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完整森林,是一个近似于原始森林,并能够通过遥感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在地图上加以表现的概念,这个名词最早是由"绿色和平组织"提出的。原始森林,这个让人充满向往的名词究竟是怎样定义的?相关生态类和林业资料这样阐述:"原始森林是指天然形成的、未遭到人类破坏的完整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代表着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顶级水平,其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复杂性和服务功能是人工林和次生林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2.
服装是人的"第二皮肤",它不应是对人的束缚。上品位、上档次的服装,不仅表现在御寒、护肤和"人体包装"上。服装是你给人的第一张名片,是人们交际中的无声语言。服装的民族感不可避免地体现人的美和人的魅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态服装将大量应运而生。变色服日本研制出一种能随环境变化和气候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的变色服。它是由光敏变色化纤织成,在草原上能变成黄色,而在森林中却又能变成绿色,多为野外作业人员所用。发光服发光服的衣料上附有无数微球形贮光  相似文献   

3.
地质学家们目前已经搞清楚了300年前发生在北美的一次大地震的时间和规模.这个被称为"亡灵森林"(ghostforests)的地震遗迹--被地震摧毁的森林的残留部分,今天仍然存留在美国西海岸的某些地方.由于在北美洲没有任何关于这场地震的文字记录,"亡灵森林"也就成了当年大地震在地球上留下的惟一记号.  相似文献   

4.
<正>动物们总是用它们各自不同的叫声以及斑斓的色彩来充实和装扮着大自然。然而,科学家们从这些动物的叫声中,发现了一个更加美妙的交响乐世界。在50年前,为了给自己的一张新专辑收集些自然的声响,音乐家伯尼·克劳斯第一次走进了位于旧金山市附近的森林中。在此之前,他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在森林里呆过,也从没有如此心无旁骛地聆听过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克劳斯这样描述到:"那时,我完全忘  相似文献   

5.
马来语中的红毛猩猩是"森林里的人"的意思.红毛猩猩,顾名思义,就是指长了红色毛的猩猩;那么,人猿又是什么呢?其实,红毛猩猩就是人猿.  相似文献   

6.
<正>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中占比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美国俄勒冈州,有一片名为安德鲁实验森林的原始森林,它是地球温带森林中物种最丰富的地方之一,可与热带森林媲美,其中仅昆虫种类就有七八千种。这些昆虫悄无声息却有条不紊地生活在森林这片静谧的土壤中,虽然有些渺小得连我们的肉眼都难以分辨,但它们却承担着分解土壤  相似文献   

7.
巴西亚马孙丛林的苏瑞部落是深藏在森林深处的印第安人原始部落之一,然而该部落自1969年首次和"现代文明"接触以来,就遭遇了一系列可怕的噩梦,"文明世界"的白人带来的病菌像瘟疫一样席卷苏瑞部落。雪上加霜的是,来自"文明世界"的贪婪者还在非法砍伐他们的森林,威胁苏瑞部落的最后一片生存之地。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苏瑞部落的酋长决定抛弃弓箭,  相似文献   

8.
巴西亚马孙丛林的苏瑞部落是深藏在森林深处的印第安人原始部落之一,然而该部落自1969年首次和"现代文明"接触以来,就遭遇了一系列可怕的噩梦,"文明世界"的白人带来的病菌像瘟疫一样席卷苏瑞部落.雪上加霜的是,来自"文明世界"的贪婪者还在非法砍伐他们的森林,威胁苏瑞部落的最后一片生存之地.  相似文献   

9.
"穆乌埃",在非洲西部地区是个令人闻而生恐的名字。它是生活在利比里亚森林中的一种不太大的动物,人们传说"穆乌埃"是世界上最凶恶的动物,甚至连相互间聊天时提到它,都感到惧怕。它是什么动物?使人们如此谈"虎"色变,它在利比里亚大森林中生活着。世代繁衍不知有几百年或几千年了,可是,科学家们尤其是动物学家们却对此一无所知,当有关"穆乌埃"的传说在20世纪初传到欧洲时,大多数人都一笑了之。幸而有一个人注意到了这个传说,他叫巴尼斯·约尼贝尔库,是一位德国旅行家和探险家,正是由于他,一个新的不为科学界所知的动物种被发现了。来到利比里亚  相似文献   

