,ICM宣布,本届的费尔兹奖章获得者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欧克恩科夫(An-dreiOkounkov,1969—),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GrigoriPerelman,1966—),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Tao,1975—)和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数学家沃纳(WendelinWerner,1968—)。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36年开始设立菲尔兹奖以来,到1978年已经颁发了九次。它成了国际数学界著名的既定传统,获奖者的遴选吸引着人们的广泛注意和推测。这项奖金以“菲尔兹奖”闻名于世是有点讽刺意味的,因为菲尔兹本人规定它“无论如何不应以任何国家、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来命名。他建议就用“国际奖金”的名称,对他说来,奖金的国际性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约翰·查尔斯·菲尔兹(John Charles Fields)是多伦多大学的数学研究教授。虽然他在代数函数论方面做过一些有价值的工作,但是他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今年九月三日,恰是世界著名科学学家、已故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普赖斯博士(Derek de Solla Price)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我们在本期特刊登了一组关于科学计量学的译文,以志纪念。大家知道,物理学、化学、医学等有诺贝尔奖,数学则有菲尔兹奖。如今年轻的科学学也有了自己的国际科学单项奖,跻身于世人敬慕的二十多项国际科学奖的行列。钱三强教授指出:“普赖斯科学学奖的设立,表示世界对交叉科学的重视”。他勉励我国科学家,尤其是中青年科学家,志存高远,为赢得像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普赖斯奖等国际科学奖而努力奋斗,为国争光。  相似文献   

19.
菲耳兹奖章是最高的国际数学奖,奖给在数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人,菲耳兹奖同诺贝尔奖一样享有盛名,尽管其基金没有诺贝尔奖那样丰厚,但后者是没有数学奖的。菲耳兹奖每四年在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颁发一次,诺贝尔奖不受年龄限制,而菲耳兹奖则授予不满四十岁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4000余世界数学精英齐聚中国首都。恭逢盛会,中国媒体作了大量报导。中国少年数学论坛也同时在京召开,千余少年数学爱好者得以同国际数学大师学者近距离交流,在中国掀起一股数学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