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表面蛋白质进化分析到社交网络微博发布,科学家正在收集所有可以准确预测流感动态的数据,但对流感一剑封喉的预测方法尚未出现。在北半球的流感季到来之际,流感预报界的保留活动——流感病例实时评估和前瞻性流感预测评价——蓄势待发。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下文简称"疾控中心")每年都会将这一保留活动变成一种竞赛,预测团队倾尽全力以便最精准地预测出流感季到来的时间、高峰流感病毒颗粒的透射电子显微成像  相似文献   

2.
正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种动物宿主,包括野禽、家禽、哺乳动物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它能变异组合成上百种不同的病毒,在不同的宿主之间传播.一旦一种新的动物流感病毒获得在人群中有效传播的能力,就会造成流感大流行.历史上发生过数次流感大流行,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该病原是一种新的猪流感病毒,传入人群之后导致了全球的流感大流行.因此任何  相似文献   

3.
最新研究表明,目前正在东南亚夺人性命的禽流感病毒并非普通流感,它与致命“西班牙流感”病毒在基因结构上非常相似,因此有科学家担心,禽流感也许会将人类带回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时期。那么——  相似文献   

4.
H1N1甲型流感全球航空传播与早期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型流感(H1N1甲型流感)已经全球蔓延. 早期的研究显示, 在没有采取防控措施的情况下, 国际航空旅行可能引发一次严重的全球流感大流行. 在本研究中, H1N1甲型流感早期在墨西哥和美国的爆发被运用于SEIR流行病传播模型, 用以估计该病毒的传染性及疫情初步参数, 构建了一个基于实时航空数据的新的空间传播模型以评估H1N1甲型流感从墨西哥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潜在风险. 结果显示, H1N1病毒的基本再生数R0约为3.4, 有效再生数随防控措施下降明显, 研究还发现西班牙、加拿大、法国、巴拿马和秘鲁是最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流感大流行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甲型H1N1流感 原称人感染猪流感,为避免"猪流感"一词对人们产生误导,世界卫生组织在4月30日将此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A/H1N1型流感",英文为influenza A(H1N1).中国按中文惯例将其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6.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极地冰帽之下可能冰冻着致命的史前病毒,如果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些病毒被释放到大气中,就有可能导致新的传染病的流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这种史前病毒。他们在格陵兰的浮块中发现了一种被称作"西红柿花叶病"病毒。这是一种普通的植物病毒。这一发现使他们相信那些被冰雪覆盖的"坟墓"中可能埋藏着其他的病毒,比如像古代的流感、脊髓灰质炎和天花病毒,这些病毒也许已经被埋葬,也许有可能复原。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3月的最后一周,美国加州南部的一个9岁女孩和一个10岁男孩被流感击倒。虽然当时已经是流感季末期,他们却都出现了典型的流感症状:突然发烧、咳嗽和极度疲乏。这两名孩子彼此并无关联——他们分别住在两个相邻的县。但巧合的是,他们父母带孩子去的两间诊所都参与了美国疾控中心主办的流感监测计划。该计划跟踪的不仅是美国本土,而且是全球范围的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8.
正当科学家们警觉地关注埃及禽流感病毒(H5N1)发生的行为变化时,现在又检测到另一种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禽流感病毒以来,病毒学家就一直在跟踪这种病毒。自从1917~1919年那场灾难性的大流感爆发以来,尽管科学家们对流感已了解很多,但有一点仍没弄清楚,即引起大流感的病毒的不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9.
流感大流行普通人无法左右,但却应将日常生活的重点放在一个"防"上,要加强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绝不会是病毒青睐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正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曾在世界上多次大流行,如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1957年的"亚洲流感"、1968年的"香港流感"、1978年的"俄罗斯流感"、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等.特别是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据估计曾造成10亿人感染、近5000万人死亡.这  相似文献   

11.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0,(12):80-80
问:患感冒时为什么浑身关节痛?答:我们体内的免疫功能持续不断地与病毒、细菌抗争,流感等病毒如果在鼻、喉、支气管等处增殖,免疫功能就会活跃起来击退病毒。在这个过程中,白血球等与病毒抗争的免疫细胞会分泌一种叫做"细胞活素"的蛋白质,这种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对大脑发挥作用使大脑发热。 免疫细胞因此得以增进  相似文献   

