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硫酸亚铁为主要材料,通过添加活化硅酸等组分,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合硅磷硫酸铁絮凝剂.确定了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硫酸亚铁质量分数为55%,硅酸钠质量分数为15%,亚铁与双氧水用量的摩尔比为1.2∶1,氧化温度40℃,氧化时间4 h,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2 h.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了制备聚合硅磷硫酸铁絮凝剂最佳组分:铁硅摩尔比为5.0∶1,铁酸摩尔比为3.2∶1,铁磷摩尔比为18.0∶1.在实验室最佳条件下,用制备得到的絮凝剂对稠油炼化污水进行絮凝处理,油的去除率可达到94.1%.  相似文献   

2.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 (XANES) spectroscopy has been firstly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ribochemical and thermal films generated from alkyl, benzyl and acyl-containing organic polysulfide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thermal films generated from these polysulfide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FeSO4, and alkyl disulfides also exist in the subsurface and bulk of thermal films generated from acyl-containing polysulfides. Under tribochemical conditions, the composition of film is dependent o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additives. Namely, the tribochemical film generated from alkyl polysulfide is composed of alkyl disulfide in the out surface, a mixture of FeSO4, FeS2 and sulfoxide in the subsurface, and FeSO4 in the bulk;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ribochemical film for benzyl polysulfide consists of FeSO4 in the out surface, while the composition in subsurface and bulk is the same as the alkyl polysulfide. For acyl-containing polysulfides, the tribochemical films consist of alkyl disulfide in the out surface, and FeS2 in the subsurface and bulk.  相似文献   

3.
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地概括了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对各种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特别强调指出: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在摩擦学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同时纳米摩擦学是目前和今后摩擦化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4.
利用静态批量试验研究H2O2在FeSO4、FeCl3和水合MnO2三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对柳江源水预处理的效果,同时探讨FeSO4和FeCl3这两种催化剂的混凝作用是否可以代替PAC,试验结果表明H2O2催化氧化预处理对柳江源水中的浊度、UV254和TOC的去除有较好的效果;FeSO4和FeCl3这两种催化剂有一定的混凝作用,但不能代替PAC的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5.
低硫、低芳化引发的柴油润滑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以加氢处理的柴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含硫、含氧杂原子化合物,考察其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硫化合物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不同;含氧酸性化合物是改善柴油润滑性的主要物质之一;含硫和含氧化合物混合后对改善柴油的润滑性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随后,在加氢处理的柴油中添加了2种抗磨剂,考察不同抗磨剂的抗磨效果,并对抗磨剂进行了红外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酸的抗磨效果优于饱和酸,长链的不饱和酸优于短链的不饱和酸。  相似文献   

6.
酸化淤渣的生成是影响酸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而酸液浓度、酸液类型、酸化添加剂及酸液中的金属离子等对酸化淤渣的生成有影响。对渤南油田2个区块的油样进行了试验,重点研究了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对酸化淤渣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价铁离子会促进淤渣的生成;二价铁离子对淤渣的生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但通以氮气对二价铁离子进行保护后,二价铁离子对淤渣生成的影响降低。针对义4-7-10油样,筛选出CH-1和CH-2两种有效的防淤渣剂。这两种防淤渣剂复配使用(其浓度均为0.5%)时,预防淤渣效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蛇纹石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在工业润滑油基础油中添加蛇纹石能够起到抗磨、减摩、自修复的作用。为了提高蛇纹石的纯度,本文通过模拟天然蛇纹石的形成条件,在水热环境下,制备了蛇纹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Mg3Si2O5(OH)4有纤蛇纹石和利蛇纹石两种结构。采用干法分散对蛇纹石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并分散于基础油中,通过MS-10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结果表明纤蛇纹石的抗磨、减摩性能优于利蛇纹石,摩擦系数较未添加蛇纹石降低41.2%以上。  相似文献   

