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碳纤维增强SiC/酚醛树脂烧结合金的高温耐磨性能及其耐磨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酚醛树脂及碳纤维的加入有利于烧结合金耐磨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碳纤维增强SiC/酚醛树脂烧结合金的高温耐磨性能及其耐磨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酚醛树脂及碳纤维的加入有利于烧结合金耐磨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将α-SiC超细粉、有机高分子材料和短碳纤维复合成型.在高纯包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烧结,首次获得了具有高强高模及高温耐磨性能的碳纤维增强SiC/C共烧结合金.该新型材料具有很高的开发应用价值.还研究讨论了不同有机高分子材料对烧结合金亚微形态及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有机高分子含量对碳纤维增强SiC/酚醛复合体的成型工艺性能、烧结合金的亚微形态及性能的影响。同时,又探讨了不同烧结方法对烧结合金亚微形态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液体酚醋树脂对所研制碳布增强SiC/C共烧结合金进行浸渍处理,并用热分析对浸渍前后烧结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烧结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较常规的飞机刹车片提高数十倍。SiC起到了有效的高温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工艺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性能之一。本文通过对碳纤维增强银、铜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测定证实了复合材料的烧结工艺对其物理性能存在显著影响。在复合材料烧结成型过程中由于碳纤维的作用不能任意沿用普通粉末冶金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560~645℃温度区间烧结的Al-4.4%CU(质量分数)粉末合金.用背散射电子像详细地分析了合金的组织特征,讨论了合金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过程中的不平衡结晶,决定了合金晶粒大小和析出θ相的性质.具有均匀细晶组织、低孔隙度及θ相细而均匀弥散分布的合金,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有机-无机烧结合金的形成机理,应用微量热重分析仪测定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液体酚醛和沥青的热失重情况,并应用“表观活化能谱”的新概念详细分析了其热解机理,揭示了其变化的内在实质,为有机-无机高分子烧结合金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树脂增强SLS烧结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以高分子粉末为基底的烧结件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对烧结原型件进行了树脂增强.研究了环氧树脂的固化条件及增强后烧结件的尺寸精度变化,测试了增强件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增强处理后的烧结件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短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化学镀和电镀相结合的方式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涂覆铜处理,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短碳纤维无序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导热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镀和电镀相结合的方式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涂覆铜处理,使碳纤维与铜基体结合得较好,用冷压、烧结的粉末冶金法制备出的试样性能良好;碳纤维的加入,虽使复合材料的导热率、电导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并且使复合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有显著提高,同时碳纤维的加入减小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几种不同的粉末冶金工艺分别制得了短碳纤维增强Cu-10Sn合金(C/Cu-10sn)复合轴承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有特殊的工艺要求,复合材料的性能强烈依赖于其制造工艺,制造工艺不仅影响复合材料的孔隙率,还影响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及其与基体的结合状态.试验结果还表明,碳纤维含量对C/Cu-10S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也与制造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布增强开孔混凝土板的受力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导了碳纤维加固开孔平板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的计算公式,该式简洁易用且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碳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开孔平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碳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开孔平板的受力性能.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对加固后的受力机理进行了探讨,讨论了采用碳纤维加固后对钢筋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开孔大小、位置和碳纤维层数对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单向短切碳纤维增强锂铝硅酸盐(LAS)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切碳纤维增强LAS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热压温度、热压保温时间、热压压力有关;随纤维体积含量的不同,复合材料性能存在不同的最佳热压工艺;最佳热压工艺受玻璃陶瓷基体中液相的高温粘性流动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在铸铁短纤维中加入铜元素的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Cu对铸铁短纤维烧结体致密度、显微组织、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铜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的铜含量区间内可引起铸铁短纤维烧结体发生膨胀.但与Fe—Cu粉末压坯相比.其膨胀量和产生最大膨胀的Cu含量均减小.铸铁短纤维发生异常膨胀的机制是富铜液相向γ中的体扩散.  相似文献   

15.
高含Cu量Mo—Cu合金的液相烧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相烧结Mo、Cu混合粉压坯的方法制取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组织、借助TE、SEM组织观察以及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Mo-Cu合金的烧结由于Mo的溶解-析出,Mo晶粒表面有Mo、Cu不同比例含量的过渡层,该层中组织均匀细小,在润湿角为0°附近温度烧结合金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高含Cu量Mo-Cu合金的液相烧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液相烧结Mo、Cu混合粉压坯的方法制取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组织。借助TEM,SEM组织观察以及电子探针成分(EDXA)分析表明:Mo-Cu合金的烧结由于Mo的溶解-析出,Mo晶粒表面有Mo、Cu不同比例含量的过渡层,该层中组织均匀细小。在润湿角为0°附近温度烧结合金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对轴瓦合金减摩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摩擦和有油润滑状态下,对不同纤维含量的短碳纤维/铜铅复合轴瓦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加入铜铅合金中明显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能,而碳纤维对合金减摩性能的影响则同润滑状态密切相关。作者还结合对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探讨了碳纤维的加入对铜铅合金减摩耐磨特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W-TiC合金,研究W-TiC合金的烧结行为,并对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TiC合金粉末具有高的烧结活性,合金致密化过程主要发生在1 500~1 800℃,经1 800℃常压烧结120 min后,合金相对密度即达97.5%;当温度提高至1700℃甚至更高温度后,合金显微组织均匀性明显改善;在高温烧结过程中,添加TiC与W形成(W,Ti)C固溶体以及含W,Ti,C和O元素的复合物粒子相,均匀分布在W基体中,有效地抑制了W晶粒长大,提高了合金性能;在1 950℃烧结120 min后,其相对密度为98.1%,显微硬度达最大值HV670.4,相对纯W提高29.3%。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涂层烧结及热处理工艺对GH202合金基材组织性能的影响.运用电子拉伸机、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测定了拉伸试样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试样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断口.试验结果表明,GH202合金在1150℃固溶处理5h后,合金表面进行高温涂层与烧结,在850℃时效6h出炉空冷,合金基体晶粒细小,均匀;强化相γ弥散分布;合金强度提高,塑性改善,拉伸断口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碳纤维增强摩擦制动材料,利用D-MS摩擦试验机研究了它的摩擦性能:并对比了三种树脂基的摩擦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