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针对WCDMA系统支持的几种业务速率,通过仿真对交织器的交织长度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WCDMA系统中可以选择3840和1440作为交织器的长度。  相似文献   

2.
根据欧洲科学与技术研究协会207工作组标准,讨论了由信号传输的时延和时变性引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建模方法;分析了采用比特交织和符号交织相结合的COFDM在这种信道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交织度和载波数,QDPSK在COST 207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能够获得最佳误码率性能.讨论了不同的多普勒频移下QDPSK-COFDM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DAB传输中时间交织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通信中多径信道除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之外,由于接收端的移动、环境的影响可以导致较长时间的严重衰落(慢衰落)。为改善系统的抗慢衰落特性,基于对欧洲DAB(数字音频广播)的时间交织方式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时间交织的新的数据安排方式,系统模拟证实了新方式比原来的方式在系统抗慢衰落特性上有显著的改进,也证实了提高码元间相隔帧数的优化设计可以直接预期抗慢衰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小两通道时间交织∑△调制器中通道之间系数失配引起的折叠噪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阶两通道时间交织∑△调制器的系统结构.通过在传统噪声传递函数(NTF)中增加一个奈奎斯特频率处的零点,得到了一种新的NTF.新增的零点减小了NTF在高频处的幅值,从而能够减小两通道时间交织调制器结构中由于系数失配引起的折叠噪声.以实现新NTF的单通道单环4阶3位前馈分布型∑△调制器结构为原型,利用多抽样率系统和块数字滤波器基本原理,得到其对应的两通道时间交织系统结构.在两个通道的系数存在1%的失配条件下,调制器的信号噪声失真比只降低了3.1dB,这表明系数失配对该调制器的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地抵抗时间选择性衰落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下一代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next generation handheld,DVB-NGH)标准计划采用帧间卷积交织和帧内块交织级联的时间交织,以实现兼顾分集颗粒度的灵活长交织。针对级联交织的不同实现方法进行性能比较,仿真评估了终端移动速度和交织深度对级联时间交织误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级联交织比块交织具有误码性能好、存储量少、换台时间短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移动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交织器性能及交织器在MATLAB中的仿真,主要讲述交织编码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并根据交织编码的思想利用MATLAB进行仿真,最后根据结果分析了仿真结果的性能及交织深度对系统传输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Turbo码中交织器的设计及其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Turbo码理论中,交织器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地位。讨论了各种交织器的性能,给出了提高线笥同余交织器有效自由距离的公式,提出了一种对称交织器的选取方法,并用SOVA算法对行列交织器,随机交织器的所选定的交织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基于距离谱的一些解释。仿真有效用提出的方法所设计的交织器具有较好的性能,且具有实现上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交织器是Turbo信道编码的重要组成部分,交织器的扩展因子通常是衡量一个交织器好坏的量度。阐述了基于整数环的QPP(quadraticpermutationpolynomials)交织器可以产生最大扩展因子,从代数几何视角研究了交织器的修正了的非线性度性质,提出了一种交织器的新的量度,这个量度是扩展因子和非线性度的函数。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由这种新的量度选择的交织器在误码率上表现出较优性能。  相似文献   

