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9月12日夜,日军川口旅团约5000人向亨德森机场发动了一场精心谋划的进攻.海上的"东京特快"和飞机昼夜轰击配合作战.日军轮番进攻,美军浴血厮杀,双方伤亡非常惨重,最后,日军的攻势还是被挫败了.在拉包尔坐镇的百武晴吉、在特鲁克的山本以及东京大本营对这样一个小小机场竟如此顽固深为震怒,决定派精锐的仙台师团和名古屋师团增援瓜岛的川口,大批飞机抽调到拉包尔和布干维尔岛,山本的联合舰队主力也将再次配合作战,皇军为一个无名瓜岛下了巨大的赌注,更多的部队和装备被投进了"绞肉机".  相似文献   

2.
珊瑚海海战后,日本虽然遭到暂时的挫败,但仍然没有放弃向中太平洋和两南太平洋扩张的决心.1942年6月初,日本海军向中途岛发动了策划已久的大规模进攻.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美日两军投入了太平洋战场的所有航空母舰,进行了一场决定太平洋战局的航母编队大决战——中途岛海战.  相似文献   

3.
1945年7月,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运送原子弹"小男孩"到提尼安岛之后,驶往菲律宾的莱特湾。途中,该舰被日军潜艇击沉。全舰千余名官兵除316人幸存外,其余均葬身海底。多年来,有关人士一直对此事件百思不得其解——美舰雷达事先根本没有发现日军潜艇,而日军潜艇是怎么发现美舰并准确发射鱼雷的?日前,得州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唐纳德.奥尔森,利用他发明的"超时空天文学研究程序",使这一被"疑团"笼罩了半个多世纪的故事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4.
<正>从笨拙的"小木桶"到名扬天下的海战"大鲨鱼",看我如何七十二变!世界上第一艘军用潜水艇的首度出征失利,并没有影响人类对潜水艇的再探索、再发明和再创造。因为靠一只"小木桶"般的原始潜水艇去作战,显然是不可行的,至多也只能偶然搞些偷袭,而且成功的几率极小,风险却极大。于是,人们开始研制现代潜水艇(也称常规潜水艇)和核动力潜艇,这让潜水艇成了后来海战中的"大鲨鱼"。  相似文献   

5.
<正>消灭美国海军的决战偷袭珍珠港,日本虽然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有生力量,但是美军的航空母舰却毫发无损。加上1942年美国大黄蜂号航母帮助杜利特轰炸机编队成功轰炸东京,因此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再下决心,一定要除掉美国海军的核心力量——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6.
<正>从笨拙的"小木桶"到名扬天下的海战"大鲨鱼",看我如何72变!翻开世界兵器发明史,我们发现,潜水艇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且行踪非常诡秘的奇特武器。它通常都躲藏在大洋的深处或在深海中航行,除了借用高性能反潜机外,一般很难被人发现。一旦接到作战的命令,它可以在水下悄悄地找到或接近敌方目标,然后准确发射鱼雷、导弹等武器,将毫无觉察的敌舰等目标迅速击毁,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撤离战场。因此,它也被称为海战中十分凶残的"大鲨鱼"。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海战,可以说是"火炮制胜"的年代,哪一方火炮的口径大、射速快,优势就在哪一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海战,可以说是"航母制胜"的年代,哪一方航母的吨位大、数量多,就意味着拥有以空对海的非对称优势。如今的海战,随着信息化革命的出现,可以称为"信息制胜时代",哪一方先敌发现、先敌攻击,则意味着拥有以快打慢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8.
建军 《科学24小时》2014,(3):56-56,F0003
<正>反舰导弹是许多沿海国家海防武器装备的"宠儿",它多次被用于现代海战,发挥了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反舰导弹自问世并日臻成熟后,逐渐得到了各国海军的青睐,并日益成为各国在海战中的首选攻击手段。自1967年有水面舰艇被反舰导弹首次击沉以来,反舰导弹已先后经历了第三次中东战争、马岛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等战役的考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近50年来,有近百艘战舰和200多艘民船被反舰导弹送入海底。反舰导弹到底是如何实现在广阔海洋上对舰艇的猎杀呢?盘点反舰导弹在实战中的这些"精彩瞬间",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种号称"海神利矛"的"神器"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走向深蓝     
航空母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的“奇迹”,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中途岛海战”标志着海战从此进入超视距时代,而航母则一举奠定了在海洋战争中的霸主地位。强大的航母编队是海上战场最具威慑的力量。航空母舰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王”。  相似文献   

