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利佳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38-39,43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学位授予水平.以此为出发点,从研究生培养内部视角,探索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构建了新的多导师联合培养模式,指出了多导师模式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并以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对多导师模式的部分成果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3.
结合理工科研究生特点,依托数学建模,构建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制定数学建模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完善数学建模培训体系,构建数学建模创新研究平台、教师跨专业合作研究平台等措施实践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完善研究生“三助”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给研究生“三助“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介绍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生“三助“管理模式,并积极探索利用该平台构建更为科学完善的研究生“三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研究生教育采用传统的单导师制度培养模式的不足,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在应用化学专业构建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提出了以主导师(校内)+副导师(校内或校外)+助理导师为基本模式的4种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并阐释了导师团队模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利于实现学科的交叉,有利于导师团队队伍建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对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研究生应用概率统计课程为例,基于移动信息平台,从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案例库和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5个方面,对应用概率统计课程的优质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优质课程建设对提升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构建自主的学习平台,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太政 《河南科技》2013,(4):247-248
基于"学习场"理论,构建了以各种创新要素为支撑,由创新政策、地域文化和路径创新组成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场"。以"学习场"模式为支撑,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兴趣和热情、孕育良好的学校创新环境、加强对导师创新素质的培养、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模式4方面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化工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求了提高本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更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发挥研究生的科研主体作用,改进导师的指导方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完善考核制度,可以激发和培育化工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体系.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为核心,依据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特征,创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进而实现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和能力培养创设条件与环境,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成为合格工程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