9.
由于无线信道的高误码率和突发错误的特性,在无线ATM中必须使用有效的差错控制机制.交织的方法可以提高ATM信元的差错控制性能.文章基于标准的ATM信元结构,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交织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交织深度下,ATM信元混合交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小两通道时间交织∑Δ调制器中通道之间系数失配引起的折叠噪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阶两通道时间交织∑Δ调制器的系统结构.通过在传统噪声传递函数(NTF)中增加一个奈奎斯特频率处的零点,得到了一种新的NTF.新增的零点减小了NTF在高频处的幅值,从而能够减小两通道时间交织调制器结构中由于系数失配引起的折叠噪声.以实现新NTF的单通道单环4阶3位前馈分布型∑△调制器结构为原型,利用多抽样率系统和块数字滤波器基本原理,得到其对应的两通道时间交织系统结构.在两个通道的系数存在1%的失配条件下,调制器的信号噪声失真比只降低了3.1 dB,这表明系数失配对该调制器的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新的不等行列交叉循环交织器,该交织器能够克服分组交织器消除相关性不彻底的缺陷,同时也能很好地解决随机交织器重置低重量输入序列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仿真结果显示:将新型交织器用于Turbo码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可以获得更好的重建图像质量,表明新型交织器具有比分组和随机交织器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两种新的交织方案 ,即均匀分布的伪随机交织与Rayleigh分布的伪随机交织 .并对采取这两种交织方案的BCH(63 ,3 9,4 ) ,BCH (1 2 7,78,7)码在移动衰落信道下的纠错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且与周期交织方案的结果作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 :在对误码率要求不高时 ,采用伪随机交织方案可减少平均时延 ;同时伪随机交织方案也具有加密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一类新的Turbo码交织器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织顺,对其完备性从数学上作了证明,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了仿真结果,并与其它交织方案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该交织器实现简单,性能要好于复杂度类似的其它交织器。文章还对进一步改进本交织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Turbo码是近年来信道编码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而交织器的设计对Turbo码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一种Turbo码交织器性能的分析方法,并对以(7,4)汉明码为分量码,交织长度为16的(40,16)Turbo汉明码作分析,给出理论分析及采用文献〔2〕的迭代方法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的结果,由此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还表明,文献〔1〕的评价交织器性能的方法比文献〔3〕的方法更可靠,说明传  相似文献   

15.
交织多址接入(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DMA)技术作为典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为降低IDMA系统多用户检测过程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采用双极性化的定点Logistic序列与待(解)交织序列对应相乘方式完成(解)交织;同时,为降低任意量化比特长度的定点Logistic序列生成过程时延,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进行生成。利用Logistic系统李雅普诺夫指数,确定处于混沌状态的定点Logistic序列量化比特长度;基于平衡度和互相关门限,确定定点Logistic序列开始位置和初值;采用查表法构建非对称基本乘法器,并采用移位相加法计算总乘法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充分利用Logistic序列混沌、平衡度、相关等特性,具有较好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6.
Turbo码最优周期交织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码重分布的角度分析了影响Turbo码性能的原因,介绍了Turbo码最优周期交织器的概念,为Turbo码提供了一种新的交织器设计方法。经实验验证,用提出的方法所设计的交织器具有较好的性能,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用FPGA实现交织编码器的设计,详细阐述了交织编码原理,并给出了交织编码器的电路设计及仿真结果,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硬件的可靠性、通用性以及设计升级的方便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交织技术使连续的突发错误分散,并转换为随机错误,可以纠正数据在信道传输过程中的成群突发错误。在分析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语音信道编码结构和流程的基础上,基于FPGA技术的采用块内交织方法的交织器,提高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利用QuartusⅡ对其进行时序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该实现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小两通道时间交织∑△调制器中通道之间系数失配引起的折叠噪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阶两通道时间交织∑△调制器的系统结构.通过在传统噪声传递函数(NTF)中增加一个z=-1的零点,得到了一种新的NTF.新增的零点减小了NTF在高频处的幅值,从而能够减小两通道时间交织调制器结构中由于系数失配引起的折叠噪声.以实现新NTF的单通道单环4阶3b前馈分布型∑△调制器结构为原型,利用多抽样率系统和块数字滤波器基本原理,得到其对应的两通道时间交织系统结构.在两个通道的系数存在1%的失配条件下,  相似文献   

20.
肖宇 《广东科技》2014,(8):109-110
阐述了无交织环形立交的概念设计,无交织环形的立交为现代立交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可以用于左转交通量以及行人过街需求比较大的交叉口,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立交的层次及构型进行改变,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