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近些年的小说创作中,一些以写某个方面题材而颇具特色的系列作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山东青年作家张炜的“芦青河系列小说”就属于这一类作品。今年二十九岁的张炜一九八0年开始发表小说,他的《声音》获一九八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创作上更加活跃,作品日臻成熟。他把芦青河注入自己的笔墨,在他大部分小说里读者可以听到芦青河滔滔不息的流水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说塑造了许多老年人形象,而且多是把老人作  相似文献   

2.
一在讨论壮族当代文学的成就时,人们一般是谈小说和诗歌,散文往往被忽视和冷落。其实,壮族当代散文也是取得了较大成就的,只不过还没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而已。早在五、六个年代,就有一批壮族作家致力于散文创作了。周民震是以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成就闻名全国的。而他在五、六十年代,却是一位热心的散文作家。他在1980年出版的散文集《花中之花》,大多数篇什都是写于五、六十年代。集子中的作品,有的  相似文献   

3.
石凌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剧作家,又是一位有五十多年党令的革命老前辈。早在三十年代初,石凌鹤便开始了文学活动,他的作品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民主革命所从事的英勇斗争的真实图画。在艺术创作上,石凌鹤具有一种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他的文学活动是多方面的,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特写他都写,还当过演员,做过导演,在所涉及的领域都有相当成就,但人们尤为称赞的还是他的剧作。据初步统计,他在三、四十年代一共创作了三十余部戏剧作品(包括独幕和多幕话剧、歌剧、历史剧、地方戏曲),为我国现代文学宝库增添了一份财富。下面就石凌鹤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分三阶段作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读汪曾祺的小说,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小说中所渗透出的通俗与平淡。从汪曾祺的很多小说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的小说写人写事,其实是在写生活。于是我们读汪曾祺的小说,就如同在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他的小说表现出的是平和淡远,与世无争,就算是那些浓烈的、激动的、过于悲伤的东西,也在他的作品的娓娓叙述中变得淡而又淡。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已经成为横贯欧美的文艺思潮,而在苦难深重的中国,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和呼唤英雄气概的浪漫主义仍然是新文学的主潮。然而,新进的现代主义也必然要突破中国传统的铁壁,在“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大合唱中,奏出她们自己的乐章。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施蛰存等“新感觉派”小说以其不合国人“口味”的独特面孔出现在上海滩上,引起了人们的瞩目。施蛰存(1905—) 二十年代末开始写小说,早期作品很有些现实主义风采。这之后,他“想在创作上独自去走一条新的路径”,开始了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探索和尝试。他引进弗洛伊德的学说,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精神分析学说,挖掘和表现潜意识的心理流程,描  相似文献   

6.
综观古今中外的名家,在他们成才之前或成才的过程中,笔记对他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几乎所有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都坚持长期学习和认真作笔记。科学家也不例外.被称之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在他一生中写过一百多部科学幻想小说,是举世闻名的多产作家。他之所以能写出这样多的科学幻想作品,是跟他读书作大量笔记分不开的。凡尔纳读过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绝大部分都作了详细的笔记。据人们统计,他一生作了二万五千多本的笔记,这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这些笔记中的宝贵资料对他写作科学幻想小说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以《月球探险记》一书为例,凡尔纳为了写好这一著作,阅读和研究过五百本有关月球的科学著作。  相似文献   

7.
一鲁迅接受金心异(钱玄同)的“劝驾”,为《新青年》写小说,其间的经过见于《呐喊》的《自序》;后来他又叙及为什么是写小说而不是以论文、翻译文字交卷,则归因于小说创作有所“仰仗”、有所“准备”。这情形,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是这样说的: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小说《小团圆》在近期发表,引起了很大反响。这部写于加世纪70年代中期的作品,相较已被众多文学读者熟悉的张爱玲40年代经典,在风格上呈现了较大的差异。《小团圆》中“执子之手”意象与全篇“梦中之梦”的结构,可以放置在张爱玲重要作品的系列中加以梳理,由此读解出这部作品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9.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一鸣惊人的成名之作。由于作品塑造了一个叛逆女性的形象,因而发生过较大的影响。过去对这个形象虽也有不同的评价,但总的来说是肯定的。一九五七年当丁玲在政治上遭劫的时候,姚文元写了《莎菲女士们的自由王国》一文,把作品打为“毒草”,他说:“这篇小说即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没有任何进步意义的小说,是一篇应当予以否定的作品”。姚文元早已倒台。今天,我们有条件自由而认真地讨论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10.
冯文炳笔名废名,以创作小说著你于二、二三十年代文坛。他同时又是一位诗论家。一九三七年,他在北京大学讲授新诗,写成讲义十二章,一九四四年曾以《谈新诗》为书名,由北平新民印书馆印行。抗日战争胜利后,冯文炳重回北京大学执教,继续讲授新诗,又写成讲义四章。此外,他在一九三五年,还写过一篇《新诗问答》。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他前  相似文献   

