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船闸引航道口门区是船闸进出口与河道自由航行河段起纽带作用的区域,它的水流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过闸船队的安全.因此,改善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的水流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多种改善措施,它们是堤头形式、堤身开孔、丁坝、潜坝、导航堤长短、导航堤外扩开孔、导流墩等。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对船闸引航道水流条件的改善措施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对三峡电站担负日调节和葛洲坝枢纽反调节的几种设计方案,根据实体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资料,通过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分析,论证在两坝间和宜昌河段万吨级船队可通行无阻,葛洲坝枢纽反调节库容足够。 相似文献
3.
4.
船闸引航道口门区防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由于特殊的水力条件,其淤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重视泥沙淤积问题的严重性,认真做好前期的分析和研究,积极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和运行调度方案,对防止或减缓泥沙淤积,保证通航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借鉴几个已建船闸的经验教训,采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一拟建航电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的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以疏浚为主的防治工程措施和合理的运行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
研究复杂流态下丁坝回流区水流挟沙力的变化规律,对于优化丁坝设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丁坝水流紊动实验所得主流区、回流正流区和回流负流区的水流紊动强度,利用水流切应力和流速的关系,建立了考虑水流紊动强度的丁坝回流区水流挟沙力公式.利用此公式解释丁坝后的淤积现象、三峡永久船闸上引航道口门区淤积以及桥墩后部漩涡冲刷现象,并给出不同紊动强度下主流区、正流区和负流区不淤流速.公式可用于回流河段泥沙数值模型中. 相似文献
6.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
为改善位于三岔河口的铜城闸进水流态,在水工模型试验中采用明渠面层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系统以及化学粒子示踪法,分析不同方案中的进水流态和特征断面流速分布.结果表明,斜降鱼嘴边坡或其与抛石底坎结合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铜城闸进水流态,并减小分流对河岸的冲刷效应. 相似文献
7.
丁坝回流区水流紊动强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坝是一种河道整治及护岸工程的设施。为研究丁坝回流区水流的脉动特性和冲刷机理,对玻璃水槽内丁坝回流区水流进行了测量。用三维激光颗粒动态分析仪(3D-PDA)测量三维脉动流速。分析了丁坝后3个流区(主流区、回流正流速区和回流负流速区)的紊动强度。结果表明:丁坝后回流区纵向紊动强度明显增强,且回流正流区大于回流负流区。主流区、回流正流速区和回流负流速区的3个流区纵向紊动强度均以对数形式沿程减弱,至回流结束一段距离后恢复到无丁坝状态。 相似文献
8.
谢佩珍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2):3-86
通过水力模型试验,在几何比尺λ=100正态整体模型上,研究水口水电站正常运行期一溢流坝不泄洪;和汛期先泄洪后发电或先发电再泄洪时,电站尾水渠及航道段波高、水位涨率、水位涨幅及流速等水力参数,及其对电站7台机组出力(7×200MW)、机组稳定和通航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较为合理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三峡电站汛期调峰对两坝间通航条件影响试验研究成果表明:三峡电站汛期调峰具有流量大,流量变幅大,水位波动强等特点,电站调峰过程中两坝间河段沿程流速、比降较枯水期调峰显著增大,对航运的影响更为明显.在三峡电站日均下泄流量10 000~15 000 m3/s时,两坝间河段的航行条件尚能满足万吨级船队的航行要求,但日均流量为20 000 m3/s时,两坝间重点滩段的流速、比降,已接近或超过万吨级船队的允许值,船队上行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0.
以汕头市区"十一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分析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总结其污染原因,提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推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因素的基础上,将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问题概括为一种非线性输入输出的泛函关系,以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建立推算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此模型,对闽江水口坝下观音岐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进行网络计算,在此基础上,将BP网络模型与模拟分析进行了对比分析,2种方法所得结果相近, 但BP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精度,本文为水利枢纽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低速非线性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研究了去离子水在内径为5μm和2μm微圆管中的流动特性,并回归得到了边界层水膜厚度随剪切力的变化公式。实验结果表明,典型牛顿流体去离子水在5μm和2μm微圆管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线性流动特性,管径越小,其非线性流动特性越强;微圆管的视渗透率不是常数,而是随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理论值;有效流动横截面积随压力梯度增大而增大;边界层是导致低速非线性流动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现有比例喷雾阀的流量特性,设计并搭建了试验台.通过实验研究在不同的压差下的固有流量特性,使用Fluent仿真进行辅助研究.通过对仿真的不断改进,使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总体符合较好.最终由仿真的改进过程分析可知,小尺寸阀芯形面的微小变化会对阀门的流量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索一种在低温环境中改善人体舒适性的局部供暖方式,于2011年1月在自然通风环境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共有62名受试者。设有3个实验工况,分别对受试者的颈部、腹部和小腿进行局部供暖风,实验持续30 min,受试者按照其主观感受填写调查问卷,包括人体热感觉、湿感觉、气流感、热环境可接受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对局部供暖风可以改善人体的热感觉,但暖风带来的干燥感和过大的气流感可能引起人体对热环境不满意,并且还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对颈部和腹部送风会产生明显的不舒适感;而对小腿送风的负面影响小,可以作为一种改善人体舒适性的局部供暖方式。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储层两相流渗透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锦山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26(1):24-27
煤的绝对渗透率、水-气相对渗透率对预测煤层气开采中甲烷和水的产率是极为必要的参数。利用实验室测定方法,对煤岩的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相渗透率和水-气相对渗透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气、水相渗透率之和小于气或水的绝对渗透率、渗透率与试件的层理方向存在密切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三峡枢纽上游引航道布置方案及坝前流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枢纽运行中后期,上游引航道隔流堤将永久船闸和升船机的航道包括在内(即大包方案)为技术设计专题研究论证的优选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船闸从堤外取水的设想,从而可以较好地解决堤内往复流和水位波动、航道内淤积等航运的关键技术问题。流态试验的结果表明,如将三期纵向围堰加高到148米高程,右电厂直接从围堰右侧进水,则能明显地改善坝前的流态,对保证枢纽的过流能力和增加发电量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船舶航行工况与主机燃油消耗特性的关系,考虑吃水和相对风速影响因素,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实现油耗影响因素的不同航行工况的划分。以某超大型油轮为例,基于船舶航行装载与外部环境天气状态数据,实现了航行工况分类分析以及各工况下影响因素参数区间的确定,为船舶主机燃油消耗分工况匹配模型构建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结合船舶航行工况与主机燃油消耗特性的关系,考虑吃水和相对风速影响因素,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实现油耗影响因素的不同航行工况的划分。以某超大型油轮为例,基于船舶航行装载与外部环境天气状态数据,实现了航行工况分类分析以及各工况下影响因素参数区间的确定,为船舶主机燃油消耗分工况匹配模型构建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低比转数离心泵内部流动特征,采用粒子图像测试(PIV)技术对3个工况6个不同相位离心泵内的流动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泵内的动压及速度矢量的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不同相位叶轮各流道内的动压分布基本一致,且随着半径的增加,动压值也有所增加;在t=0和t=2T/6相位,相位不同工况w/u比值的最大值靠近吸力面处,而在t=4T/6相位,最大值出现在流道中间区域,这说明隔舌对于流道内的速度分布有较大影响;随着流量的增加,蜗壳内的绝对速度也随之增加,在同一工况的不同相位,蜗壳内的速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