10.
<正>新式战机出尽风头1939年3月16日,一架代号"12试舰战"的试验机在日本三菱公司名古屋工厂研制成功。1940年7月31日,日本海军正式采用"12试舰战",这一年正是日本纪元2600年。为纪念这个年份,新飞机被命名为零式舰载战斗机。  相似文献   

11.
<正>樱花,代表着高雅、质朴与纯洁,绽放之时,能尽染一城之色。日本人认为其代表了武士道精神的忠诚与无私,将其视作"国花"。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纯洁高雅之花,却被70年前的日本军国主义者用来命名了一种臭名昭著的自杀式武器,让操纵者成了军国主义的殉葬品,这就是"樱花"人操炸弹。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海军航空兵消耗殆尽。为了挽回颓势,日本海军各种各样的飞机不论性能有多落后,  相似文献   

12.
军用地图是指为军事需要制作的各种地图。军用地图与武器一样,是战时必备的作战工具。1943年11月21日,美军发起了进攻太平洋塔拉瓦岛的登陆作战。由于当时没有新地图,美军搞到了一张100多年前绘制的旧水域图,很不准确。结果登陆时,美军舰艇搁浅在海滩上,美军官兵成了日军的活靶子,伤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反舰导弹问世,并在随后的实战中数次击沉海上战舰之后,反舰导弹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海战的形态。巨大的身躯,原是海上战舰自豪的资本,现在反而成为最大的弱点——更有利于反舰导弹瞄准和攻击。而一旦被反舰导弹"圈定",舰艇即便不沉也得重伤。特别是马岛一战,阿根廷海军的"飞鱼"式反舰导弹击沉英国舰队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更让一些专家惊呼:舰艇已成了反舰导弹的"活靶子",而反舰导弹则成了舰队的"掘墓人"。有些专家甚至预言,海上巨舰时代已告  相似文献   

14.
敢打敢拼血战到底“在八路军、新四军面前,日军是无法敌得过的,国民党军队也不是人民军队的对手。”(《一个日本老兵对侵华战争的反思》原日军少尉河村太英雄)1937年9月25日,山西东北部已是狼烟四起,而内长城附近的一条峡谷却异常平静。上午7时,千余名日军乘汽车、大车进入了这条狭长的谷底土路,刹那间山谷两侧弹如雨下,枪炮声、冲杀声震撼山谷,平型关战斗打响了。平型关一战意义重大。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是自1598年露梁海战以来,中国对日本军队的首次胜利。不可战胜的神话何来?在于日军深受武士道精神的毒害,再加上装备精良,训…  相似文献   

15.
悠悠桂河桥     
一大清早从曼谷出发,坐了将近两小时的车,来到距离曼谷约120公里的北碧府,泰文叫作"干乍那布里"。如今这里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观光胜地,是因为这里的"桂河大桥"以及"死亡铁路"。"桂河大桥"的出名虽然是拜皮尔·鲍罗的小说以及好莱坞的一部同名电影之赐,却仍然很值得去探访。因为这里记录了历史。车子开到大桥边,心情激动不已。1942年冬天,太平洋战争开仗一年后,日军南进攻打印度。为了方便运输军用物资,也因为日本的海路运输频  相似文献   

16.
首次航母编队大海战 1942年3月末,在偷袭珍珠港后不到4个月,日本在太平洋上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目标就已达到.数百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沦入日军之手;中途岛以西中部太平洋数以千计的岛屿和大约3000万平方海里的广阔海域,一时成了日本的"内陆"和"领海".最重要的是,婆罗洲、苏门答腊和爪哇的高产油井为日本提供了所需的原油,日本称这片地区为"南方资源区".  相似文献   

17.
美军在2011年5月1日击毙本·拉登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最尖端技术,它们使"海豹突击队"如虎添翼,行动有了外科手术般的精确度。神秘的隐形直升机在此次行动中,一架美军隐形直升机因故障迫降后即被突击队员炸毁。从该机残骸分析,它们似乎是MH-60"黑鹰"直升机的重大改进  相似文献   

18.
野人山中国远征军两千具白骨之谜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中我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千米,浴血奋战,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9.
横扫塞班     
第二次世界大战多少惊心动魄的战役,请看,美军在占领马绍尔群岛后的又一个酷战———横扫日军战领的塞班岛。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次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国的航空母舰"小鹰号"一直被一艘神秘莫测的潜艇跟踪,当这艘神秘舰艇发现受到攻击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