10.
贡嘎奇观     
冰川世界 贡嘎山是青藏高原东部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有现代冰川74条。由于贡嘎山地区气候潮湿,降水十分丰富,在雪线的高度上,一年降水可达2000-3000毫米,使得在雪线以下仅隔几百米紧接着就是森林。贡嘎山属于海洋性冰川发育区,与其他青藏高原内部的高山有着明显的不同。像昆仑山、唐古拉山、藏北高原以及祁连山等气候干旱的地方,属于大陆性冰川发育区,雪线以下全是荒凉、裸露的山坡,根本看不到森林。而在贡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身处何方?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GPS"定位和导航系统。这一发现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有的人认路能力非常强,有的人却是典型的"路盲"。无论认路能力差异有多大,但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回家的路。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又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于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到底是什么在指引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全球森林监察"表明了印度尼西亚森林的砍伐情况,颜色深处的森林多被砍伐清理用来建造棕榈油种植园现在,当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它不再仅仅发出倒下的声响,还会激发计算机程序来产生一个警报,继而发送到全球一些活动家、研究人员,以及环境政策制定者的手中。一种绘制森林砍伐状况的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群落水平上木本植物有性繁殖特征及其关联性,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大型动态监测样地内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ⅰ)该森林木本植物在繁殖性状方面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同时,不同繁殖特征如性系统与传粉方式、果实类型之间,以及与种子质量和生活型等生态特征之间存在关联性;(ⅱ)样地内49%的物种是两性花植物,27.5%是雌雄同株植物,23.5%为雌雄异株植物,雌雄同株植物所占比例与热带森林相比偏高;(ⅲ)不同性系统的物种花期基本同步,而果期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ⅳ)和热带、亚热带森林的研究结果类似,性系统和传粉方式、果实类型、生活型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ⅴ)不同性系统之间种子质量差异显著,雌雄同株的种子质量最大,两性花的最小.另外,不同生活型的种子质量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乔木种子较灌木种子更轻.总体来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各繁殖性状之间有复杂的关联性,而且还表现出"常见种以虫媒传粉、雌雄同株的树种居多"这一温带森林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一片神奇的森林,只需"吃"雾就能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大部分水分。通往弗赖豪尔赫国家公园的崎岖小道被一片沙漠所包围。该公园位于智利中部偏北地区,气候干燥,一年的降雨量还不到150毫米,其干燥荒漠的地形地貌让人联想到美国西南部的荒地,却丝毫不见亚马孙流域郁郁郁葱葱的美景。然而,游人乘车沿着小道缓缓上行,物换景移,眼前呈现出另外一  相似文献   

15.
<正>古代中国人对三峡、桂林、浙东这三个地方最为痴迷。为什么这样说?有诗为证,这三个地方被古诗吟咏得最多——据统计,描写桂林的诗有10 000多首;《唐诗三百首》中写三峡的诗就有12首之多;而浙东,仅是写于唐代的诗就有1 000多首。三峡和桂林受到推崇,很容易理解,因为它们至今还受人青睐,这里着重要说的是浙东。今人可能不解古人为何喜爱浙东,这里虽然风景依旧,但人们已经不像往日那样痴迷。这里说的"浙东",是指今绍兴、宁波、台州所在的区域。这个区域里有三条主要山脉: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一条名为"剡溪"(今"新昌江",下游称"曹娥江")的河流及其一条条支流,  相似文献   

16.
正走进福建平和的灵通山,我的脑海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山是野的。一座座峰峦起伏,像一条条巨龙在空中飞翔,高耸的山峰直插云天!什么"灵通山",什么"猛虎兽峡",听着名字就让人心中感到害怕,让人感到全身都在颤抖。"森林氧吧"令人浑身舒爽,"珠帘化雨""幽涧寻鱼"让人觉得充满诗意。这种"野"是一种粗犷之美,或高耸入云,或低矮庞大。一级级台阶凹凸不平,一个个陡坡险象环生,让爬的人气喘吁吁、心惊胆战!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2015,(2):65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不久前,一名研究人员在进行海洋保护研究项目时,即在距离英国诺福克郡克莱海岸仅300米处潜水时发现了一片古代水下森林,其面积可能达数千英亩。科学家认为这次发现的水下森林可追溯到至少1万年前的末次冰期。这名研究人员说:"一开始,我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当游近后,我才相信这是真的。这实在太神奇了。"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说我是大师,我摆手说我是一个惬意教授。当教授要有名气但不要太有名气,我的教授生涯管理目标是努力实现时间自由、关系自由、思想自由、财务自由。思想的自由731)大学教授发表看法"无约束",是被政府官员羡慕的地方。做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排序。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种群? 种群是个体的集合体.物种在其分布区范围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不连续的间断分布,因为物种只能在分布区内适于生活的地方存活,例如一种鱼只能在分布区内的各个彼此分离的湖泊中生活,一种森林鸟类只能在一片片互不相连的森林中营巢繁殖.这样,同一个湖泊中的鱼或同一森林中的鸟,就形成  相似文献   

20.
<正>早在我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之前,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地球上会充满生命,而火星则是一个贫瘠、多岩石的"前哨站",金星被笼罩在一片稠密的大气层中。我在某个地方读到彗星是原因所在。当一颗挥发性的富含有机质的彗星撞击岩石行星后,就会产生与地球类似的环境。两颗彗星的撞击会产生一颗金星,没有彗星撞击的结果就产生火星。当然,这个理论远过于简单,无法解释不同的内行星形成方式的差别,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足够近距离地探索过彗星,从而知道彗星如何会改变一颗行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