12.
<正>病毒虽然可恶,不过站在它的角度来看,其生存环境也非常凶险,稍不留神,很容易被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甚至被"团灭"。因此,它们的主要生存之道就是变异,善变也是病毒最难对付的地方。病毒变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遗传重组,即不同病毒发生"联姻"形成新病毒;另一种是基因突变,实现自我升级。这两种变异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完善自我,以求得病毒家族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王善源 《科学通报》1958,3(5):155-155
作者在前一篇报告中已经说明中药白头翁、槟榔.九菖蒲、常山及黄芩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PR_8有抑制作用。因此,我们曾经试验用这些中药来治疗流感。从下面所报告的结果可以看出来,当流感病毒已经侵入肺组织以后,问题就比较困难了。在第一个试验里,70只鼠随机分成七组,每组十只,在轻度麻醉的情况下,用鼻孔滴注法使这些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PR_8。紧接着再从鼻孔滴入中药水浸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病毒     
今年3月份,一个香港儿童受到一种时常出现在鸡身上的、罕见的流感菌株的传染,并患并发症死亡。由于首次在人类中出现这种传染,而且,目前对这种病毒尚未有抗体,因而,官方公共卫生部门向人们发出警告。这种新型病毒是一种流感人分子型以HSNI来命名。字母代表红血球凝聚素(  相似文献   

15.
认识禽流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感是冬春季多发的人类呼吸道传染病,过去的40年里流行过的病毒类型无明显不同,疫苗接种也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位于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异,人类现有的免疫力以及疫苗都显得薄弱,这就是新型流感.  相似文献   

16.
说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可算是和人类打交道的"老朋友"了.从古至今,人类常遭到流感肆虐之苦.早在公元前412年,被誉为医学之父希波拉底记载了当时的流感疫情;1173年,曾经引起过人间大流行;1580年流感大流行,使马德里变成荒无人烟之地,意大利、西班牙也新竖起几十万座墓碑;1781~1830年流感疫情从亚洲一直传遍俄罗斯;1918~1919年的一次大流行就造成了40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有关资料表明,每年全球有大约6亿~12亿人患流感,其中有300万~500万重症流感,其中又有50万~100万患者丧生.流感何以如此穷凶极恶?一次次向人类发难呢?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一般只在禽间传播,不会直接感染人类.当病毒基因发生重组或突变,会获得感染人的能力.自1959年发生人感染H7N7禽流感以来,各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时有发生.1997年,我国香港特区暴发人感染H5N1禽流感是首次明确记录的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人类呼吸道疾病和死亡的疫情.迄今人感染禽流感已成为全球科学界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鉴于禽流感病毒可以长期存在于天然宿主体内且具有高度的遗传分化特性,因此具备成为前体病毒或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20世纪发生的4次流感大流行,均与禽流感病毒密切相关.禽类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存储宿主,最容易传染人的传染源是携带病毒的家禽和感染病毒的病死禽,而传播途径主要为禽-人和环境-人传播.人感染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后的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既有普通流感样症状(ILI)、结膜炎或关节炎,也会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目前针对人感染禽流感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提高禽流感病例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大流感指的是全球范围的流感大暴发。引发大流行的流感病毒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旧的流感病毒重现。此种流感流行时,人体内几乎没有对抗这种病毒的免疫力,又尚无有效的疫苗,所以流感病毒能够在人群中快速传播,感染者可发生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这种流感可以在短时间内波及整个国家以及全球。据统计,从20世纪开始,人类历史上经历过至少4次堪称恐怖的大流感袭击。  相似文献   

19.
"树流感"的学名是栎树猝死病,该病自199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次暴发以来,已造成了欧洲及北美大量林木的死亡.引起"树流感"的病菌栎树猝死病菌(Phytophthora ramorum)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寄主种类繁多、症状表现缓慢、隔离与防控非常困难等特点,因此急需提前预测该病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该病的传入与扩散.本文选取影响病菌繁殖与传播的4个气象因子(累年月均最高温、累年月均最低温、累年月均降水量、累年月均相对湿度),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气候相似性分析方法,预测"树流感"在我国的适生度,综合2种方法的适生度分布预测结果,并把该结果与"树流感"潜在寄主植物分布进行叠置分析,得到"树流感"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2种方法综合比2种方法各自得到的潜在最适宜区域面积都有一定的减小;但不管哪种方法,得到"树流感"在中国的适生分布从西南往东北方向都是呈降低的趋势,在靠近沿海纬度较低的区域,适生度明显较高.最终得到"树流感"潜在最适宜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以及浙江、安徽、湖北、贵州、广西、广东和台湾的部分区域.本文的研究将对提高政府和民众对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认识,保障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经济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国家需要认识到:形成研发流感疫苗的能力将获得长期利益——5月4日,流感科学家汇聚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在日内瓦的总部,讨论在研制抗H5N1禽流感病毒疫苗中取得的进展。一个危险的信号是,发展中国家将可能是最后获得此类疫苗的国家。因此,为了那些急需疫苗但购买不起的国家,WHO希望利用这次会议和疫苗生产商就先期采购达成协议。发展中国家的流感就其本质而言,流感病毒威胁健康是绝不会改变的。由于流感病毒缺乏高效的机制来修正其复制时发生的错误,病毒特别容易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新的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