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拯救地球:向海洋投放铁肥 海洋研究船"气候鸟Ⅱ"号去年11月从佛罗里达州起航,开始了有争议的航海使命:向海洋播撒铁肥旨在提高海洋浮游植物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字海洋     
林勇 《科学》2007,59(1):10-12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自有人类以来,认识海洋、征服海洋、利用海洋等海洋活动就从未停止过。信息时代的到来,第一次为人类全面准确而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海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撑。1998年1月31日,美国的戈尔(A.Gore)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认为数字地球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示,并可在其上添加许多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信息。这一概念被迅速应用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而由数字地球引申出的数字海洋也成为人类驾驭海洋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理学的新进展与新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大奎  张永战 《科学》2002,54(2):18-21
海洋地理学是一门地理学与海洋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地理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具有了更多的手段观测和认识海洋、调查研究海洋和开发利用海洋,促使地理学更多地关注海洋领域的研究.21世纪是"海洋世纪"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海洋地理学亦因此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海洋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下一个浪潮是什么?《新科学家》杂志和海洋国际2012邀请了来自纳米技术、材料、网络基础设施、能源、机器人学和传感器等领域的专家以及海洋科学家们齐聚"追赶下一个浪潮"研讨会,对此进行了探讨。"迷你实验室揭开海洋生命奥秘"  相似文献   

5.
仰望夜空,繁星闪烁。你相信吗,在其中某些星球上也有汪洋大海,而且大海之大,足以淹没整个星球。你肯定会问:外星海洋中也有大鲸鱼吗?科学家说,想知道答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这个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栖息的星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在海洋中,深海面积占大多数,占到全球的一多半。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超过11000米,已知全球最深点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为11034米。地球上的深海有2/3位于公海之中。正因为在公海,深海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7.
朱江 《科学通报》2004,49(23):2463-2463
<正>2004年11月3-6日,由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 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 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气候 与环境数学专业委员会等4家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海洋 资料同化学术研讨会(ODAS04),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 有19位代表针对海洋资料同化方法、同化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耀光 《科学》2006,58(1):50-52
海洋资源的开发,既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也为海洋产业的形成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国是个海洋大国,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实现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人海关系和谐,把海洋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整合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全面发展;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持续发展必然的趋势;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开发海洋资源力度,加速发展海洋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海洋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9.
刘助仁 《世界科学》1989,11(8):29-29
开发深海时代的到来海洋是产生生命的源泉,人类和海洋有着很长时期密切接触的历史。人类从海洋中捕捞鱼类等作为食物,并利用海洋作为贸易往来的通道。今天,海洋已不仅仅是水产、海上交通的场所了,它同气象的关系及其资源利用等方面也颇受到注意。然而,人类对于海洋的实际情况却知道得很少。这是因为海水具有光线非常难以穿透的性质,对于海底  相似文献   

10.
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药物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跃伟 《自然杂志》2009,31(1):27-32
作者对海洋天然产物,海洋药物的研究起源、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并对该学科将来发展方向、发展潜力做了展望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野生生物的顽强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在油污中挣扎的生物。 随着海洋原油开发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海洋上石油泄漏事件越来越多.油污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海洋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了油污的威胁,连天空中的海鸟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据国家海洋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其中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洋监测卫星系列(又叫海陆雷达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对我国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目前,我国已发射3颗海洋卫星,包括2颗海洋1号系列水色卫星和1颗海洋2号系歹U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实现了对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海域的海洋环境观测监测。  相似文献   

13.
这个世界上崇高的职业有许多种,而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无疑是最重要的工作、最具魅力的领域之一。孩提时代的我就对大海有着神秘的憧憬,那时主要着迷于海洋的广阔,教科书上给出的一个基本数据是全世界海洋的面积占了全球表面积的70%以上。成年以后,我进一步知道了一些有关海洋的事,知道海洋是孕育地球上生命的温床、摇篮;海洋及其洋流作用调控着全球的温度、湿度;全球沿海城市的兴盛更是凭借着海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5,(6):7-7
100年之后,宇航员也许能驾驶飞机在土星的上层大气里翱翔。不过,土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这就是说它没有固体表面可供踏足,也没有液态海洋可供船行,所以,亲临土星探索就意味着只能够飞行——在土星色彩奇异的云层内外飞来飞去,在土星环之间钻进钻出。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5,(8):10-11
海洋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是海洋不少鱼类和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海洋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目前人们对海藻的了解非常少,它们对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的活动对它们的影  相似文献   

16.
深海探秘     
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0%左右。中层深度,也就是200米深度的水域,占海洋总体的90%。过去,对中层深度的研究集中在相对耐久的生物,如某些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上。近年来,美国利用潜艇和遥控运载工具进行的研究表明,在中层深度上有大量胶状浮游生物,如品目繁多的水母等。这些生物的躯体非常脆弱,甚至用浮游生物网也无法搜集。  相似文献   

17.
有时候,野生生物的顽强超出我们的想象,如在油污中挣扎生存的生物。随着海洋原油开发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海洋上石油泄漏事件越来越多,海面上的油污也越来越多,越积越厚。油污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海洋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了油污的威胁,连  相似文献   

18.
征服海洋之梦—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缪国平  刘应中 《自然杂志》1996,18(1):26-29,30
超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指那些尺度以公里计的浮式海洋结构物,带有永久或半永久性,具有综合性,多用途的功能,它的设置将对某一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乃至政治、军事格局发挥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类结构物的研制对许多学术领域和工程领域是个跨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鲍铁薇 《大自然探索》2003,(2):51-51,53,55,57
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到华盛顿州,美国西海岸附近的巨大水域里,掩藏着高峻的海底山脉、深邃的海底峡谷、平展的海底平原以及各种暗礁。这种独特的海洋地质环境造就了物种繁多的海洋生态环境,鲸鱼、海獭、海鸟,以及许多鱼类都生活在这里。因此,这里被称之为“生物避难所”。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6,(1):4-5
最近,科学家通过研究1996年在阿根廷南部发现的一块远古海洋动物头骨化石后确认,这头“海怪”其实是一种此前从未被发现过、生活在1.35亿年前的古代鳄鱼。科学家将这种鳄鱼命名为“哥斯拉”(传说中一种巨型海怪的名称),它拥有和食肉恐龙相像的头部、鱼尾似的尾巴、强有力的下巴和锯齿状的牙齿, 以捕猎其他的海洋爬行动物为生。在大约2亿年前至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海洋鳄鱼遍布全球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