8.
针对化学专业综合与创新实验的开设,结合环境科学知识,采用直接氧化法氧化硫酸亚铁的硫酸水溶液来制备无机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并对高岭土污水进行处理。学生通过实验的开设,了解混凝剂处理废水的原理,掌握实验室模拟废水处理的操作技术与仪器设备的使用。通过混凝剂的制备及污水处理,使学生认识到关注社会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PDR抗磨剂的减摩耐磨性能,并在不同载荷和速度下对涂敷与未涂敷PDR的中碳钢试样分别进行了干摩擦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涂敷PDR的试样相比,有PDR涂层的试样其摩擦系数低且稳定、磨损量小,且随着载荷和速度的增加抗磨作用更加显著,说明将PDR抗磨剂运用于中碳钢,其减摩耐磨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吸附十二水合硫铁铵催化合成氯乙酸异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活性炭吸附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为催化剂合成氯乙酸异丙酯,最高产率为86.3%。考察了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七水合硫酸亚铁及氨基磺酸为催化剂的情况,发现活性发吸附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的催化活性最高,且反应时间短,不溶于反应体系,可过滤回收,重复使用,产率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1.
合成7种具有不同烷基的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并以红外、紫外、质谱和元素分析方法给予分析鉴定。用四球试验机考察抗磨性能,结果说明,N,N-二(十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和N,N-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抗磨性能最为优越,在500SN中性油中加入0.3%(wt)时,钢球磨斑直径d~(40)_(30)=0.42,并且和内燃机油所使用的各种清净分散剂都有较好的配伍性能。用俄歇电子能谱分析了MoDTC的抗磨机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碱式氯化铝、硫酸亚铁、硫酸铁、聚丙烯酰胺为实验药剂,对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进行研究,并分析了pH值对SS、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以COD、SS为去除对象的城市污水,采用碱式氯化铝效果最好,投药量为60mg/L时,SS、COD去除率分别达90%、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蜂蜜中铁的价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邻菲罗琳分光光度法对峰蜜中Fe(Ⅲ)和Fe(Ⅱ)进行了分析.相对标准偏差为1.1%~2.6%,标准加入回收实验的回收率为96%~100.5%.  相似文献   

14.
几种含铁化合物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热重-差热-热重微分仪实验研究了几种含铁化合物,如FeCl3、FeCl2和Fe2O3等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铁化合物能够发迹煤的燃烧特性,不同种类的含铁化合物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不同。FeCl3和FeCl2能够提高煤燃烧过程低温段的燃烧反应速率,其机理是FeCl3和FeCl2起催化剂的作用,改变了燃烧过程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从而加快了煤的燃烧速率。FeCl3和FeCl2的催化能力随其  相似文献   

15.
王俊  孙莉莉  唐启  崔俊峰  张富强 《河南科学》2014,(12):2570-2573
为满足环保要求,进一步降低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的污染负荷,以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合双酸铝铁(PAFCS),选用PAFCS混凝-Fenton氧化工艺深度处理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考察了PAFCS、硫酸亚铁和双氧水用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剂PAFCS用量为2.8 m L/L,Fenton氧化药剂硫酸亚铁投加量为0.60 g/L、双氧水投加量为0.50 m L/L时,处理后水样CODCr47.2 mg/L、色度4倍、p H值4.06,加碱调p H值为6~9即可满足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技术制备TaN薄膜;掠入谢的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薄膜晶粒细小、结构致密,是面心立方结构。  相似文献   

17.
低渗地层堵塞特征及解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陇东低渗透油田地层堵塞的特征,提出不同的解堵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现场效果.生产时间较短的油井堵塞物以有机物为主,蜡质、胶质、沥青的含量占70%~90%,而生产时间较长的油井堵塞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存,其中酸不溶物占23.8%,垢物的主要成分有CaCO3,CaSO4,BaSO4和SiO2,堵塞主要集中在近井带3~5m内;而水井以铁盐、亚铁盐和细菌以及由水敏、速敏造成的堵塞为主,并且堵塞半径达到5m以上.针对不同井况的堵塞特征,采用不同解堵配方体系、物理化学的复合解堵方式及压裂解堵工艺,并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FeCl3.6H2O和FeSO4.7H2O为原料制备磁性Fe3O4纳米颗粒,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偶联剂对其进行修饰,获得表面氨基化的磁性Fe3O4纳米复合颗粒。通过FTIR、TEM、TGA、VSM和氨基测定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硅烷试剂使用量对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磁性能和包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PTES成功包覆到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包覆层随着硅烷用量增加逐渐趋于完整并增厚;当硅烷用量较少时,随着用量的增加,磁性能略有提高,而当硅烷用量达到一定值之后,继续增加用量,磁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9.
Cu块材及Cu膜的光学常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反射式动态椭圆偏振光谱技术对Cu块材、Cu薄膜及Cu厚膜的光学常数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Roberts块材、Johnson厚膜数据相比,不同方法得到Cu的光学常数在谱线形状上基本相似,但在数值上存在一定差别;在波长为250~830nm范围内,Cu块材和膜的折射率n与消光系数k分别在0.1~1.5和1.5~5.0之间;随膜厚增加,n值增大,k值减小;厚膜的n、k值与块材的更为接近。同时讨论了光学常数与微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炼钢粉尘酸浸液-Fenton法降解亚甲基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炼钢粉尘酸浸液为铁离子源,与H2O2配制成Fenton试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进行研究.考察铁离子浓度,H2O2浓度,反应时间对降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其降解效果与传统的Fenton和类Fenton试剂进行比较,并对反应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炼钢粉法酸浸液总铁离子浓度c(铁离子)=0.34mmol/L,H2O2浓度为c=5.9mmol/L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高达9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