11.
论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在世上虽然只活了三十五岁,然而,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却占有一席比较特殊的地位。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他的作品一版再版,许多青年,尤其是男女学生,喜欢他的小说,热衷于讨论他的思想和一生行径。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初期。此后,随着时代的疾速进步,青年学生的思想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曼殊其人和他的小说就渐渐不被人提起了。去年,曼殊的小说集又被重新排印出  相似文献   

12.
冯雪峰同志是一位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优秀文化战士。他在极其坎坷、曲折和不平凡的一生中,写了大量的作品。诗歌,曾是他进行过辛勤开拓,并收获了硕果的园地。冯雪峰在青年时代参加“湖畔”诗社时作的大量诗作,曾受到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四十年代初,他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时所写的不少诗篇,同样是值得人们学习和研究的优秀作品。一九四六年,冯雪峰把自己过去在狱中所写的作品进行整理,选编成诗集《灵山歌》在上海出版。这本诗集的封面上,赫然画着一只带着沉重铁链、正在控诉的刚强有力的手臂,充分表示了诗人对敌人的无比愤怒和极端蔑视。雪峰同志敢于在当时白色恐怖的年代  相似文献   

13.
一、概叙50年代法国文坛跃入了“新小说”这一流派,阿兰·罗伯—葛利叶是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作家,他的论文《未来小说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被称为新小说派的宣言。《嫉妒》这部中篇小说写于1957年,题目“嫉妒”似乎显示了这个中篇是属于心理分析的作品,实际上这部作品是对传统的心理分析主题的更新。小说取消了心理分析,但重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保留着他们的精神形象。  相似文献   

14.
苏曼殊(1884—1918)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位颇有影响的文艺家。他原名戬,字子谷,学名玄瑛,曼殊是他削发为僧后自取的法号。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他的译著曾以专集、合集、全集等形式,一版再版。学术界曾一度出现过“研究曼殊和尚比研究《左传》、《公羊传》更饶有兴味”的“曼殊热”的现象。八十年代以来,苏曼殊诗歌笺注和小说专集,又有数家出版社竞相印行。研究他的思想与作品的论著,也屡见发表。此外,在日本、英国、美国、苏联等国,不但译介他的作品,而且还为他叙谱立传。总之,苏曼殊是一位蜚声中外,很引人重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5.
不能全信作家对自己作品的评说,或许他们尚未明了自己作品文本的历史地位和审美价值。徐志摩即如此。他对自己小说创作的否定阻碍了人们对之的深入研究。殊不知:“无心插柳柳成荫”,20年代中国的诗化小说的创作潮流已现,徐志摩的小说正为此推波助澜。本文从诗意的激情、意象的抒情和内心独白式的叙事模式三方面来探讨徐志摩小说的诗化性,并肯定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示众》写于1925年三月,收在鲁迅小说集《彷徨》中。它是鲁迅前期小说《呐喊》与《彷徨》中以写场面为主的仅见的一篇。作品通过“首善之区”一条马路上一个犯人示众的场景,刻划了一群小市民的无聊与麻木,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是这样介绍他自己的创作的:“在这里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  相似文献   

17.
<正>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作家,他从二十年代中登上文坛到四十年代末辍笔,在前后二十年的创作生涯里,出版过五十余种小说集。他的小说创作不仅在数量上为评论界所瞩目,而且由于他勇于追求,“不断变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用不同方法处理文学组织故事,进行不同的试探”,形成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充满生活情趣,朴实而清新的艺术风格。在思想内容上,他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一个正直的现实主义作家强烈的爱与憎,也有部分作品宣扬了抽象的人性。对于这样一位  相似文献   

18.
黄土地构成了路遥的小说世界。路遥以他沉郁的笔触深情地表现着一代又一代黄土地上的人们特别是农民们苦难而又顽强的生活。路遥小说中除了始终贯穿的信天游旋律外,还把陕北方言融汇在作品的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中,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正>那年,我在一家文学论坛上意外认识了一个写小说的朋友,当她得知我一直在写副刊短文的时候,便鼓励我写小说。她说短文虽好,但是相对于小说来说,显得就没有多大的成就感。是啊,看着有的人一发就是几千上万字的稿子,我的千字文,与她们比起来显得有些逊色。在她的鼓励下,我尝试着去写小说,只是写了改、改了又写。折腾了近半年的时间,我的小说一篇都没有发表。那一刻,我很是  相似文献   

20.
南非作家库切在他的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塑造了一个没有确切年代和地点的帝国,并充分展现了在这个帝国下被边缘化了的野蛮人的生活空间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力与话语关系,最后对帝国的殖民话语进行了质疑和思考,显示了作品的颠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